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完家長會表情嚴肅,孩子不停确認媽媽狀态,滿螢幕壓迫感十足

本文由團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網絡上有一個這樣的視訊,看視訊标題,這是媽媽給孩子開完家長會出來的情形。不過從媽媽的表情和行為來看,似乎這場家長會開的是滿滿的心塞。

隻見媽媽左手拿着手機,右手緊緊地握着拳頭,即使是戴着口罩,也能看出滿臉的憤怒之色,而一旁的兒子似乎也知道“暴風雨”要來了,一邊推着行李箱,小心翼翼地走着,一邊還偷看幾眼媽媽的反應。

開完家長會表情嚴肅,孩子不停确認媽媽狀态,滿螢幕壓迫感十足

不得不說,這樣的反應和我們小時候簡直是一模一樣,很多網友紛紛調侃:隔着螢幕都能感受到媽媽的憤怒和孩子的害怕。

開完家長會表情嚴肅,孩子不停确認媽媽狀态,滿螢幕壓迫感十足

家長參加完家長會後,大多數孩子會“徹夜難眠”

不知道大家在小時候聽老師說開家長會時都是什麼感受?反正在團子媽上學的時候好在成績還算好,不用那麼擔心。但一個學習不太好的同學,每次開家長會都是她最難過的時刻。

因為每次開完家長會,回家後媽媽都會對她進行一頓“瘋狂輸出”,甚至還有“男女混合雙打”,導緻她現在聽到開家長會這四個字,都心有餘悸。

開完家長會表情嚴肅,孩子不停确認媽媽狀态,滿螢幕壓迫感十足

對于學渣孩子來說,“家長會”絕對是當仁不讓的上學噩夢第一名,它不比老師單獨叫家長,而是“公開處刑”。雖然孩子不在裡面,但被迫承受的家長們,無疑會火冒三丈。

是以在家長們結束的那個晚上,很多孩子都會“徹夜難眠”。

開完家長會表情嚴肅,孩子不停确認媽媽狀态,滿螢幕壓迫感十足

開完家長會後,面對孩子的一堆問題,家長應該怎麼做?

很多家長在開家長會的時候,面對老師指出的孩子問題,心裡總是難免燃燒起内心焦慮的小火苗。而開完家長會後如何和孩子溝通,其實裡面大有學問。

回去批評孩子,不如根據問題幫助孩子解決

家長在參加家長會的時候,可以看到孩子的考試成績,發現其他孩子如何優秀,再看看自己家孩子不僅沒被表演,還有各種糟糕的成績,便會不由地怒從心起。

回家後看到孩子,更是把孩子和優秀同學做對比,甚至以好學生的标準來要求孩子。最經典的話就是:别人能做到為什麼你做不到?

開完家長會表情嚴肅,孩子不停确認媽媽狀态,滿螢幕壓迫感十足

但實際上,每個家庭的條件和父母管教方式不一樣,孩子的性格和接受知識的能力也不一樣,不同的孩子之間,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标準去比較。

家長在開完家長會後,與其一味地指責、訓斥孩子,倒不如根據老師指出的問題,幫助孩子解決,才能更快地把孩子的不良習慣改正過來。

轉述老師對孩子的評價,不如加工老師的話

很多家長在家長會上如果受到了老師的批評,或者聽到了老師對自家孩子消極的評價,那麼回家後就會把老師的話原封不動地傳遞給孩子,其實這樣的做法是大錯特錯的。

開完家長會表情嚴肅,孩子不停确認媽媽狀态,滿螢幕壓迫感十足

老師之是以要讓家長去開家長會,而不是和孩子溝通,肯定也是希望家長能了解孩子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希望家長一起來尋找解決的辦法,家長把話傳給孩子,不僅打擊了孩子,還把師生關系惡化了。

家長不妨把老師的話加工下,經過美化和加工,盡量挑選能夠激勵孩子的話來說,孩子經過鼓勵,自然會産生很大的動力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否定老師的評價,不如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一個班級裡,有好學生自然就會有差學生,而老師針對那麼多的學生,不可能每一個都能說出漂亮的話,來讓家長自戀滿。面對老師提出孩子的缺點,家長一定要調整好心态,虛心接受。

開完家長會表情嚴肅,孩子不停确認媽媽狀态,滿螢幕壓迫感十足

其實對于家長來說,要學會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每個孩子都不同,他們可能調皮、搗蛋、懶散、粗心,而相比較孩子,大人都不可能完美,作為遺傳不完美基因的孩子,如果事事要求完美,豈不是太不公平了。

團子媽想說:

對于家長來說,什麼樣的孩子都有,能有一個“天使孩子”固然是運氣爆棚,但沒有這樣的孩子也不要氣餒,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天賦,就看家長能不能發掘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