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长先放下自己的价值观和需要

“渡过”家长学堂分享:

《非暴力沟通》。

“我从小就学着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

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

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

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

同样的,要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我也会觉得自己有毛病。

我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因此,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

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我相信,诸如此类的评论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及需要。

不幸的是,以这样的方式提出主张,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

即使他们接受批评,作出让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

如果他们出于恐惧或内疚来迎合我们,或迟或早,我们将会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

当然,他们也付出了代价。屈服于外部或内部的压力,很可能使他们心怀怨恨,并厌恶自己。”

我想,我们大多数人总是活得比较粗糙,视谈情绪或感受为矫情、为脆弱软弱、为浪费时间。潜意识里不习惯和害怕面对。

我想到女儿小时候,受了委屈,想哭却不敢哭,因为家长在一旁虎视眈眈监视着,“如果继续哭,就会招致新的惩罚。”

就算成年人,又有几人会停下来、慢下来,静静问自己:“我当下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我开心吗?我难过吗?我生气吗?我愤怒吗?是什么原因呢?目前的什么事情引发的什么感受,触发了小时候的不愉快记忆,因此让自己痛苦加倍?”

我们更擅长于回避、逃避,用加倍忙碌、或者喝酒、打牌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有意无意地切断情感连接,让自己变得麻木,让自己免受情绪的侵袭和伤害。

我们这样要求着自己,也会同样要求着孩子。

当孩子告诉我们说,学习压力大,和同学关系不好,被老师批评,因而思想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因而无法专心听讲的时候。家长们往往第一时间很烦躁无助,会简单粗暴地要求孩子别想那么多,先专心学习,考上大学,就能离开这个让自己压力山大的环境了。

可以,感觉好才能干得好呀。孩子一天都忍不下去了,怎么可能熬过那漫长的数年时光?解决事情,一定得先解决情绪问题、思想问题。

“即使他们接受批评,作出让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

如果他们出于恐惧或内疚来迎合我们,或迟或早,我们将会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

当然,他们也付出了代价。屈服于外部或内部的压力,很可能使他们心怀怨恨,并厌恶自己。”这段话,很形象地描述我们大多数家长和孩子的关系。

以前女儿打游戏时,吃饭时也准时到不了饭桌,因为得尊重队友,得打完当前那一局。

那时,我是很不理解的,很愤怒的,喋喋不休,唠唠叨叨,指责不休。

后来,女儿出于利我主义,以搞好亲子关系为由,软硬兼施,逼着我学打游戏,学会了和她组队。我硬着头皮终于学会了,还乐此不疲。

女儿对心理咨询师说,妈妈专注于打游戏的时候,是她最放松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妈妈放松开心,就不会关注她,不会指责她,不会控制她,还会虚心温和地请教她。家里因此多了好多欢声笑语。当然吃饭迟到也是被允许的。因为妈妈自己也会常常紧张大叫:“别打扰老娘,老娘有生命危险。我是战士,不是你妈!”

女儿还几次三番地表达她的担忧,要是妈妈游戏玩厌倦了,该怎么办?用什么代替?女儿的强烈心理需求是保自己平安,不被唠叨说教,不被传递压力和焦虑,不被控制和逼迫。

所以,在经过太多的失败后,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微笑闭嘴放手,活好自己,无条件爱孩子”。

我已经开始学会保持觉察,放下评判,放下自己的价值观和需要。因为时代迅猛前进,我实在没有信心用过去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去指导孩子未来几十年的人生。我心甘情愿地选择谦卑和好奇。

而且学会遇事扪心自问,这是我自己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自己对自己的需要负责,而不是通过孩子去实现。

所以,我的余生,致力于爱自己、活好自己,照亮孩子。相信生命本能地向阳而生,被爱的孩子就有底气勇往直前、永不彷徨,他只需要听从他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选择,就一定是最好的道路。

家长先放下自己的价值观和需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