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便中帶毒”?新冠患者感染7個月後,糞便中仍存有病毒

全球抗疫已有兩年之餘,随着病毒大規模傳播,毒株也在不斷變異,近期新冠主流毒株奧密克戎在國内迅速蔓延,導緻多城再次處于靜默封控狀态。新冠病毒是一種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部發炎,不僅對肺部損害極大,還影響人體免疫系統及其他器官。目前人類對于新冠病毒的了解隻是冰山一角。

2022年4月12日,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Cell子刊Med發表題為“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fecal shedding of SARS-CoV-2 RNA suggest prolonged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的研究成果(圖1)。研究發現,即使新冠患者肺部病毒已清除數周或數月,仍可檢測到其糞便中的病毒殘留[1]。

“便中帶毒”?新冠患者感染7個月後,糞便中仍存有病毒

圖1 研究成果(圖源:[1])

為了分析感染新冠患者的胃腸道是否存在病毒RNA,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22年4月至7月期間,對113名新冠确診輕症患者,進行了為期10個月的糞便新冠病毒RNA脫落動态變化跟蹤監測。糞便收集時間點集中在第3天(範圍=0-7天)、第14天(8-21天)、28天(22-35)、120天(75-165)、210天(166-255)和300天(超過255天)。除了這些糞便樣本外,在最初的試驗期間,每天還采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圖2)。

圖2A圖為樣本和資料收集時間線;B圖為實驗人群基本特征(圖源:[1])

研究發現,在确診後的一周内,研究人員可以在49%的患者糞便中檢測到病毒殘留物;即使是在患者肺部已檢測不到病毒的4個月後,依然可以在12.7%的患者糞便中檢測到病毒RNA;7個月後,仍有3.8%的患者糞便中存在病毒RNA,更不可思議的是,在10個月後,新冠病毒檢測呈陰性時,才無法檢測出病毒殘留物。此外,研究人員發現一些常見的胃腸症狀,如腹痛、惡心、嘔吐等與SARS-CoV-2 RNA的糞便脫落也存在關聯(圖3)。

“便中帶毒”?新冠患者感染7個月後,糞便中仍存有病毒

圖3 不同采集時間下,糞便樣本和呼吸樣本中病毒RNA檢測情況對比(圖源:[1])

在研究過程中,糞便中可檢測到SARS-CoV-2 RNA的患者也表現出腸道症狀。在第一個月,研究人員發現糞便中檢測出病毒RNA的患者更有可能報告腹痛、惡心、嘔吐等症狀。另外,流鼻涕、頭痛和身體疼痛這些呼吸道和全身症狀與糞便SARS-CoV-2RNA的存在有關(圖4)。

“便中帶毒”?新冠患者感染7個月後,糞便中仍存有病毒

圖4 新冠感染210天後的患者糞便樣本顯示出,病毒RNA的存在與胃腸道症狀有關(圖源:[1])

對此,斯坦福大學醫學和遺傳學副教授Ami Bhatt博士表示,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感染新冠的患者會出現腹痛、惡心、嘔吐和腹瀉等胃腸道症狀。SARS-CoV-2在腸道甚至其他組織中停留的時間可能比在呼吸道中停留的時間更長,它基本上可以繼續刺激我們的免疫系統并誘導一些長期症狀。

研究結果對通過檢測社群廢水病毒預測疫情提供了理論依據,這對公共衛生防疫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研究發現3.8%新冠患者在感染7個月後,糞便中仍然存在病毒RNA,這一事實會使社群的防疫措施更加複雜化、困難化。

撰文|郭亞青

排版|文競擇

End

參考資料:

[1]NatarajanA, Zlitni S, Brooks EF, et al.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fecal shedding of SARS-CoV-2 RNA suggest prolonged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 Med (N Y). 2022Apr 13. doi: 10.1016/j.medj.2022.04.00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434682;PMCID: PMC9005383.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注明來源生物探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