天天看點

福奇聲稱美國走出新冠全面爆發大流行階段

從之前的感染和接種疫苗中建立了足夠的免疫力之後,下階段主要靠疫苗和新冠特效藥的雙重保障

福奇聲稱美國走出新冠全面爆發大流行階段

美國傳染病首席專家福奇 圖/視覺中國

文|《财經》特派記者 金焱 發自華盛頓

編輯|蘇琦

美國傳染病首席專家福奇當地時間4月27日表示,美國終于“走出了新冠疫情全面暴發的大流行階段”。在過去2年多的新冠疫情期間,美國有近100萬人死于新冠病毒。在發表這番言論的前一天,他告訴媒體,他相信美國已經“走出了大流行階段”,27日,他進一步闡述并澄清了這一觀點。

福奇告訴媒體:“可以确認,我們已經在處于一個過渡階段,目前每天的新冠确診數正在迅速下降,疫情已經進入一個更可控的階段并延續下去。”

他明确表示,雖然美國已經度過了最艱難時刻,但随着病毒繼續變異并衍生出具有高度傳染性的變種,美國仍可能出現新的感染浪潮。不過,大多數傳染病專家認為,走出疫情大流行階段之際,美國人民已經從之前的感染和接種疫苗中建立了足夠的免疫力,下面就要靠疫苗和新冠特效藥的雙重保障。

新冠病毒不再是危言聳聽的高死亡疾病,很多人将不再面對住院和死亡的毀滅性風險。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克裡斯蒂·克拉克博士(Kristie Clarke)在4月26日的記者吹風會上指出,如此多的美國人在冬天感染了新冠病毒奧密克戎,以至于現在美國幾乎 60%的人的血液中都有針對這種病毒的抗體。這個數字對兒童來說甚至更高——幾乎75%的11歲及以下的兒童血液中都有病毒抗體。

福奇聲稱美國走出新冠全面爆發大流行階段

冬季席卷全美的奧密克戎變體感染了近60%的美國人。不過由于在家檢測等原因,更多的病例可能沒有被計算在内。攝/《财經》記者金焱

在2021年12月奧密克戎首次在美國暴發之前,有證據表明,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之前曾感染過新冠病毒SARS-CoV-2。根據新的資料,奧密克戎在每個年齡組的感染率都提高了,但兒童和青少年的感染率最高,其中許多人仍未接種疫苗,而65歲及以上的人(大量接種疫苗的人群)感染率最低。在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間,當奧密克戎在美國肆虐時,11歲及以下的兒童中有75.2%的血液中含有與感染相關的抗體,高于前三個月的44.2%。在12歲-17歲的人群中,74.2%攜帶抗體,比9月至12月的45.6%有所上升。

科學家們尋找針對SARS-CoV-2病毒産生的特定抗體,這些抗體隻在感染後出現,而不是由新冠疫苗産生的。這些微量的抗體可以在血液中停留兩年之久。克拉克指出,由于感染而誘發抗體并不一定意味着就能避免未來的感染。沒有研究人們有一定水準的抗體是否可以防止再次感染或患上嚴重疾病。

根據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資料機構Our World in Data研究人員的一項分析,美國衛生與公衆服務部門的資料顯示,新冠病毒檢測率在今年1月9日觸及峰值,達到每1000人7.74人次,自那之後,降至每1000人1.91人次。研究人員指出,這些資料僅涵蓋了PCR檢測(即聚合酶鍊式反應),它們由實驗室出報告,相比家庭快速測試,更容易追蹤,不過後一種檢測方式如今已進入千家萬戶。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主任瓦倫斯基表示,美國新冠感染人數正在上升,在過去一周上升了22.7%,達到每天4.4萬人。住院人數連續第二周上升了6.6%,主要是受奧密克戎亞變體的驅動。死亡人數每周下降13.2%。她說,引起奧密克戎感染浪潮的亞變種BA.1現在隻占美國傳播的3%。在紐約州北部首次發現的BA.2.121亞型病毒占美國病例的近30%,而且似乎比奧密克戎高傳染性的BA.2亞型病毒的傳染性還要高25%。

