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好好說話

鄰居小兩口又吵架了,我一點也不意外。

自打他們搬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都快形成規律了。

而城中村的房子隔音很差,稍微大點聲說話,隔壁屋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是以幾乎每一天,我都能聽到類似這樣的一些話:

“你就不能順手把垃圾扔了嗎?”

“你幹嘛又買這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啊!”

“你這鞋子就不能放好嗎?”

“你東西用完怎麼又亂放啊!”

……

聽起來都是一些瑣碎的日常,可這兩人,總是像吃了火藥一般,句句飽含怨氣。

像這種反問,本身就帶有一種指責的意味,很容易讓人心生反感。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一種完全無效,且負面的溝通。

美國著名教育家史蒂芬·柯維教授,曾在《高效能家庭的七個習慣》裡寫道:

“我們習慣于對家人大喊大叫,指責而不去了解,指令而不去溝通,學不會道謝,也不懂得道歉,我們都覺得自己已經為家庭生活付出了太多,卻忽視了最關鍵的一點:有效溝通。”

什麼叫有效溝通?

它不是說服,更不是控制,而是讓雙方達成共識。

而這個前提,就是“好好說話”。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好好說話

01

好的婚姻,從不做彼此的“差評師”開始

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節目上,主持人寇乃馨曾講述過自己的一段經曆。

她的丈夫是著名音樂制作人黃國倫,夫妻倆都十分要強,遇到問題時常針鋒相對。

有一次,她氣急敗壞之下,居然脫口而出:“黃國倫,你憑哪一點配得上我寇乃馨啊,你知不知道你離過婚,你是二手貨,你配不上我!”

當時黃國倫沒有回嘴,轉身收拾行李,拉着行李箱走到家門口,回過頭對她說了一句:“乃馨,有些話是不能出口的你知道嗎?”然後就走了。

節目上,她說:“有時候,越會說話的人,越容易用你的言語去傷人。越會說話的人,越會用你的話語形成一種暴力。我第一次發現,我自己有可能是一個家暴者。”

有些話,從親密的人嘴裡說出來,就像米飯裡吃到咯牙的沙礫,傷害來了,防不勝防。

一時的口無遮攔固然解氣,卻也會像釘子一樣,紮到夫妻心裡,成為我們内心最深的傷口。

槍響之後沒有赢家,婚姻中亦是如此,無論吵赢的是哪一方,結局都隻會是兩敗俱傷。

我相信每段婚姻最初,都是因為愛,那又何必讓彼此成為對方的“差評師”呢?

要知道,婚姻裡最忌諱的,就是一味地指責與埋怨。

那些真正走得長遠而幸福的婚姻,都懂得互相尊重、鼓勵和體諒。

如錢鐘書與楊绛。

錢鐘書是個大才子,但生活技能可謂一竅不通,甚至時常弄壞家裡的東西,每次都是楊绛來收拾殘局:台燈壞了,修;墨水染了桌布,洗。

錢鐘書每次都會像犯了錯的孩子一樣惴惴不安,而楊绛則總是回答:“ 不要緊。”

她知道,事情既然都已經發生了,生氣也無濟于事,還不如好好說話讓他安心。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好好說話

錢鐘書也從不吝于稱贊,他稱楊绛為“最才的女,最賢的妻”。

還在《圍城》的序言中寫道:“這本書整整寫了兩年。由于楊绛女士不斷地督促,替我擋了許多事,省出時間來,得以锱铢積累地寫完。照例這本書該獻給她。”

哪怕到了生命的最後關頭,他心裡最念叨的,也是楊绛——1998年12月19日,因病重早已骨瘦如柴的錢鐘書,用盡全身力氣道出了一句:“绛,好好裡(好生過)”,便永遠閉上了眼睛。

錢鐘書與楊绛,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才是婚姻最好的模樣。

婚姻,本質上就是一種動态的社交,會随着彼此間的交流而變化。

好言好語,婚姻也便往好的方向發展;惡言惡語,便隻會讓婚姻日漸崩壞。

好的婚姻,需要你好好說話。

02

好的教育,從拒絕“打擊”開始

說完夫妻之間的問題,我們再把視線轉到孩子身上。

大部分中國家庭裡,都缺少表達情感和需求的習慣,尤其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時常會陷入“我養你我說了算”的邏輯之中,缺少積極的傾聽與溝通。

在這種環境之下,父母很容易将自己的壓力與煩惱,轉化為對孩子的諷刺與羞辱。

知乎上一位網友的話,很讓人動容:

我知道我的自卑和怯懦,想改變卻無能為力, 因為我父母從小的那一句句“沒出息”“丢臉”已經在我的人生烙下印記了……

我本來可以不是這樣的,隻要他們說一句:“你很棒。”

肉體的傷痕是看得見的,而語言打擊所帶來的傷口,則無迹可尋,且難以治愈。

而那些把打擊當作教育的父母,往往不會明白:語言暴力,是比身體暴力更長久的傷害,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自尊和人格的養成。

也許有些父母們會認為,孩子多受幾次打擊,才能學會抗壓、才禁得起挫折和考驗。

但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父母經常性的打擊,隻會讓孩子變得自卑,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之中,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緻許多極端行為。

