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會亂花錢,孩子的衣服撿二手的就行”婆婆的話,兒媳不高興了

作者|東林富

鄰居靜靜家的小萌和我女兒同歲,我和靜靜常常因為養孩子的事兒在一起讨論,前幾天我帶女兒去靜靜家玩,和靜靜讨論着最近給孩子買了什麼漂亮的衣服和鞋子時,坐在一邊看電視的小萌奶奶不高興地說:“你們這些年輕人光會亂花錢,孩子的衣服撿二手的就行”,靜靜聽完很不高興,臉色一下子就很難看。

我看氣氛不對,馬上就轉換了話題。

“光會亂花錢,孩子的衣服撿二手的就行”婆婆的話,兒媳不高興了

後來靜靜來我家,說到小萌奶奶每年都會從親朋好友那裡給小萌搜羅大批二手衣物時,靜靜特别不高興。

靜靜說:“我就這麼一個女兒,現在上幼稚園中班,明年就要上國小了,不是周歲以内的寶寶了,給能光撿别人的舊衣服穿。

小萌現在很愛美,每天穿衣服都要自己挑選和搭配,我每月賺的也不少,孩子的衣服都是我買,我願意把孩子打扮得幹淨漂亮,可她奶奶總要把孩子穿得土頭土腦,别人洗不出來的舊衣服,她總想讓小萌穿。”

我勸靜靜說:“其實老人的心情我們應該了解,他們一般是過苦日子過來的,能省則省,孩子長得快,一件衣服穿一年就小了,撿别人的舊衣服也沒錯,但一定要挑挑選選,太舊的和那些衣服上有污漬洗不掉的舊衣物,就不能再給孩子穿了。”

但靜靜卻不同意我的看法:“相對于孩子的童年是否快樂來說,我覺得我給孩子多買幾件時髦又品質好的新衣服根本就不算什麼,要不然我賺錢的動力在哪裡呢?

我不想小萌像我小時候一樣,因為總是穿哥哥姐姐的舊衣服而自卑,不開心,相對于讓孩子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給孩子買衣服花點錢對我來說真的是小事兒。”

“光會亂花錢,孩子的衣服撿二手的就行”婆婆的話,兒媳不高興了

其實我很了解靜靜,她每月的工資接近2萬,她給孩子買衣服一般買幾百元一件品質好,又時髦大方的衣服,從來不會給孩子買奢侈品,并不存在鋪張浪費現象。

靜靜的消費觀其實和我很類似。

我為什麼主張媽媽要注意打扮自己的孩子呢?

1、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審美觀很重要。

愛美是人的天性,追求美是一種積極向上、愉悅身心的好品質。

“光會亂花錢,孩子的衣服撿二手的就行”婆婆的話,兒媳不高興了

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說:“審美的敏感期是螺旋式發展的,從對吃的東西要求完美、完整,到對所用東西要求完美、完整,再到對自我的形象要求完美,最後上升到對環境、對内在氣質、對藝術品質追求完美等。審美的敏感表現在各個方面。女孩子4歲左右開始出現的審美意識将影響她一生的氣質和審美能力。”

“實際上成人的氣質是由兒童期間的審美導緻的,童年的審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審美傾向和生活品質。”

4歲多的孩子開始進入審美敏感期,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别在乎自己的形象,從穿衣戴帽到發型,孩子都格外在意自己的形象。

我對此體會深刻,我女兒正處在這個年齡段,她現在每天都要照好幾次鏡子,對美有一種執拗,比如我給她梳的小辮子如果她不滿意,她就會讓我反複給她重梳;她喜歡的衣服,就要連續穿幾天,不讓穿就會鬧脾氣。

“光會亂花錢,孩子的衣服撿二手的就行”婆婆的話,兒媳不高興了

我很支援女兒愛美的天性。

我總是會給她買一些漂亮又優質的衣服和鞋子,讓她換着穿;紮頭發的發繩我也一次給她買幾十種,讓她可以換着用,當然,這些都在我經濟允許的範圍之内,并不超出我的每月支出預算。

孩子有愛美之心,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正常表現,家長不能諷刺挖苦孩子,而應該給予孩子積極的引導。

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到了一定年齡都會有愛美之心,家長要支援并給予正确的引導。

