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法接受!”确診癌症卻執意不肯手術,他在糾結什麼?

點 擊 邵 逸 夫 醫 院 星 标 我 們

“一想到要挂着尿袋和别人談生意,挂着尿袋陪女兒去遊泳,挂着尿袋和妻子去旅遊,我就無法接受!”

這半年來,被查出浸潤性進階别膀胱癌的王先生(化名)做了無數次心理建設,可就是無法接受多家醫院給出的一緻建議:膀胱全切,終身佩戴尿袋。

就在他反複糾結手術的同時,他的病情每況愈下,血尿越來越頻繁,已容不得再耽擱了。家人的勸說,病魔的無情,迫于無奈,王先生慕名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泌尿外科就診。

在這家以微創著稱的公立醫院,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讓王先生如獲新生。

“無法接受!”确診癌症卻執意不肯手術,他在糾結什麼?

手術一拖再拖

全因不願“挂尿袋”

王先生今年45歲,事業順利,家庭和睦。可半年前不幸查出膀胱癌,且确診為多發性進階别泌尿上皮癌的變故已讓他猝不及防,加上多家醫院給出根治性膀胱全切的手術方案讓他愈發郁悶。

面對接診的浙大邵逸夫醫院泌尿外科陳藝成主任醫師,王先生直截了當“三連問”:

“無法接受!”确診癌症卻執意不肯手術,他在糾結什麼?

醫生,為何一定要膀胱全切?

“無法接受!”确診癌症卻執意不肯手術,他在糾結什麼?

做手術,可以不挂尿袋麼?

“無法接受!”确診癌症卻執意不肯手術,他在糾結什麼?

如果不做手術,我還能活多久?

陳藝成主任醫師耐心地跟王先生解釋,是否切除膀胱是由疾病性質決定。

一般來講,膀胱癌分為非肌層浸潤膀胱癌和肌層浸潤膀胱癌,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前者可采用經尿道膀胱惡性良性腫瘤切除術(TURBT),通過膀胱鏡精準找到惡性良性腫瘤後用電流切除;後者為浸潤性膀胱癌,标準治療方法就是根治性膀胱切除,術後進行尿流改道。

王先生所患的膀胱癌為後者,如果不盡快接受根治性手術,癌細胞容易擴散至其他組織,就會失去徹底根治的時機。

“無法接受!”确診癌症卻執意不肯手術,他在糾結什麼?

當得知從确診膀胱癌至今已時隔半年後,陳藝成主任醫師替患者捏了一把汗,幸好,再次影像檢查隻提示膀胱病竈擴大,沒有提示其他部位轉移。

“一定不能再耽擱了!”陳藝成主任醫師再次建議王先生立即接受手術,而此時的王先生還是猶豫不決。

讓他猶豫再三的不是手術本身,而是術後。因為按照傳統的膀胱根治性切除術後,是要做回腸膀胱尿流改道術(也稱Briker尿流改道術),也就意味着需終身“挂尿袋”。這是王先生遲遲不肯手術的症結所在。

看到顧慮再三的王先生,陳藝成主任醫師向他介紹了一種新的手術方式——原位回腸新膀胱術。這個建議,讓王先生眼前一亮。

“無法接受!”确診癌症卻執意不肯手術,他在糾結什麼?

原位回腸新膀胱術

告别尿袋尴尬,提高生活品質

陳藝成主任醫師介紹說,傳統的回腸膀胱尿流改道術(也稱為Briker尿流改道術),是在膀胱切除後,将雙側無處可去的輸尿管縫進一段回腸(端側吻合),然後在回腸通道遠端進行腹壁造口,接通儲尿袋。這種手術方式操作簡單,住院時間短,患者花費也低,術後管理簡便,是以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式。

但是,就像王先生所擔心的那樣,Briker術也會給患者帶來很多煩惱。由于身上挂着儲尿袋,患者術後基本上無法進行跑步、遊泳、打球等劇烈運動,生活品質打折扣。而且,時間長了之後患者身上難免散發出難聞的味道,使患者在各種場合感到尴尬自卑,尊嚴受到嚴重影響。特别是對于社交要求較高的年輕患者,這種術式讓他們望而卻步。

“無法接受!”确診癌症卻執意不肯手術,他在糾結什麼?

