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廉價大衆”的危機:斯柯達在華銷量腰斬,品牌邊緣化

在疫情肆虐、晶片和零部件供應短缺的情況下,斯柯達2021财年逆勢增收。

3月22日,大衆汽車集團旗下斯柯達汽車公布2022年财報。資料顯示,2021财年斯柯達營業收入為177億歐元,同比增長3.9%;營業利潤為10.8億元,同比增長43.2%;銷售利潤率達6.1%,較2020年提升了1.7個百分點。

但在銷售端,斯柯達銷量接連下滑,尤其是中國市場,斯柯達2021年銷量腰斬,面臨品牌被邊緣化的危機。被稱為“廉價大衆”的斯柯達,為什麼不再受中國人青睐?

“廉價大衆”的危機:斯柯達在華銷量腰斬,品牌邊緣化

斯柯達汽車 圖據 IC photo

“廉價大衆”斯柯達

在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滑鐵盧

作為曾經的成本效益之王,斯柯達在中國汽車市場接連遭遇銷量滑鐵盧。

财報顯示,2021财年,斯柯達汽車累計銷量87.82萬輛,同比下降12.6%。銷量下降主要因中國市場,中國市場2021年僅銷售7.12萬輛,同比下滑58.8%。

2020财年,斯柯達全球汽車銷量100.48萬輛,同比下降19.1%。中國市場2020年銷售17.3萬輛,同比減少38.7%,是當年銷量下滑最嚴重的主要市場。

2021财年以前,中國曾是斯柯達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但如今斯柯達中國市場的銷量已低于德國。

了解大衆與斯柯達的人,可能都聽說過斯柯達“廉價大衆”的名聲。

1991年,斯柯達公司成為德國大衆集團公司的一個子公司,大衆集團購買了斯柯達公司70%的股份。2000年,大衆收購了其餘30%股份,斯柯達成為德國大衆旗下繼大衆、奧迪、西雅特後的第四大品牌。

2005年,上汽大衆與斯柯達簽約,上汽大衆正式開始生産斯柯達的車型。

公開資訊顯示,上汽斯柯達的很多車型是和上汽大衆在同一生産線上生産的。從車型平台到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三大件,斯柯達都和大衆車型保持高度一緻,甚至一些内飾闆和裝飾件上都是通用的。有業内人士表示,同一條生産線上下來的大衆和斯柯達,零部件通用化率超過50%。

采用大衆的技術和平台,價格卻相對親民。2016年-2018年,斯柯達連續三年在華銷量突破30萬台,2018年更是達到銷量頂峰34萬輛,同比增長4.9%。

轉折發生在2019年,一汽-大衆旗下子品牌捷達宣布獨立,成為了一汽-大衆的“平替”。“廉價大衆”這個标簽,不再是斯柯達的專屬。

2019年,斯柯達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28.2萬輛,同比下滑17.3%。

面對不斷加劇的市場競争,上汽斯柯達選擇降價。2020年4月,上汽斯柯達宣布旗下9大車系所有車型均進行指導價下調,最高降幅2.45萬元。官方的說法是,降價主要是抛棄“廉價大衆”的包袱,縮小指導價與市場終端價格的差距。

不過“以價換量”政策并沒有拯救斯柯達的銷量。繼2019年在華銷量下滑後,2020、2021年斯柯達在華銷量持續下滑。2021年,斯柯達品牌在華銷售的8款車型無一突破2萬輛,銷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柯米克GT(18885輛)、明銳(16756輛)、柯珞克(14287輛)。

連斯柯達2021财年的全球銷冠車型明銳,也未能在中國市場打開新局面。

2021财年,明銳傳遞量達17.2萬輛,這款在海外備受青睐的車型,在中國市場也曾被寄予厚望。2021年,明銳迎來換代,新車基于大衆 MQB-EVO 平台打造,外觀内飾均進行重新設計,軸距較海外版車型也有所增加,對标本田思域和豐田卡羅拉。但從實際銷量來看,明銳沒有起到帶動品牌增長的作用。

目前022款明銳已經上市,煥新後也沒有起色。紅星資本局略一搜尋,網上鋪天蓋地是折扣資訊,最大折扣達到8.2折。

今年1-2月,斯柯達在國内隻賣出了不到1萬輛。

知名度不足、定位不清晰

中國消費者買大衆不買斯柯達

有車主告訴紅星資本局,“大衆和斯柯達最明顯的差別,也是決定消費者如何選擇的差別大緻有三——品牌知名度、價格和内飾。”

由于基于同一個平台,斯柯達在技術、配置、動力、大體的車身與大衆都高度相似,隻在外觀和細節上有所差别。兩者甚至有不少相對應的車型,比如斯柯達明銳和大衆速騰,柯迪亞克和途觀L,速派和邁騰等。大衆和斯柯達的車型,甚至會出現同樣的故障問題。

“這樣做其實無可厚非。斯柯達本身的定位就是大衆的入門級乘用車品牌,雙方很多技術通用。子產品化生産趨勢下,背靠已經投入巨資高效研發出平台的大衆,斯柯達沒有獨立研發平台的必要。”有業内人士告訴紅星資本局,“斯柯達自身的研發投入大多僅展現在設計層面,其他都可以從大衆集團獲得。這樣不僅能最大程度的節省成本,在投産和生産周期上更加的靈活,還能盡可能覆寫更廣的市場。”

斯柯達在研發上較低的投入,帶來了較高的利潤率。2021年,大衆品牌的利潤率為3.3%,斯柯達品牌的利潤率為6.1%,幾乎是大衆品牌的兩倍。

也正因成本較低,斯柯達在價格方面具有優勢,對應的車型,斯柯達比大衆便宜2-3萬元,加上經銷商折扣,甚至能有4萬元。這對10-20萬元區間的車型來說,足以左右消費者。

但“廉價”是把雙刃劍,内飾材質的進階感是大衆的一大特征,而斯柯達則給人廉價感,又成了斯柯達的缺點之一。

知名度方面,大衆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品牌,斯柯達2005年才被引入中國,此時大衆已經在國内樹立起了高端印象,名聲響亮。很多人買大衆不買斯柯達,差别就在車标。有大衆車主坦言,“我也是有虛榮心的。開大衆所有人都對我豎大拇指,開斯柯達周圍的人都不認識”。

業内人士向紅星資本局指出,在中國,合資公司對大衆和斯柯達的資源傾斜差距明顯。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的大衆具有顯著的先發優勢,合資公司沒有足夠的動力宣傳推廣斯柯達品牌。

斯柯達本身也有不足,除了廉價大衆以外,沒有其他突出的賣點,定位不清晰。且旗下車型更新換代周期長,産品線單一,新車數量少。

“中國是競争最激烈的汽車市場,斯柯達所在的價格區間在中國市場處于白熱化。面對捷達、大衆和國産汽車的擠壓,斯柯達需要加速變革,盡快找準定位,否則在中國市場隻會越來越邊緣化。”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陶玥陽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