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胎生育時間有講究,兩個孩子的年齡差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

做了三年的全職媽媽,如今寶寶入學了,重新回到了職場,在育兒、幼稚園、家庭、婚姻、情感等方面有了新的認識,依然是那個喜歡分享的媽媽,希望能夠分享更多能夠碰撞出火花的話題和帶娃幹貨……

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南京昨天新增确診為零,天氣好轉,小區裡活動的人增多了。

今天帶着寶寶到小區中心花園騎腳踏車的時候,遇到了不少和寶寶同齡的寶寶,家長們湊在一起熱情地聊起天來。

有一個叫晶晶的寶寶顯得格外不合群,帶她的是她的爸爸。

晶晶是個比較特殊的寶寶,現在已經滿3歲了,不喜歡分享,不能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即便是公共設施,她也拒絕分享。

她站在跑步機上玩耍,另外一個年齡相仿的小女孩跑過來也想要玩,結果晶晶就開始大哭起來。

一個媽媽溫柔地對晶晶說:“大家要排隊玩,不能讓你一個人玩,今年秋天就上學了,你這樣可是會沒有朋友的。”

晶晶哭得更傷心了,她一邊哭一邊對爸爸說:“她們批評我……”

那個媽媽趕緊說:“哎呀,沒有批評你,那你繼續玩吧……”

小丫頭還是哭,越哭越厲害,爸爸無奈,抱起來她。

一個媽媽問晶晶爸爸:“她喜歡她的妹妹嗎?”

晶晶爸爸歎口氣說:“不喜歡呗,她的玩具禁止她妹妹碰,性格好奇怪的……我們先回家了……”

他走後,媽媽們開始議論晶晶,孩子不是從一開始就如此,這兩年性格變化差距大,主要還是跟家長和家庭環境有關系。

寶寶沒人照顧,媽媽又懷上了二胎

晶晶一歲多的時候,性格表現是開朗的,很喜歡湊熱鬧,隻是現在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家的情況比較複雜,最開始是她奶奶帶她,因為奶奶和媽媽相處不愉快,媽媽無法接受奶奶帶娃的方式,無法接受自己家的小寶貝被奶奶帶成了土猴,奶奶自己也不願意繼續帶娃了,奶奶回村子裡,外婆過來繼續帶娃。

奶奶帶娃的時候,經常帶着晶晶在草叢裡玩,或者是帶她到外邊走,很少聚群。

外婆來了以後,有一段時間晶晶适應地很好,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但是外婆隻待了半年,因為還有孫子要帶,就回老家了,奶奶繼續過來帶娃。

奶奶依然喜歡背着寶寶溜邊走,見人就躲着,不喜歡湊群。

晶晶從那個時候開始,就逐漸不願意跟孩子們一起玩了。

晶晶不到2歲的時候,媽媽懷孕了,媽媽身體不太好,跟晶晶相處的時間就變少了,一直到去年年底,二胎女兒出生了,晶晶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奇怪,經常爆發式哭鬧,動不動就鬧情緒。

大家都不太了解,頭胎已經沒有人幫忙帶了,老人帶娃帶得不情不願的,為什麼還要生二胎呢?

2歲的孩子,正是對陪伴和愛要求比較高的時候,媽媽懷孕,生下二胎,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少了,孩子的性格肯定會受到影響。

當一個孩子表現奇怪的時候,我們不該去批評孩子,或者是直接給孩子貼标簽,應該理性分析原因,分析家庭環境帶給孩子的影響,然後從根源解決問題。

二胎生育的時間,對兩個孩子的性格都有影響

心理學上有個“出生順序效應”,這一理論已經存在有100多年,最早是由心理學先驅Alfred Adler提出來的,論述的内容是,一個家庭中,孩子的出生順序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

老大出生的時候,占據了全部的資源,後來弟弟妹妹相繼出生,對老大來說,經曆了巨大的心理變化,正是因為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老大的性格容易敏感,而老二出生以後因為獲得了較多的關注,容易缺乏同理心。

不過這個理論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

但是兩個孩子出生的順序不同,會對性格産生不同的影響,這是肯定的,隻是這種影響不能絕對化,跟家庭的大環境和父母的引導也有直接的關系。

另外,二胎生育的時間,對老大和兩個孩子之間的關系,都有不可逆的影響。

什麼時候生二胎,最有利于孩子的性格發展?

美國的心理學家指出:兩個孩子的年齡差直接影響兩個孩子的關系。

孩子之間的年齡差越小,越有利于兩個孩子保持親密度。

舉個例子,兩個孩子年齡相差七八歲,兩個孩子的童年基本沒有重合的時間段,兩個孩子也是各自長大,會顯得比較疏遠。

但是如果兩個孩子年齡差在3歲以内,就容易保持一個親密度,因為幾乎是在同一個時間段成長起來的。

其實兩個孩子相差1歲,最好相處,這個時候老大還不認識,不懂競争,老二剛剛出生,幾乎是同時長大的,但是生育間隔時間太短,對媽媽來說,壓力太大。

兩個孩子年齡相差2歲~3歲,是很容易相處的,但是前提是家裡有足夠的人手來照顧孩子,不影響媽媽對老大的愛的輸出。

開篇中提到的家庭,顯然不符合這種情況,當不符合這種情況的時候,老大2歲前後要二胎,顯然是不明智的。

兩個孩子相差4歲的時候,老大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理能力,還能在父母的引導下照顧弟弟妹妹,父母可以有足夠的精力來照顧幼兒,兩個孩子的年齡差也不算太大,是個不錯的時間點。

關鍵看父母的引導和教育以及家庭環境

其實這些都是客觀的,當父母能夠很好地處理子女之間的關系的時候,能夠給予子女充足的陪伴的時候,能夠理性對待不同的孩子的時候,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很多事實證明,老大的性格不一定敏感,還可能很負責任,老二的性格中不一定缺乏同理心,還很有可能具有較高的共情能力,而這一切都跟父母的引導和教育有直接的關系。

當我們看到一個問題寶寶的時候,或者是問題孩子的時候,真的不要急着去批評孩子,孩子很無奈啊,他不能選擇家庭和父母,在既定的環境和影響下,他隻能超前發育。

與其去做無用的抱怨和批評,對孩子造成了進一步的傷害,不如好好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态度和陪伴方法,盡量給孩子提供一個和諧溫暖、充滿愛的成長環境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