沈陽市心理研究所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很多青少年犯罪者,都曾在童年時經常遭遇父母的語言打擊。

“豬腦子”“廢物”“就知道吃”“丢人”“是人都比你強”……

也許父母隻是随口說出的一句話,一個評價,對于孩子來說就是緊緊貼在身上的标簽,即使你忘了,孩子也會記得清清楚楚。

就像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裡寫道:“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于自己的話,并将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是以,别再把打擊當教育,你的孩子,遠比你想象的更在乎你。

曾經有一個身材矮小的女孩,喜歡上了乒乓球,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她沒有天賦,嘲笑她,讓她放棄。

但是她的父親堅持對她說:“你很優秀,真的。”

這個女孩就是鄧亞萍。

還有一個女青年,考了兩次研究所學生都落榜了,而當時她已經28歲。

當她正掙紮于要不要放棄時,她的媽媽告訴她:“改變自己,什麼時候都不晚。”下一年,她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的研究所學生。

這個女青年就是著名央視主持人敬一丹。

你看,鼓勵才是孩子前行的階梯。

父母,也應當是孩子的後盾與支援,而非恐懼的來源。

好的言語,就是父母給孩子打開的一扇窗,讓他看到外面廣闊的天地;而壞的言語,就是一把刀,隻會在孩子心中留下深淺不一的傷口。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好好說話。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好好說話

03

真正的孝順,從原諒父母的“愚昧”開始

接下來,咱們再來談談“老大難”的父母問題。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已深有體會:“色難。”

意思是,在孝敬父母這件事上,最難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

曾經有個新聞,杭州一65歲大媽,在家中貼滿和女兒的聊天記錄,稱:那些“新奇玩意兒”的用法老記不住,問多了又“怕子女煩”。

看看這幾張圖: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好好說話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好好說話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好好說話

“這都不會嗎”“給你說了800遍了,這是801遍”“别發語音!”……

這一字一句,顯然缺了點耐心,但女兒也确确實實地幫父母解決了所有問題。

也許,正如網友所說:總想耐心一點,卻總忍不住對父母發火,這是年輕人的“通病”。

不能與父母好好說話,簡直是中國家庭的常态,有的人甚至跟父母無話可談。

但是,這絕對不代表不愛。

隻不過,當你沿着時代的潮流大步向前時,父母卻已跟不上你的腳步。

無論行為能力還是思想觀念,你們之間的差異,正在被不斷擴大。

這才是問題的緣由。

舉個例子,這兩年我身邊很多人都開始被父母催婚,有的還是以和父母鬧得很不愉快。

朋友小楊曾吐槽:

“我跟我媽說過多少次了,我特希望她能夠了解我們這代人,我們這代跟他們那代不一樣了。

至少我是這樣,我不想随随便便找個人就嫁了,也不想這麼早就結婚,我還想好好拼一下事業呢。

可無論我怎麼擺事實、講道理,她就是聽不進去啊!”

你看,這就是兩個時代的觀念沖突,難以調和。

而很多年輕人,在面臨這樣的問題時,往往會犯一個錯誤:企圖改造自己的父母。

父母好幾十年的人生經曆,所沉澱下來的觀念和思想,哪是你能輕易改變的?

也許有時你會覺得父母太“落後”、太“愚昧”,但要知道,你今日的“智慧”,都是父母在過去的時光裡,為你付出的心血。

你已長大成人,你開始追逐理想與自由,而父母卻還是舊時光裡,那個有點固執、有點笨拙,甚至有點膚淺的父母。

想想自己二十年前有多“無知”,也許你就能了解,父母二十年後有多“愚昧”。

是以啊,不要試圖和父母硬碰硬。

那不是兩個人的差異,而是兩個時代的對抗。

很喜歡網上的一句話:成年人對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陽奉陰違"。

簡單來說就是,口頭上無條件服軟,行動上堅持自我。

既避免了與父母硬剛,又可以堅持自己的主張,何樂而不為?

當然,前提是你要能證明“自己可以過得好”。

如作家晚晴所說:“父母通常都不會幹涉那些強大的孩子,不僅不會幹涉,他們還會反過來聽孩子的意見。”

隻有你過得足夠好,父母才有理由相信你的主張與理念。

而在那之前,請給彼此,多一些耐心和空間。

畢竟孝順父母的前提,就是你要好好說話。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好好說話

網上有句話說,我們常常把最好的樣子給了外人,卻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最親近的人。

比如當你在公車上遇到陌生的老人,會主動站起來讓座;路過乞讨者,會施以援手;越是遇到不熟的人,就越是克制有禮。

但對自己的親人,卻好像習慣了,對他們漠不關心,甚至貶低、冷戰,明明朝夕相處,卻又彼此傷害。

這,絕對不對。

人這輩子,最怕什麼?

大概就是越過山丘,卻發現無人等候。

就像你買得起充電5分鐘的手機,但買不到和你通話2分鐘的人;買得起昂貴的藥物,卻買不到陪你去看病的人。

身邊的人來來去去,隻有家人始終相伴左右。

家人,才是我們這一生,最珍貴的寶物。

既然有愛,就請好好說。

■ END ■

部分内容配圖 / 源于網絡 侵删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好好說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