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們被誤會劃壞豪車:不被信任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01

最近,電視劇《我們的婚姻》正在熱播,裡面有不少情節,都讓小編看到了不同的育兒觀念對孩子的影響。

在最新的劇情中,三對主角父母的孩子聚在地下停車庫玩得不亦樂乎,而鏡頭一轉孩子就和三對父母出現在了保安室裡。原來有車主舉報自己的車被劃了,查了監控之後才發現這三個小孩曾經拿起過石頭,還在車上比比劃劃的,懷疑是他們劃傷了自己的車。

但對于車主的指控,孩子們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表示這輛車放了很久已經積了很多灰,他們是在車上畫來着,但是并不是用石頭,而是用手指。

孩子們被誤會劃壞豪車:不被信任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但幾歲孩子的話很明顯沒有人聽,畢竟小孩子撒謊成性,做了錯事也不承認是幾位家長一貫認知的事情,是以幾人最終還是選擇賠錢了事。

但故事的真相絕不僅僅是如此,而在探究真相的過程中,三個家庭也表現出了不同的舉動。

第一對父母最有錢,平時對孩子頗為溺愛,知道這件事了之後,并沒有放在心上,覺得孩子不懂事劃了就劃了,迅速拿出錢來賠禮道歉,并且表示以後為了自己的安全不要去停車場玩,絲毫沒有在意孩子是不是被冤枉了。

孩子們被誤會劃壞豪車:不被信任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第二對父母相信孩子沒有劃車,但是爸爸忙于事業,并沒有去調查這件事,錢也賠了,自認倒黴吧。隻有媽媽一直緻力于尋找證據,查監控,去地下停車場,為了還原事實的真相,給孩子一個清白。

孩子們被誤會劃壞豪車:不被信任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第三對父母對此産生了分歧,媽媽堅持地認為孩子小小年紀就學會說謊,監控錄像擺在面前,還有什麼可反駁的,不顧孩子的哭訴,一直強調自己多麼多麼辛苦,一下子又賠出去好幾萬;

孩子們被誤會劃壞豪車:不被信任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而爸爸則不一樣,和第二個家庭裡的媽媽一樣,他更加關注孩子的内心世界,選擇認真聆聽孩子的聲音,觀察細節,自己沒日沒夜地去看監控,找事實。最終,他也證明了并不是孩子們劃的車,而是車主的兒子自己開車出去造成了剮蹭。而找到真相後, 他則選擇希望物業和車主能夠把事實再次說給孩子聽,還給孩子一個清白。

孩子們被誤會劃壞豪車:不被信任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不得不說,這三個孩子還是很幸運的。其中有幾位父母願意相信他們,并且還積極尋找證據,還有仔細檢視監控的警察,他們共同給了孩子一個不被冤枉的童年。很難想象,如果這件事真的不了了之,是否會給他們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

02

父母的不信任,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之前就發生過這樣一個悲劇:2014年的一天,溫州14歲少女小珍從五層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花一樣的生命,原因僅僅是父母的不信任 !

原來,小珍的爸爸開了一家小賣部,但經常發生零錢丢失的事情,爸爸就認為是小珍偷偷拿走了零錢。

直到有一次,爸爸再一次因為丢失零錢而辱罵小珍,還不讓女兒去上學。

小珍争辯了幾句,爸爸竟然對女兒實施了“棍棒教育”。在爸爸的嚴厲逼迫下,小珍不得不“承認”小店裡的零錢是自己拿的。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小珍在第二天趁父母離開家的時候,寫了一封遺書,便從五樓陽台上跳了下來。遺書寫到:我真的沒有偷錢,為什麼非要冤枉我,逼我承認?

小珍不惜用生命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不知道小珍的爸爸會有多麼後悔!

知乎上也有一位網友曾經分享過自己的故事:小時候心髒總是不舒服,和媽媽說了之後,媽媽認為他經常這麼說是想逃學,于是并沒有重視這件事。直到他發展為心肌炎,去醫院檢查之後,醫生說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永遠的留下了後遺症。

孩子們被誤會劃壞豪車:不被信任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信任,是互相的,父母不信任孩子,孩子也很難再信任父母。如果父母都不能信任,那孩子還能相信誰?

03

演員馬伊俐曾在《朗讀者》節目中提到自己的家庭。

她出生在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知青,國中都沒有畢業,在學業上根本沒有能力輔導她,但是她的父母都非常信任她。

高中一年級的時候,班主任通知家長來領孩子的成績報告單。馬伊俐的各項成績都很好,隻有思想品德寫了個差。

爸爸很驚訝,問老師原因,老師說:“你女兒跟多個男生有早戀!”

爸爸當時特别平靜,對老師說:“那你能不能在紙上寫下來男生的名字?”

然後老師就寫了一個名字,然後爸爸接着問老師:“還有呢,不是多個嗎?”

老師就很生氣,爸爸說:“老師我不跟你說了,我女兒我最了解她,我還是去找校長吧。”

爸爸和老師不歡而散,而馬伊俐當時就哭了。第一是覺得自己很冤枉,第二是很感激爸爸當時那麼信任自己,同時也提醒自己,要做得更自覺,可以讓父母更信任。

孩子們被誤會劃壞豪車:不被信任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爸爸的信任給了馬伊俐不斷前行的勇氣和做得更好的決心。

“知心姐姐”盧勤說,在信任中長大的人充滿自信。

是的,被信任的孩子會用積極樂觀的心态去面對人生中的風風雨雨,不會因為一點失敗就退縮不前。被信任的孩子,擁有一往無前的底氣和探索未知的勇氣,去開拓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

唯有愛和信任,才是給予我們的孩子面對生活、社會乃至世界的底氣!

轉載請注明來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本文部分素材綜合自中國新聞網、學習公社、共青團中央、大參考微網誌、新聞晨報等。

編輯:大福

校對:悅人悅己

稽核:漁樵書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