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人相處時,喜歡“說教”的行為,很不讨喜

何所歡,兩性情感心理學寫作者,寫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識。

與人相處時,喜歡“說教”的行為,很不讨喜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這種現象:

身邊那些喜歡“說教”,“好為人師”的人,往往都不怎麼讨喜。

表面上大家對他客客氣氣,可實際上,并沒有幾個人把他當朋友。

你越是說教,别人越難接受。

因為在人的内心深處,都無法接受被他人直接影響到自己的觀念和決定。

男女交往時,女生最讨厭男朋友給自己講道理。

男生越是講道理,女生就越生氣;久而久之,男生失去了耐心,女生對他失去了感情。

朋友相處時,你越講道理,朋友面對你就會變得越來越冷漠。

當朋友跟你抱怨,跟你分享一些糟糕的事情,他需要的不過是你跟他同仇敵忾,需要你安慰他,僅此而已。

道理每個人都懂,别人需要的是你的共情,而不是你搬出一些“大是大非”的道理。

與人相處時,喜歡“說教”的行為,很不讨喜

-01

與人相處,為什麼不要“說教”?

第一:你的“說教”,在對方眼中就像在“挑刺”

在不同的人眼裡,說教有不同的含義。

跟自戀者交流,你的說教會被他們認為:“你對我有所不滿,你看我不順眼,你對我有看法。”

跟自卑者交流,你的說教會讓他覺得:“你在瞧不起我,你心中很厭煩我。”

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說教的形式,更不喜歡聽着對方頤指氣使,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跟自己交流。

比如:

兩個人正在下棋,周圍的人都十分安靜,這個時候你走過去針對兩個人指指點點。

“你不應該這樣走,你該走這一步。”

都說“觀棋者不語”,不僅是這種行為讓别人厭煩,還因為你說教的方式,在他人眼中就像“挑釁”。

這讓我想到了網上的段子:“你瞅啥”“瞅你咋地”

與人相處時,喜歡“說教”的行為,很不讨喜

第二:“說教”在對方眼中,就等同于“拒絕”

沒有人喜歡被你說教,更沒有人希望自己常常處于被他人掌控的局面下。

除非,你是一個智者,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有一定的人脈和财富。

你與對方之間的關系,是他仰視你,尊重你,敬仰你,願意聽從你的經驗和教訓。

除此之外,任何關系的相處,你的說教都會對你們的感情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說教,在别人眼中的潛台詞是:

“我不喜歡這樣的你,你應該按照我的要求,按照我的說法去生活。”

你希望自己被别人掌控人生嗎?

恐怕你也不希望如此吧。

與人相處時,喜歡“說教”的行為,很不讨喜

第三:“說教”,是一種降低他人自尊的行為

舉個例子:

你跟對方是朋友,但在一場飯局上,你當衆對他進行批評,認為他做得不夠好。

并且,你還拿自己的經驗和道理去教訓他,試圖讓他聽從你,信服你。

這個時候,他表面對你客客氣氣,實際上他心中已經對你産生了不少怨言。

為什麼?

因為你當衆對他說教,無疑是降低他自尊感的行為。

比如說:

有人喜歡抽煙喝酒,你偏偏跟他說:“抽煙喝酒對身體不好,趕緊戒了吧。”

難道他不知道這樣做不好嗎?

一家人吃飯,孩子不小心打碎了吃飯的碗。

這個時候,父母就開始了說教:“你也太不小心了,就不能注意一下嗎?”

難道孩子不想注意嗎?難道孩子想把碗打碎嗎?

這些說教,就是典型的“降低對方自尊感”的行為。

換句話說:

不要站在你自己的角度,去考慮他人的問題。

多一些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你就不會如此說教對方。

與人相處時,喜歡“說教”的行為,很不讨喜

-02

如何改變“說教”的行為?

第一:和而不同,接納彼此的缺點

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沒有人是完美無瑕的。

在你的人生觀念裡,你認為人就應該學習,工作,努力奮鬥才能收獲好的人生。

但在他的觀念裡,他就喜歡安穩的生活,不願意過度打拼,隻願意享受當下。

這就是價值觀、人生觀的對立,你們誰也無法說服誰。

倘若你偏要說教對方,說他不思進取,沒有上進心,那就是你自找沒趣。

你說服不了他,他也會厭煩你的說教,這是雙輸的社交模式。

是以,與人相處千萬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加在對方身上。

你不是他,不會了解他的感受和想法;他也不是你,不願意接受你的經驗。

想要維系平穩的關系,就不要勉強他人。

接納彼此的不同,接納彼此的缺點,你才能擁有平和的心态。

與人相處時,喜歡“說教”的行為,很不讨喜

第二:親密關系相處,以身作則永遠比說教有用

大家都在說“内卷”。

其實内卷的本質,就是環境影響人。

在《孔子家語》書中,有一段話這樣說: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常跟品行高尚的人相處,就像沐浴在布滿芝蘭的屋子裡,時間久了即便聞不到香味,你身上也已經充滿了香味。

跟品行差的人在一起,就像處于賣海鮮的地方,時間長了聞不到臭味,但你身上已經擁有了這種特質。

跟什麼樣的人相處,時間久了,你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而你習慣用什麼方式,什麼情緒,什麼樣的姿态生活,你身邊最親近的人,也會模仿你,逐漸與你相似。

就像“夫妻相”,就像“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這些都會受到彼此影響的。

是以說,你想要對方變成什麼樣的人,首先你就要變成這個樣子。

父母想要孩子看書,自己卻每天跟朋友外出喝酒聚會,孩子可能會養成好習慣嗎?

男人每天罵罵咧咧,沒有耐心,還想要妻子溫柔善良,可能嗎?

說教沒用,以身作則才能影響他人。

與人相處時,喜歡“說教”的行為,很不讨喜

今日話題:

你遇到過喜歡“說教”的人嗎?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