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顆玻璃心,咋辦

★每天一篇原創,今天是第1795天

《管見參考》

全國走好網上群衆路線典型案例

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成績突出個人

紹興市網上文化家園示範項目

紹興市全民閱讀優秀項目

紹興市最美領讀者

有顆玻璃心,咋辦

文/管見 主播/張彬

上世紀90年代,有一首歌叫《玻璃心》,這是一首愛情歌曲,齊秦作詞作曲,主題是要大家珍惜夫妻,不要輕易破碎了夫妻的心。

到了網絡時代,“玻璃心”有了新的含義。

什麼叫“玻璃心”呢?

就是指心理素質較差,心靈像玻璃一樣易碎,很脆弱,經不起批評和指責。

不少老師和家長告訴我,現在不少孩子就有一顆“玻璃心”。

他們太敏感,太在乎别人的評價,極易受到傷害。

太過玻璃心,顯然不合适。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玻璃心是怎麼養成的。

有些孩子的玻璃心,是被“捧”出來的。

一方面,他們平時在家遭遇的拒絕太少,進而形成了把自己當成中心的認知。

等到了進入學校,孩子發現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便很難接受這樣的事實,很容易表現出脆弱,沒有心理韌勁。

另一方面,孩子平時接受了太多的贊美。

教育學上有句話這樣講:優秀的孩子是誇出來。

這話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在什麼時候誇,該怎麼誇?誇到什麼程度,這是一個問題。

不少父母對孩子的贊美往往很浮誇,而且往往什麼都誇,這種贊美讓孩子覺得全世界就是他最牛,一旦體會到了很多人事實上比他強,他就接受不了。

比如很多媽媽經常會這麼說:“你是最棒的!”

這樣的誇獎就很有問題,因為事實上,孩子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是最棒的,即使暫時是最棒的,未來也有可能有人比你更棒。

孩子需要誇獎,但誇獎要真誠和實在,否則完全可能适得其反。

有些孩子的玻璃心,源于父母過高的期待

大多數父母都對孩子有期待,這很正常,但一旦期待過高,就有問題。

如果期待過高,就會産生落差,父母受不了,孩子更受不了。

特别是那些優秀的孩子,因為父母的期待,是以他們自己對自己也産生了極高的期待,特别害怕辜負父母的期待。

因為害怕辜負,是以更加脆弱,有的孩子為了避免父母的失望,幹脆放棄,拒絕挑戰有難度的事情。

具體來講,就是表現在輸不起上。

孩子的玻璃心,也有可能是一種個性

如果你們家的孩子有一顆玻璃心,也不一定完全是以上兩方面原因,還有種可能是因為個性。

這種個性可能是與生俱來的,也就是基因遺傳,或者變異。

有些人,天生就是高敏感,比一般人更關注周圍環境,做事優柔寡斷。反之,有人則不會注重太多細節,會顯得當斷則斷。

很難說這兩種個性誰好誰壞,在我看來,個性無所謂好壞,他隻是一個人的特點。

比如敏感的人更富有同情心,也更富有創造力,他們小心謹慎,較少犯錯,但他們在遇到複雜情況時會變得不知所措。

與這種特質伴随而來的,就是對别人的一言一行和周邊的環境格外在意,因為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是以自己的情緒也跟着起伏,會出現玻璃心的現象。

比如,有的孩子會因為同學不跟自己玩、會因為小朋友一句無心之語,或者因為父母的一個眼神而變得情緒低落。

他們會不自覺地将小事放大化、嚴重化,内心更容易受傷,結果成了玻璃心。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需要留意這樣的現象,如果孩子有這樣的傾向,父母适當引導,及時安撫,但要記住,千萬不要給孩子貼“玻璃心”的标簽,否則真的會成玻璃心。

正确地自我認知,以及正确面對别人的評價,這不僅是小孩要學習的,也是很多大人需要提升的。

大人做好了,才能去引導孩子。

當孩子因為别人的言行感到受傷時,父母可以幫他分析:

别人的言行合理嗎?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接下來我們可以怎麼做?

這樣的分析,可以有效幫助孩子,讓他知道什麼樣的評價是合理的、什麼樣的拒絕是可以的、什麼樣的言論是可以不用放在心上的。

越是“玻璃心”的孩子,越需要父母有一顆“平常心”。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

《管見參考》視訊号

更新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