“光會亂花錢,孩子的衣服撿二手的就行”婆婆的話,兒媳不高興了

2、對孩子的愛美之心家長不宜諷刺打擊。

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愛美之心不了解,甚至會挖苦諷刺,覺得這不是好現象。

特别是一些生活樸實的家長,覺得孩子愛美不是好苗頭,會讓孩子變壞,然後就會對孩子進行打壓式教育。

小時候我媽就經常因為我愛美給我潑冷水。

我媽經常說,你不會因為穿上一件漂亮衣服,或是穿一雙漂亮鞋子就變美了,心靈美更重要。

如果我稍微打扮一下,我媽就打趣我說我是醜婆子戴花,還說我臉太大,不像人家電視裡的美女那樣是小瓜子臉漂亮,總之,千方百計告訴我不要打扮自己,打擊我的愛美之心。

是以在我讀國中前,我一直對自己的相貌不自信,加上我媽不愛打扮我,總是讓我穿又舊又破又髒的衣服,讓我有深深的自卑感,同學們都不太看得起不修邊幅的學生,我在學校過得十分不開心。

“光會亂花錢,孩子的衣服撿二手的就行”婆婆的話,兒媳不高興了

直到上了中學,我在生活上完全可以自理之後,我才穿得幹淨整潔起來,也才慢慢明白我媽對我容貌的評價極其不客觀,别人都覺得我挺漂亮,為什麼我媽非要貶低我呢?這可能是中國大部分家長的通病:一定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好看,隻有打擊式教育,孩子才能進步。

而實際上家長對孩子的不打扮,打擊孩子不但會讓孩子産生自卑且不自信的心理,還會形成“破窗效應”。不信我們可以看看那些在學校容易被欺負的孩子,都是那些膽小懦弱,穿得比較髒和破的孩子,因為從孩子的不太體面的外表,容易讓外人會看出家長不珍視你,外人就會認為你好欺負,就會更不珍視你了。

我在讀國小時就是這種“破窗效應”的受害者,說實話深深影響了我的一生。我現在疾惡如仇,對陌生人從來不會自來熟,讓人感覺有距離感,不好接近,都是因為讀國小時無端被嘲笑和欺負,對陌生人在内心有深深的戒備感。

當然,任何事情都是正反兩面的,有傷害也有收獲,但對孩子身心健康的正常成長來說,了解孩子的愛美之心,懂得尊重孩子,學會打扮孩子,的确是父母的必修課。

3、家長要學會打扮孩子,正确引導孩子穿衣打扮和建立健康的審美觀。

其實打扮孩子和給孩子買昂貴的衣服并不能劃上等号。

我一直主張要在家庭經濟可承受的經濟範圍内給孩子合理的物質需求。把孩子打扮好指的是讓孩子穿着幹淨、整潔、大方,而不是對孩子的衣着漫不經心,讓孩子穿得不得體,不幹淨。

“光會亂花錢,孩子的衣服撿二手的就行”婆婆的話,兒媳不高興了

直到現在,我依舊了解不了在我上國小三年級前,自己不會洗衣服的時候我媽媽為什麼總是讓我穿得那麼髒,以至于受到同學的嘲笑。這和金錢無關,因為畢竟多給孩子洗幾次衣服,并不是很難的事情。

後來回想起來,班裡有很多經濟條件比我家差太多的同學,人家的媽媽勤快,懂得打扮自己的孩子,那些孩子的衣服很普通,甚至有點舊,但總是讓孩子穿得幹幹淨淨,讓孩子上學的時候很體面。

奢侈浪費不可取,但幹淨整潔的衣着,得體的儀表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一部分,家長從小引導孩子健康的審美觀,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童年對“美”追求的愛而不得,是很多人一生的遺憾。

靜靜也是這種情況。

靜靜從小就光穿哥哥姐姐的舊衣服了,這讓靜靜的童年不快樂且自卑。

靜靜自己賺錢之後,對華衣美服有一種近乎狂熱的購買欲,買了不少衣服,衣櫃裡塞得滿滿的,根本穿不過來。

靜靜成年後的這種“報複性、非理性”消費,是對童年沒有新衣服穿的一種彌補。

包括靜靜現在喜歡給女兒買新衣服,她在潛意識中也是對自己童年的一種補償,自己沒有得到的,一定要讓女兒得到。

讓女兒過上和自己不一樣的人生,不想讓自己童年不愉快的經曆在女兒身上重演。

“光會亂花錢,孩子的衣服撿二手的就行”婆婆的話,兒媳不高興了

是以,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對孩子的穿衣打扮和對孩子審美的引導,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也會影響孩子人生的幸福指數。

不要覺得孩子小,穿什麼衣服都無所謂,用心的媽媽總會在孩子的穿衣打扮上下功夫,古話說孩子走在街上,穿衣打扮彰顯了為娘的手藝,這句話放在現在也不過時,孩子的穿衣打扮滲透着媽媽的審美和對孩子的愛,也承載着孩子童年和以後的幸福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