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未了|他鄉千裡客不盡故鄉情

文/朱玉富

青未了|他鄉千裡客不盡故鄉情

“悠悠天宇曠,濃濃故鄉情”。第一次讀餘光中的詩《鄉愁》,感受的隻是海的阻隔,那麼親近,又那麼遙遠。如今再細品那幾行字,看到的便不是海,而是期盼,是思念,是寄托,更是想見而不得見的惆怅。

漂泊在遠方的路上,總會在風雨中愈發的思鄉。這個烈日炎炎,百花盛開的季節,站在陽台上放眼望去,白雲藍天,遠山翠綠,隻是水泥鋼筋築就的城市,讓我更加想起了故鄉黃昏中那升起的袅袅炊煙……心每在此刻就會莫名的惆怅,那袅袅的炊煙似在訴說季節的短暫,人事的倉促,又似在責問我這個漂在他鄉的遊子:何時歸去?歲月的潮水漲上了記憶的河灘,而沾滿青苔的往事重新又萦繞腦際。今夜,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我,無意間讀到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竟讀來了一身寒意、一腔憂傷,這首詩似乎正是為我而作。那些塵封的日子也象脫線風飛的頁箋飄過眼前……

不知不覺在異地漂泊已有三十餘年。從縣城到省城,從南方到北方,為了生活我如浮萍般的飄在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城市裡。其間,年富力強的父母漸漸行将老去,兄弟姐妹們還有兒時的玩伴們都已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而我卻依然異鄉為客過着一個人天馬行空的生活。故鄉的情結,是系在對父母,親人的思念,對那個生養我的土地的眷戀。因親人的存在,或是一年半載或是幾年後的某個梧桐花開或細雨蒙蒙的黃昏,我會帶着漂泊的行囊回到故鄉。雙腳踏在故土上,讓我這個在别人城市活着的異地人感到格外的踏實和親切。這份情懷,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的。這些年,故鄉有了很大的變化,記憶中的許多地方都随着這些變動而成了永不回來的記憶,隻有那些兒時攀爬過的山坡還寂寂地守望着我的歸來。而那條從村南穿越過的小河已沒有當初的清澈,在歲月的流逝中那條養育了多少人的小河如今已幹枯了,被用青石砌起的河床裡滿是人們丢棄的垃圾。

青未了|他鄉千裡客不盡故鄉情

許多的人我都不認得了,猶如許多不認識我的人一樣。這是件令人無奈而傷感的事。學者秋雨先生在散文《鄉關何處》中談到崔颢那首著名的《黃鶴樓》時說:“看來崔颢是在黃昏時分登上黃鶴樓的,孤零零一個人,突然産生了一種強烈的被遺棄感。”

這種遺棄感令人沮喪。畢竟,每個人的童年都與故鄉緊緊相聯,從血脈到心靈。雖然歲月讓故鄉變得遙遠,但在我心靈深處,哪一個時候不泊着她清晰的影子?一脈似水的深情,讓漂泊遠方的我仍無時無刻不期待着向故鄉傾訴……

忘不了故鄉那些熟悉的景物:綿延的卧虎山、雙山子、南山、北山,老槐樹下的茅屋,無聲流淌的小河,還有那些花兒,那些枯了又青了的草兒,一個少年落寞地坐在山坡上,遙望着遠方,沉思着山那邊是個怎樣的世界……那時,知了在聲聲的叫着夏天,而少年的心卻早已飛到了遙遠的山外,幻想着背井離鄉,去尋找他心中的夢想。

青未了|他鄉千裡客不盡故鄉情

而今曾經的天真已離去了那麼些年,才知流連故鄉的時光是多麼的珍貴,就像一艘小船遠涉重洋,曆經千波萬劫後,才發覺隻有最初的港灣,還收留着它所有的夢想。而它,為了沉重的命運牽拌,再也難以展開輕盈的帆影,回歸重前的航向了。生活,是一個無盡的跋涉過程,故鄉,隻是跋涉途中一種寂寞的思念。異地謀生的艱已将當初那個萬丈豪情的少年腐蝕的面目全非,故鄉也在流年中變換着時空。以前栖身的那間老茅屋早已不複存在,就連夢中常惦記的小河,已被經年的塵垢封塵,可是這份情結依舊魂牽夢繞。

故鄉不隻是兒時一個永恒的影子,故鄉有着這一生都不能忘卻的親人和故友,那些落在記憶深處的面孔,那些常在耳邊蕩着的鄉音,讓我在他鄉遇到風雨的時候,給予溫暖,感受到慰籍,讓我有勇氣走過荊棘密布的沼泥之地。

青未了|他鄉千裡客不盡故鄉情

故鄉,有雙鬓發白的父母永遠在那條沒有光線的路口,為我點着一盞回家的燈!

故鄉,有那些一起長大的玩伴時常給予的一聲問候!故鄉在我的記憶深處烙印着不死的情結。古希臘哲人赫拉克特說:“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河流!”故鄉亦是如此,也許我一旦跨出家們,就失去了故鄉的庇護,從此生活在不是故土的地方。當風雨來臨,我隻能靠自己的肩膀去默默承受,但在内心最柔軟的地方我一點都舍不得丢下故鄉,它是一盞永久不滅的明燈,溫暖着我所有孤單、孤寂的日子,它是一雙鞋,柔情彌漫着漫漫的長路。剪不斷的鄉愁,猶如擱淺在沙灘上那隻小船!剪不斷的鄉愁,是一壇埋在地下的陳年老醋,雖歲月鋪塵卻芳香依舊!鄉愁,隻是遠近的隔距,思鄉的心卻永遠在一起的。鄉愁是我滿目的滄桑,鄉愁是我纏纏繞繞無法忘卻的思念。回頭,含淚揮揮手,把爹娘的心意裝入行囊,枕在他鄉的夢裡,讓牽念的心不再孤獨。

(圖檔源自網絡)

【作者簡介】朱玉富,出生于1962年5月份。中國散文家協會員、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神州文藝》簽約作家、《中國鄉村》認證作家、《望月文學》特約作家《中國陶瓷報》、《山東醫院報》特約記者。曾供職于《首都公安報》《淄博晚報》編輯/記者。散文《那山、那村、那狗》獲全國征文金獎;論文《淺議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獲山東省政府獎;小小說《酸澀的葡萄》獲山東省五個一文化三等獎。自參加工作至今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農民日報》等60餘家中央省市媒體刊用新聞、文學和攝影新聞稿子上萬餘篇件。

《當代散文》由山東省散文學會主辦,散文雙月刊,主要發表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歡迎山東籍散文作家申請加入山東省散文學會。山東省散文學會常年舉辦各種散文活動,為作家提供圖書出版服務,歡迎聯系。聯系電話:18653131587;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壹點号當代散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