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髒是我們身體的發動機,它的健康狀況就是我們身體健康情況的晴雨表,但同時心髒是最受累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器官之一。據統計,大陸每年因心髒病猝死的人數達到54.4萬,比馬爾代夫全國的人還多(2018年的人口統計資料顯示馬爾代夫人口總數為52萬)。有很多人說:心髒有問題的人就不應該再運動了。但實際上,運動不僅能保護心髒,還有助于心髒病患者的康複。
運動有利于心髒健康
許多研究都表明在日常生活中堅持運動鍛煉對心髒是有好處的。其中,《英國運動醫學雜志》 的研究發現,年齡在30歲到80歲之間,平時不運動的女性,患心髒病的風險比吸煙、超重,或患有高血壓的女性更大。另一項研究發現,在65歲以後仍堅持運動可以改善人體的心血管系統并降低心髒病發作的風險。研究人員安排參與實驗的志願者每天都進行散步,結果發現走的多而且走得更快的人比走得少和慢的人更少出現心律不齊的情況。
運動是怎麼保護心髒的呢?
1、運動對身體品質指數和血脂的影響
衆所周知,超重和高血脂與冠心病的高發病率緊密相關,合理的運動可以減肥,也有助于降低血脂。在收集了參加測試的冠心病患者的資料後,研究人員發現運動訓練可使代謝綜合征患病率下降 37%,而體重下降與總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病變發生率的下降有關。【1】
2、運動有改善内皮功能和抗炎作用
運動可以改善NO介導的血管舒張功能。這種有利的代償可能與運動期間血管剪切應力增加有關,其誘導内皮 NO合成酶表達增強。另一方面,定期的體力活動可以降低機體各種促炎細胞因子的水準,例如:CRP和TNF-α。研究人員通過對美國普通人群的研究發現,經常運動的個體與不經常運動的個體相比,前者全身 CRP水準顯著降低【2】。最近一項幹預性研究的Meta分析也表明,無論個體的年齡或性别,CRP水準的下降均與運動訓練相關。
3、運動的抗氧化作用
研究證明适當的有氧運動可以提高人體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氧化酶(GPX)以清除機體産生的活化氧,使線粒體産生适應性改變,包括線粒體體積、數量、活性增加,提高氧化磷酸化效率,增強抗氧化酶活性,保護機體免受氧化損傷。
心髒有問題就不能運動了嗎?
國外有一項關于運動和心髒病的研究,該研究共有51303名心髒病患者參加,這些患者共計運動2351916小時,其中報告了21例(0.0009%/h)心髒驟停(其中18例成功複蘇,3例死亡)和8例(0.0003%/h)非緻命性心肌梗死。【3】是以,通過制定個體化的運動康複方案并在合理而專業的監督管理下進行運動康複,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安全的。
1、運動對慢性心衰患者的影響
對于病情穩定的心力衰竭患者,應該考慮進行運動訓練。一項關于2332名慢性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患者的研究發現:接受運動康複的患者,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心力衰竭住院率都顯著降低【4】。這說明對射血分數降低的慢性心衰患者進行運動康複是有效的。
2、運動對冠心病患者的影響
以往人們認為運動會增加患冠心病人群心髒猝死和心肌梗死的風險,進而可能影響心髒的康複。但是一項納入了4846名冠心病患者的研究發現,不管是高強度還是中等強度的運動康複之後,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都極低。
3、運動對植入ICD(心髒除顫器)患者的影響
對于植入ICD的患者,因為擔心運動會引發急性心律失常,醫生通常都不建議進行運動康複。但是近年來有研究表明:對這類患者進行基于運動處方的家庭鍛煉是安全的,并能顯著改善其心血管功能,而不會引起心源性休克或住院。【5】
哪些運動比較好?
為了能盡可能的促進心髒健康,美國心髒協會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果你不能一次鍛煉30分鐘,也可以把你的鍛煉計劃分成10到15分鐘的部分。有氧運動能有效改善心肺健康,并能減少會誘發心髒病的許多危險因素。
1、散步
步行是最簡便易行的有氧運動,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攝氧量。還能改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同時可降低血壓,調節血脂,調控血糖。推薦運動頻率:每次散步時間在30分鐘左右,每周5次左右。如果抽不出整塊時間,可以上午、下午、晚上各10分鐘。
2、遊泳
遊泳是最好的有氧運動之一,每周兩個半小時的遊泳會給你帶來你所需要的有氧運動量,也給心髒健康帶來益處。這種鍛煉方式的另一個好處是遊泳對骨骼和關節的壓力更小。如果你有點超重或患有關節炎等關節疾病,這種運動方式就再合适不過了。
3、爬樓梯(骨關節病患者不要采用這個方法)
要從有氧運動中獲得最大的心髒健康益處,目标是達到最大心率的50%到85%。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健身房裡,爬樓梯都是進入目标範圍的一種簡單方法。(用220減去你的年齡就是你的最大心率)
參考:
【1】Milani RV, LavicCJ.Prevalence and profile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patients following acute coronary events and effects of therapeutic lifestylechange with cardiac rehabilitation[J]. Am J Cardiol,2003,92(1):50-54.
【2】Ford ES. Doesexercise reduce inflamma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reactive protein amongU.S. adults[J]. Epidemiology,2001,13(5):561-568.
【3】Saito M, UeshimaK, Saito M, et al. Safety of exercise bas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exerciaetesting for cardiac patients in Japan: a nationwide surey[J]. CircJ,2014,78(7):1646-1653.
【4】[17] O'ConnorCM, Whellan DJ, Lee KL, et al. Efficacy and safely of exercise training in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HF-ACTI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JAMA, 2009 ,301(14):1439 - 1450.
【5】Dougherty CM,Clenny RW, Burr RL,et al.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of moderatelystrenuous aerobic exercise after a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rillator[ J].Circulation ,2015,131(21) :1835 - 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