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擊 邵 逸 夫 醫 院 星 标 我 們
你知道嗎?
3月28日是“中國便秘日”
因為種種原因
便秘的人越來越多了
浙大邵逸夫醫院難治性便秘聯合門診
每次都會接診大量受便秘困擾的患者
便秘有多痛苦?
我們來看看患者是怎麼說的
産後開始便秘,每次大便,就像要生一個孩子一樣,算了一下,現在已經生了二十多個孩子了。
因為便秘,我都蹲出8塊腹肌了…
從蹲下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這将是一場硬仗…
隻要能讓我順暢拉屎,
人生什麼坎我都能過得去。
什麼是“便秘”?
便秘是一種(組)症狀,表現為排便困難和(或)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幹硬。
排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排出困難、排便不盡感、肛門直腸堵塞感、排便費時以及需手法輔助排便。
排便次數減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
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為6個月。
便秘有哪些危害?

比便秘本身危害更大的是,有些患者輕信謠言。
認為“宿便”不排,腸道毒素吸收。
長期便秘一定會導緻腸癌。
便秘會導緻皮膚色素沉着、長痘以及肥胖等。
某些網紅清腸茶和減肥茶可以緩解便秘。
有些便秘患者因為這些謠言,長期濫用刺激性瀉藥,導緻更大的腸道健康問題。
上周,邵逸夫醫院便秘門診就遇到一位30歲的白領女性,慢性便秘10餘年,長期服用番瀉葉、常潤茶和“小粉丸”等通便,現在已經導緻嚴重的結腸黑變病。
便秘是怎麼發生的呢?
很多便秘是因為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和排便習慣導緻,比如長期水分攝入和膳食纖維攝入不足,運動少。同時有忍便的經曆,排便時有閱讀手機和報紙的習慣。
以上問題都容易導緻便秘的發生。
在臨床上,慢性便秘分為功能性疾病、器質性疾病和藥物繼發。當你有慢性便秘的情況出現時,建議到醫院就診,進行科學規範的診斷和治療。
哪些便秘患者需要做腸鏡檢查?
如果便秘患者出現以下“報警症狀”,建議來醫院就診,并完善腸鏡。包括:
老年患者(>50歲);
結腸癌或發炎性腸病的家族史;
近期體重明顯下降;
便血。
如果便秘經過瀉藥治療效果不佳,建議轉診至三級醫院,完善結直腸功能檢測,包括:肛門測壓、排便造影、結腸傳輸實驗、盆底B超、盆底肌電圖和心理評估等。
邵逸夫醫院擁有目前最先進的3D肛門直腸測壓
慢性便秘的治療
改變生活方式
調節飲食模式,增加膳食纖維和水的攝入,增加運動。
良好的排便習慣
建議晨起和餐後2小時内嘗試排便,排便時集中注意力。如排便困難,可以選擇以下排便姿勢:蹲位排便、前傾姿勢、排便腳凳。
藥物治療
常用的安全性藥物包括容積性瀉藥:聚卡波非鈣和麥麸;滲透性瀉劑:聚乙二醇和乳果糖;促動力藥:普盧卡必利;促分泌劑:利那洛肽、魯比前列酮等;益生菌等。藥物需遵醫囑使用。
生物回報
生物回報治療是功能性排便障礙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
對于嚴格内科治療無效的便秘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邵逸夫醫院難治性便秘聯合門診
邵逸夫醫院引進國外多學科綜合診治便秘的新觀念,特推出由消化内科、康複科、肛腸外科、精神衛生科、營養科和放射科等醫師共同參與的“難治性便秘聯合門診”,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綜合性治療方案,使患者擺脫痛苦、恢複正常排便。
時間
周一下午(下沙院區)
周三上午(慶春院區)
來源:邵逸夫醫院
作者:消化内科 黃智慧
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及出處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