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毀掉一個孩子,常對他說這三個字就夠了

毀掉一個孩子,常對他說這三個字就夠了

人民醬說:

當父母不停地給孩子負面暗示,孩子心理上也就認可了父母的暗示,于是也就不斷地朝父母的暗示靠攏。

全文1878圖字丨閱讀共需2分鐘

編輯丨人民醬

作者丨悠悠

來源丨養育男孩(ID:breedboy)

01

昨天帶寶寶到遊樂場玩耍,突然旁邊一個2歲多的女孩從玩具木馬上摔了下來。女孩隻是象征性地小聲哭了幾下,并沒有大哭不止。

媽媽趕緊跑過去把她抱起,對她說:

“以後不要玩這個了,你看你不會!以後不能再玩這個了,你都摔到了。”

媽媽拉着女孩離開,女孩似乎有點不舍,邊走邊不停回頭看那個倒在地上的木馬。

如果僅僅因為從玩具上摔下來就要永遠躲開它,那豈不是會失去很多樂趣也失去了挑戰自己的勇氣以及探索的精神嗎?

而失去的這些也會讓她的人生黯然失色。

毀掉一個孩子,常對他說這三個字就夠了

02

毀掉一個孩子,經常跟他說這三個字就夠了——“你不會”!

孩子在每一次玩耍中都是在發展、成長,在玩耍過程中體驗樂趣,體會自我。

當遇到挫折,哪怕僅僅一次摔倒也是得到鍛煉的機會。

很可惜的是,父母往往會帶孩子離開讓他産生任何挫折的地方,而沒有教會孩子如何面對和解決問題。

當他漸漸長大,遇到困難時自然就會選擇逃避,失去了面對挑戰的勇氣,在學習上遇到難題就放棄,沒有探索的精神。

昨天我講課時,有位媽媽說,她家孩子6歲了,讓他做點什麼,都直接說不會,不做。

經過仔細詢問後,才知道,孩子以前要幫忙做事時,媽媽都拒絕了,還說他:你又不會!

搶着洗碗時,你不會洗啊;

努力倒水時,你不會倒;

自己試着拆裝玩具時,你又不會!

一次次的“你不會”,就真得讓孩子什麼都不會了,讓他們漸漸地失去了探索的興趣。遇到一點困難時就沒有了信心,果斷放棄,反正自己不會。

“你不會”是一種負面暗示,這種暗示的力量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父母常怪孩子不愛學習,不愛動腦筋,常聽到的話是:這麼簡單的題你都不會,這麼笨!

孩子内心真得就接受了這種思想,我很笨,不可能會做的,不可能考好。于是也就越來越不喜歡學習,成為一個差生。

心理研究發現,影響孩子性格最深的人是父母。

“好的父母嘴上都有一條拉鍊,從不随心所欲地對孩子說話。”

既然不能随心所欲,那就先從拒絕說“我不會”開始。

毀掉一個孩子,常對他說這三個字就夠了

03

曾經,我也跟兒子說過“你不會”,後來讓我懊惱不已。

拿到快遞,他要幫我拆,我直接甩一句:你不會啊,媽媽來吧。

他要踩在凳子上幫我盛飯,我怕他燙着,跟他說:哎呀,你不會。

……

于是他也學會了說“不會”。

當他玩比較熟悉的拼圖時,稍有不順,就直接丢下,說:“我不會呀。”

讓他自己穿鞋時,他也回一句:“我不會。”

本來會做的事情也不願做了,本來付出點努力就能完成的事情更不願做了。

我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竟讓他害怕犯錯,害怕失敗。

于是我決定盡快彌補。

在想說“你不會”時,先停頓一下,靜靜地等待他努力甚至很費勁地把手裡的活做完。

在他說“我不會”時,我鼓勵他“你可以試試,再試一下”。

于是他開始嘗試,漸漸地将心舒展開,勇于說出并去嘗試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

“試一試”遠比“你不會”動聽得多,“你不會”會毀掉一個孩子,而“試一試”卻可以成就一個孩子。

毀掉一個孩子,常對他說這三個字就夠了

04

有一個泰國短片《豆芽》,片中小女孩看到市場上賣豆芽的生意很好,就問媽媽:“我們可以種來賣嗎?”

媽媽回答:“嗯,我們試試。”

開始的實驗并不成功,母女倆找來書進行學習,改進方法。當女孩懷疑自己時,媽媽總會笑着說:“我們試試”。

經過多次試驗後,真的奇迹般地種出了豆芽!

短片是由真實故事改編,實際生活中的那個女孩,一步一個腳印前行,在瑞典攻讀了博士學位,獲得sarnrak項目獎學金,真正實作了命運的逆襲。

這個女孩回憶說:“媽媽說的我們試試,就像一劑神奇的養料,滋養着我的好奇之心,讓我的知識之樹成長得無限繁茂。”

一句簡單的“我們試試”,像一股強大的力量支撐着她,不斷探索,才取得了今天的卓越成績。

假如媽媽不耐煩地說女兒:“想什麼呢,你又不會!”

那麼女孩也将會成為再普通不過的一粒沙子,永遠被人踩在腳下。

我們都盼着孩子成績優秀,将來能取得成就。

可是想出人頭地絕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他必須有着強烈的求知欲望,不懈的探索精神以及持之以恒的行動力,這一切都會受到幼年時期所接受教育的影響,尤其是父母的影響。

父母不否定孩子,孩子就不會退縮,父母不打擊孩子,孩子就不會放棄。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父母也會出錯,言行舉止也會出現偏差。但是我們要敢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更重要的是敢于去改正。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好的媽媽是那種随時都願意承認我的教育有問題,承認我曾經對孩子做錯了一些事情,我願意承認我的錯誤,我還願意改善。”

成就孩子,從改變自己開始。

把平時常說的“你不會”去掉,換成“試一試”、“相信你”等這種積極鼓勵的話。

孩子就會像一顆種子,在肥沃的土壤裡,得到陽光和雨露,茁壯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