臨床醫生們進行了前赴後繼的探索,原位新膀胱術應運而生。

“這種手術是截取一段胃腸道,經過去管化、折疊等步驟,在盆腔内重建一個新的膀胱。新膀胱與尿道縫合起來,這樣術後患者就可以經自身完整的尿道排尿,而不必在身上挂置尿袋,較大程度實作了解剖和功能上的恢複,生活品質有了極大提升。”陳藝成解釋道。

據介紹,原位新膀胱術最常用的材料是回腸。回腸取材友善,正常成年人回腸長度足有3~4米,切除其中一部分并不會影響消化與吸收。而且由回腸改造成的新膀胱壓力低、容量大、順應性好,有利于保護腎功能。

2004年,WHO/SIU/ICUD會議把原位新膀胱術确立為根治性膀胱切除術後尿路重建的金标準。但是由于手術步驟複雜,難度大,很多醫院都沒有開展。

近年來,以“達芬奇(da Vinci)”為代表的手術機器人的蓬勃發展,讓原位新膀胱術愈發成為膀胱癌治療的焦點。

浙大邵逸夫醫院以國内領先的微創和機器人手術水準,“另辟蹊徑”探索在機器人下實施新膀胱術。目前已成功實施多例機器人下膀胱根治性全切+原位回腸代膀胱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給膀胱癌患者帶來了福音。

“無法接受!”确診癌症卻執意不肯手術,他在糾結什麼?

高精尖技術輪番上場

5小時精細縫合

告别惡性良性腫瘤之困,回歸正常生活

今年初,這場手術在浙大邵逸夫醫院慶春院區機器人手術中心開展。為了盡可能減少對患者的創傷,陳藝成主任醫師決定采用單孔機器人手術技術,也就是通過一個孔來完成膀胱的切除和原位膀胱的重建和吻合。

這是一場全新的嘗試。

術中,在機器人輔助系統放大12倍的視野下,三個機械臂精細切割。完整地切除了患者的膀胱和淋巴結。然後取一小段回腸,縫制成一個嶄新的膀胱。同時,利用邵逸夫醫院蔡秀軍院長發明的可崩解回腸支架迅速地将腸道恢複連續性。随之在機器人靈巧的雙臂下,将新的膀胱與原有的尿道吻合,手術非常順利,術中出血不到100ml。

術後1周,患者恢複了排便,拔除了引流管,順利出院。1個月後,在陳藝成主任醫師的門診,王先生拔除了輸尿管支架管、導尿管,完全恢複了健康的外觀。在醫生的細心指導下,王先生開始了新膀胱的功能訓練。

又過了1個月,王先生再次出現在陳藝成面前的時候已煥如新生,他高興地握着陳藝成主任醫師的手說:“早知道有這個技術,我就不用拖那麼久了,現在除了排尿次數比較多以外,和健康人一模一樣,可以出去見朋友,可以洗澡遊泳,我覺得我還可以響應國家三胎政策呢。”

“無法接受!”确診癌症卻執意不肯手術,他在糾結什麼?

手術不是一勞永逸

預防保護膀胱更重要

陳藝成主任醫師提醒,任何疾病都沒有一勞永逸的治療方法,原位回腸新膀胱術由于新膀胱較難感受到尿液充盈,且回腸的收縮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控制,是以新膀胱不能像膀胱那樣完全控制自如。是以為了達到功能恢複,患者需要在醫護指導下進行一系列新膀胱控制訓練,需定期随訪。

對普通老百姓而言,預防永遠大于治療。據全國惡性良性腫瘤登記中心的資料顯示,膀胱癌是大陸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良性腫瘤之一,它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長趨勢,男性多發于女性,城市人口發病率高于農村人口發病率。

吸煙是膀胱癌的主要緻病因素,據估計50%膀胱癌與吸煙有關,而50歲前戒煙可降低約50%患膀胱癌風險。

職業暴露也是明确的危險因素,所涉行業包括燃料、染料、橡膠、皮革、理發、卡車司機等。建議相關從業人員做好保護措施,勤體檢、多留心,發現早期病變、及時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多飲潔淨水增加排尿次數,可減少緻癌物與膀胱上皮接觸, 進而降低患膀胱癌風險。有研究指出,十字花科蔬菜和柑橘類水果對膀胱有顯著的保護作用。

最後,陳藝成主任醫師也再次提醒廣大患者,一旦肉眼可見有血尿,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早日就診。膀胱鏡是發現早期膀胱癌的有效檢查手段。目前邵逸夫醫院正常使用纖細的軟性電子膀胱鏡檢查,廣大患者不要因為害怕膀胱鏡檢查而延誤診治。

來源:邵逸夫醫院 泌尿外科

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及出處

“無法接受!”确診癌症卻執意不肯手術,他在糾結什麼?
“無法接受!”确診癌症卻執意不肯手術,他在糾結什麼?
“無法接受!”确診癌症卻執意不肯手術,他在糾結什麼?
“無法接受!”确診癌症卻執意不肯手術,他在糾結什麼?
“無法接受!”确診癌症卻執意不肯手術,他在糾結什麼?
“無法接受!”确診癌症卻執意不肯手術,他在糾結什麼?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