蒙莫斯大學(Monmouth University)3月中旬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三的受訪美國人認為,新冠病毒不會消亡,人們的生活應該繼續。多位華盛頓市民對《财經》記者表示,在沒有證據顯示奧密克戎亞變體的嚴重性之前,沒有必要被恐慌支配。

近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的一項免疫學研究顯示,接種為原始新冠病毒研發的mRNA疫苗第三針與僅接種兩針相比,可以增強免疫系統産生廣譜中和抗體的能力,其中包括可以中和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抗體。這些發現有助于解釋基于原始新冠病毒毒株研發的mRNA疫苗作為加強針為何對新近産生的變異株仍然有效。

新冠疫苗是遏制新冠大流行的關鍵。而輝瑞/BioNTech聯合開發的新冠mRNA疫苗(BNT162b2)則是目前全球接種人數最多的疫苗之一。有資料顯示,超過66%的美國人已經全面接種了COVID-19疫苗,近46%的人接種了加強針。相比于滅活疫苗等傳統技術平台開發的疫苗,mRNA疫苗則是在新冠疫情中才完成“首秀”,全球科學界仍在持續研究其在真實世界中的表現。盡管各種針對疫苗的科學研究會出現結論彼此沖突,圍繞疫苗的假消息也層出不窮,但多位專家對《财經》記者表示,可以确定的結論是,迄今為止在所有已知的新冠病毒變體中,疫苗在防止人們感染新冠病毒而患上重病方面非常有效。

福奇聲稱美國走出新冠全面爆發大流行階段

世衛組織警告說,亞譜系和重組體将繼續出現,世界必須繼續投資于新疫苗等改進的工具。攝/《财經》記者金焱

早前輝瑞宣布:開放新冠特效仿制藥使用權的95個國家包括所有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

日前,部分消息引發新冠mRNA疫苗引發急性肝炎的擔憂,但監管部門稱暫無明确證據。專家表示,目前并沒有明确證據表明mRNA疫苗和自身免疫性肝炎有直接的必然聯系。“全球現在已經注射了十幾億劑mRNA疫苗,出現幾例肝發炎反應是正常現象,且是個例,跟個體的免疫功能有關。

德國一項臨床研究披露了一起接種2劑輝瑞mRNA疫苗出現的急性肝炎的雙峰發作(兩次接種後均發作)。這名男性患者今年52歲,除甲狀腺功能減退無其他病史。在接種第一針mRNA疫苗10天後該患者出現黃疸,肝功能檢查(LFT)顯示為急性混合性肝細胞/膽汁淤積性肝炎。接種25天,患者住院接受治療。到底是什麼引發了肝炎?研究人員對患者進行了血清學、聚合酶鍊反應(PCR)測試,排除了甲型、乙型、丙型或戊型肝炎病毒、巨細胞病毒(CMV)和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可能。研究者表示,這名52歲患者的症狀與自身免疫性肝炎表現存在一緻。患者接受了每天9mg布地奈德的治療。布地奈德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質激素。可查資料顯示,這種藥能夠增強内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和溶酶體膜的穩定性,抑制免疫反應和降低抗體合成。

研究團隊認為,接種BNT162b2疫苗可能通過引發的細胞免疫機制引起免疫介導的肝炎。而這些結果暗示:T細胞是這種疫苗相關免疫性肝炎的關鍵緻病性免疫細胞類型,這種肝炎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一種新亞型。

另外,英國已發現兒童突發性肝炎(肝髒發炎)的病例總數已增至111例,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中,他們普遍的症狀為:腹瀉、惡心、黃疸。英國衛生安全局

(UKHSA)指出,目前,在英國10歲以下确診為突發性肝炎的病例中,沒有人接種過疫苗。UKHSA稱,雖然有病例在入院時新冠檢測為陽性,但在新冠病毒疫情仍較為流行的大背景下,這并不意外。經初步調查,UKHSA認為,多發的兒童突發性肝炎可能與腺病毒感染有關。

從BNT/Pfizer和Moderna已經公布的副作用和案例來講,mRNA疫苗仍安全有效,副作用可控。

福奇聲稱美國走出新冠全面爆發大流行階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