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弟妹給女兒1000元壓歲錢,老公給她倆孩子一人500,結果得罪全家

春節是小孩子們最希望過的節日,因為不僅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還能得到壓歲錢。

而身為父母來講,會覺得春節對自己來說是一種負擔,雖然是全家人團聚的日子,但是難免在經濟上有一定的支出,尤其是普通家庭來說,年貨以及給父母、孩子的壓歲錢也不在少數。

弟妹給女兒1000元壓歲錢,老公給她倆孩子一人500,結果得罪全家

弟妹給女兒1000元壓歲錢,老公給她倆孩子一人500,結果得罪全家人

這次春節回家,明明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卻沒想到因為壓歲錢鬧得全家人不開心,弟妹在初二的時候給女兒1000元紅包,但是因為弟妹家是兩個孩子,是以為了均勻一些,老公就每個人給了500元的壓歲錢,最終的總額是一樣的。

本以為這樣是最好的處理方式,但是卻沒想到弟妹的态度瞬間轉變,起初老公并沒有察覺到什麼,直到媽媽把老公拽到屋裡,質問道:“你弟妹給你家孩子1000元,你就給人家孩子一人500?”

弟妹給女兒1000元壓歲錢,老公給她倆孩子一人500,結果得罪全家

這句話瞬間就把老公弄到尴尬,本身過年的壓歲錢就是兩個家庭之間的互相交換,現在卻成為了一種負擔,媽媽的意思是,弟妹既然已經給了女兒1000元,那麼老公就應該給他們家孩子一人1000元,加一起2000。

是以這也引起了老公的不滿,并且直言道:那要是她給我女兒10000,我是不是就得還回去20000?聽到這樣的話,媽媽也不再作聲。

弟妹給女兒1000元壓歲錢,老公給她倆孩子一人500,結果得罪全家

但是在接下來的相處中,總是覺得家庭氛圍有些怪異,并且全家人都不是特别願意和老公說話,最終無奈之下,隻能飯都不吃就離開了。

壓歲錢的存在,本就是一種祝福和期許

壓歲錢并不在意多少,而這也隻是大人對孩子的一種祝福和期許,隻不過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不希望給其他人帶來經濟上的負擔,同時也不會選擇去占别人家的便宜,是以才會出現雙方同等金額的壓歲錢。

弟妹給女兒1000元壓歲錢,老公給她倆孩子一人500,結果得罪全家

給多少壓歲錢是個人的心意,而并不是道德綁架的籌碼,這也和自身的經濟狀況有直接的關系,隻不過有些父母并沒有意識到壓歲錢的意義,而将其作為緩解自己經濟壓力的重要手段。

其實各家當中每年都會出現這樣的争議,主要還是因為父母之間的思想觀念有些不同,因為孩子的壓歲錢和家人鬧掰,其實是最不值得的事情。

弟妹給女兒1000元壓歲錢,老公給她倆孩子一人500,結果得罪全家

家長在給壓歲錢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當着家屬的面給

主要還是考慮到孩子的年紀,在給孩子壓歲錢的時候,一定要當着家屬的面給,最好是父母,一方面是讓他們知道自己已經盡到了一份心意,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孩子因為年齡的關系,把壓歲錢弄丢,最後就說不清了。

弟妹給女兒1000元壓歲錢,老公給她倆孩子一人500,結果得罪全家

注意壓歲錢的金額

這裡的金額并不是說指的多少,而是盡量去避免一些不吉利的數字,像“4”,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給300有點少,但是給500還有點多,是以就會取一個中間數。

但是在春節這個時期,如果孩子收到400元的壓歲錢,可能父母是比較介意的,而一些讨喜并且吉利的數字,就是“2”、“6”、“8”等,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進行選擇。

弟妹給女兒1000元壓歲錢,老公給她倆孩子一人500,結果得罪全家

同學們收到壓歲錢應該如何合理配置設定?

交給父母保管

壓歲錢交給父母是大多數同學的選擇,而這個時候就要看父母的信譽度,因為有些壓歲錢攢着攢着就成了父母的錢。

可以和父母提前商量好,如果自己的支出在合理範圍内,就可以和父母提前預支一小部分,但是要和父母進行商議。

弟妹給女兒1000元壓歲錢,老公給她倆孩子一人500,結果得罪全家

留給自己一小部分進行日常開銷

同學們可以留出一小部分,作為自己的日常開銷,像平時和同學一起出去玩,一起出去吃飯,或者是自己想要買一本書籍等等,都可以自己支配。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有自己的開銷計劃,而不是任由自己肆意支配,需要有一個合理的消費觀念。

弟妹給女兒1000元壓歲錢,老公給她倆孩子一人500,結果得罪全家

也可以自己儲存

其實同學們收到壓歲錢之後,也可以進行自己保管,這主要還是看同學們的自控能力,畢竟壓歲錢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同學們控制不住自己,可能就會存在一定的損失。

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同學都無法控制,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進行選擇,也可以從小培養掌管金錢的能力。

弟妹給女兒1000元壓歲錢,老公給她倆孩子一人500,結果得罪全家

最後想說:

其實個人認為老公的做法是正确的,隻不過不太了解弟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壓歲錢本身就是一種祝福,而不是發家緻富的重要手段,給多少是人家的心意,也和家庭經濟狀況有直接的關系,需要換位思考。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别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實體學家楊振甯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遊戲。

弟妹給女兒1000元壓歲錢,老公給她倆孩子一人500,結果得罪全家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實體學家楊振甯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甯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實體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國小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弟妹給女兒1000元壓歲錢,老公給她倆孩子一人500,結果得罪全家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裡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弟妹給女兒1000元壓歲錢,老公給她倆孩子一人500,結果得罪全家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别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國小和國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