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季給孩子捂什麼?做到了“三暖一涼”,才能讓孩子更健康

“暖春”已經悄然來臨,沒有必要讓孩子們待在家中,出去透透氣,曬曬太陽,既能放松心情,又能提高免疫力。這個時候,要怎麼給孩子穿衣,才能讓孩子們出去玩耍,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說來也奇怪,“春捂秋凍”這四個字,似乎很多母親都記得清清楚楚。而中醫的“欲使小兒安樂,常有三分饑寒交迫”,卻常常被母親忽略。我能了解母親對自己的孩子的疼愛,但你有沒有想過,春天的時候,孩子們會像個皮球一樣到處亂跑,很容易出汗,一陣風吹來,很容易感冒。

春季給孩子捂什麼?做到了“三暖一涼”,才能讓孩子更健康

是以,春季給孩子捂什麼?這其中,也是有技巧的!

做到了“三暖二涼”

一是背暖:保持後背溫度适中,有利于寶寶體内的陽氣滋長,可以防止生病,降低孩子着涼的幾率。

二是肚暖:寶寶的肚皮要保暖,平時要給寶寶穿一件棉質的肚兜,這樣可以保持寶寶的腸胃的功能,有利于寶寶的消化和吸收,還可以避免因為感冒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三是腳暖:足底的脂肪層很薄,隔熱效果不好,而且距離心髒很遠,血流不暢。足底的神經末梢是最多的,也是最容易受到寒冷影響的。當腳部受到寒冷時,會産生神經反射,導緻上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縮,導緻血液循環降低,進而導緻抵抗力降低,進而導緻感染。是以,要注重足部的保暖,讓寶寶的小腳暖和起來,才能確定全身暖和,抵禦嚴寒,防病保身體。

春季給孩子捂什麼?做到了“三暖一涼”,才能讓孩子更健康

二涼:意思就是腦袋和心髒要涼。寶寶身體表面散發出的熱量有三分之一來自于頭部,如果頭部捂得太熱,會導緻頭暈、頭昏、煩躁。是以,在室内、晴朗的日子裡,一定要讓頭部保持涼爽,這樣可以讓寶寶精神振奮。所謂心寒,就是給寶寶穿的衣服,不能太過臃腫,否則會對胸部造成壓力,會影響到呼吸和心跳。

“815”方針

春季的氣溫忽高忽低,忽冷忽熱,讓人難以控制。在這個時候,母親應該對“815原則”有所了解。通常情況下,15攝氏度是一個關鍵的溫度。如果溫度超過15攝氏度,就要把棉衣脫掉,不然孩子就會“捂”得感冒,也就是說,這已經超出了他的極限。而且,晝夜溫差超過8℃,就是要遮陽,也就是晝夜溫差超過8度的時候,必須要捂着。面對有時是春暖花開,有時是寒風驟雨,母親應該适時地給寶寶加減衣物。

春季給孩子捂什麼?做到了“三暖一涼”,才能讓孩子更健康

“春捂”的妙用

除了815定律,嬰兒的着裝也可以遵循以下公式:厚的羽絨服是9度,薄的羽絨服是6度,彈性棉襖是5度,厚棉襖是4度,棉襖是4度,薄大衣是3度,厚棉襖是2度,薄棉衫是1度。

氣溫最好是26℃,比如春季到室外的氣溫是22度,一件薄棉毛衣配一件薄大衣就可以了:22+1+3。

另外,“春捂”也要根據不同的兒童進行特别的治療。會走路、會跑的小孩,不僅要穿得少,還要穿得容易,不影響到孩子的運動,因為孩子的運動量很大,活動後出汗也多,比如套頭衫、毛衣等。背心很友善,很容易被人發現,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8個月以内的寶寶,因為經常躺在嬰兒車上,要注意保暖,可以多蓋一些薄薄的被子,如果溫度上升,可以脫下一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