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時就把她iPad給摔了……”拿什麼拯救你,網課下的親子關系!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

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尤其是疫情背景下

孩子上着網課

爸爸媽媽居家辦公

一方覺得孩子不自覺

一方覺得父母管得太多

沖突可不就這樣産生了

前不久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崩潰摔壞2個平闆”

這一話題登上熱搜

吸引了1.2億的閱讀人次

“當時就把她iPad給摔了……”拿什麼拯救你,網課下的親子關系!

視訊裡的家長說

“算了五六遍都算得不對

當時都氣瘋了

已經失去理智了

看她還想玩iPad

氣的不行了

當時就把她iPad給摔了……”

評論裡的家長們也紛紛現身說法

“當時就把她iPad給摔了……”拿什麼拯救你,網課下的親子關系!

其實,在非網課期間,我們也經常可以在網上看見各種描述輔導作業場景的段子,上網課的背景下,因為24小時父母與孩子的無距離接觸,這種沖突便被放得更大了。

如何在網課背景或者日常背景下,和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家長們不妨嘗試下這些辦法:

1 換位思考

不要總是想“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如别人”,也可以想想“我是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思考對孩子的期待值是否在合理範圍内,是否充分考慮了孩子年齡和心智的實際情況,緩解自身焦慮,避免情緒傳遞。

2 把握尺度

有的家長在孩子房間裡安裝攝像頭,有的家長喜歡把孩子的作業檢查好幾遍再上傳,其實這都是家長沒能把握好親子互動邊界。網課時間其實是一個能鍛煉孩子自主管理的好時機,家長們可以循序漸進做好引導,但切勿處處以孩子為中心、過分噓寒問暖、過度陪讀,對于中間偶爾出現的差錯或不足,家長要盡量寬容與了解。

3 以身作則

家長的身教可能比言傳效果更好,與其試圖通過喋喋不休的說教甚至怒吼來糾正孩子學習中的問題,不如以身作則當好榜樣,用自己的正确行為潛移默化影響孩子。雖然不能過度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但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制訂學習計劃、布置學習場所、探讨難點重點、檢驗學習成果等,邊參與、邊引導,讓孩子卸下對家長“管教”的抗拒。

小川聲評

和父母的相處是門學問,和孩子的相處其實也是。作為子女,我們總是覺得老一輩的思想老套、管得太多。與此同時,作為父母,我們也許也會被孩子認為管得太寬、不近人情。

網課是個放大鏡,折射出的是父母與孩子溝通橋梁中本身存在的漏洞。如果能借助這次機會,對漏洞進行修複,那麼父母與孩子也必将在今後長久的日子中相處地更加融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