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長先放下自己的價值觀和需要

“渡過”家長學堂分享:

《非暴力溝通》。

“我從小就學着以貌似客觀的語言表達自己。

一旦遇到不喜歡的人或不了解的事,就會想别人有什麼不對?

如果老師布置的作業我不想做,那他就'太過分了'。

如果有人開車橫沖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

同樣的,要是達不到自己的期待,我也會覺得自己有毛病。

我一心分析和确定錯誤的性質,而忽視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是以,如果女友想多一些體貼,那她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體貼,那她'冷漠得像個木頭'。

如果同僚更關心細節,他就是'有強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細節,他就是'粗心大意'。

我相信,諸如此類的評論暗含着我們的價值觀及需要。

不幸的是,以這樣的方式提出主張,很可能會招來敵意,使我們的願望更難得到滿足。

即使他們接受批評,作出讓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願的。

如果他們出于恐懼或内疚來迎合我們,或遲或早,我們将會發現對方不再那麼友好。

當然,他們也付出了代價。屈服于外部或内部的壓力,很可能使他們心懷怨恨,并厭惡自己。”

我想,我們大多數人總是活得比較粗糙,視談情緒或感受為矯情、為脆弱軟弱、為浪費時間。潛意識裡不習慣和害怕面對。

我想到女兒小時候,受了委屈,想哭卻不敢哭,因為家長在一旁虎視眈眈監視着,“如果繼續哭,就會招緻新的懲罰。”

就算成年人,又有幾人會停下來、慢下來,靜靜問自己:“我當下的情緒是怎麼樣的?我開心嗎?我難過嗎?我生氣嗎?我憤怒嗎?是什麼原因呢?目前的什麼事情引發的什麼感受,觸發了小時候的不愉快記憶,是以讓自己痛苦加倍?”

我們更擅長于回避、逃避,用加倍忙碌、或者喝酒、打牌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有意無意地切斷情感連接配接,讓自己變得麻木,讓自己免受情緒的侵襲和傷害。

我們這樣要求着自己,也會同樣要求着孩子。

當孩子告訴我們說,學習壓力大,和同學關系不好,被老師批評,因而思想負擔重,精神壓力大,因而無法專心聽講的時候。家長們往往第一時間很煩躁無助,會簡單粗暴地要求孩子别想那麼多,先專心學習,考上大學,就能離開這個讓自己壓力山大的環境了。

可以,感覺好才能幹得好呀。孩子一天都忍不下去了,怎麼可能熬過那漫長的數年時光?解決事情,一定得先解決情緒問題、思想問題。

“即使他們接受批評,作出讓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願的。

如果他們出于恐懼或内疚來迎合我們,或遲或早,我們将會發現對方不再那麼友好。

當然,他們也付出了代價。屈服于外部或内部的壓力,很可能使他們心懷怨恨,并厭惡自己。”這段話,很形象地描述我們大多數家長和孩子的關系。

以前女兒打遊戲時,吃飯時也準時到不了飯桌,因為得尊重隊友,得打完目前那一局。

那時,我是很不了解的,很憤怒的,喋喋不休,唠唠叨叨,指責不休。

後來,女兒出于利我主義,以搞好親子關系為由,軟硬兼施,逼着我學打遊戲,學會了和她組隊。我硬着頭皮終于學會了,還樂此不疲。

女兒對心理咨詢師說,媽媽專注于打遊戲的時候,是她最放松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媽媽放松開心,就不會關注她,不會指責她,不會控制她,還會虛心溫和地請教她。家裡是以多了好多歡聲笑語。當然吃飯遲到也是被允許的。因為媽媽自己也會常常緊張大叫:“别打擾老娘,老娘有生命危險。我是戰士,不是你媽!”

女兒還幾次三番地表達她的擔憂,要是媽媽遊戲玩厭倦了,該怎麼辦?用什麼代替?女兒的強烈心理需求是保自己平安,不被唠叨說教,不被傳遞壓力和焦慮,不被控制和逼迫。

是以,在經過太多的失敗後,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微笑閉嘴放手,活好自己,無條件愛孩子”。

我已經開始學會保持覺察,放下評判,放下自己的價值觀和需要。因為時代迅猛前進,我實在沒有信心用過去幾十年的人生經驗,去指導孩子未來幾十年的人生。我心甘情願地選擇謙卑和好奇。

而且學會遇事扪心自問,這是我自己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自己對自己的需要負責,而不是通過孩子去實作。

是以,我的餘生,緻力于愛自己、活好自己,照亮孩子。相信生命本能地向陽而生,被愛的孩子就有底氣勇往直前、永不彷徨,他隻需要聽從他自己内心真實的聲音選擇,就一定是最好的道路。

家長先放下自己的價值觀和需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