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小孩子们最希望过的节日,因为不仅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还能得到压岁钱。
而身为父母来讲,会觉得春节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负担,虽然是全家人团聚的日子,但是难免在经济上有一定的支出,尤其是普通家庭来说,年货以及给父母、孩子的压岁钱也不在少数。

弟妹给女儿1000元压岁钱,老公给她俩孩子一人500,结果得罪全家人
这次春节回家,明明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却没想到因为压岁钱闹得全家人不开心,弟妹在初二的时候给女儿1000元红包,但是因为弟妹家是两个孩子,所以为了均匀一些,老公就每个人给了500元的压岁钱,最终的总额是一样的。
本以为这样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但是却没想到弟妹的态度瞬间转变,起初老公并没有察觉到什么,直到妈妈把老公拽到屋里,质问道:“你弟妹给你家孩子1000元,你就给人家孩子一人500?”
这句话瞬间就把老公弄到尴尬,本身过年的压岁钱就是两个家庭之间的相互交换,现在却成为了一种负担,妈妈的意思是,弟妹既然已经给了女儿1000元,那么老公就应该给他们家孩子一人1000元,加一起2000。
所以这也引起了老公的不满,并且直言道:那要是她给我女儿10000,我是不是就得还回去20000?听到这样的话,妈妈也不再作声。
但是在接下来的相处中,总是觉得家庭氛围有些怪异,并且全家人都不是特别愿意和老公说话,最终无奈之下,只能饭都不吃就离开了。
压岁钱的存在,本就是一种祝福和期许
压岁钱并不在意多少,而这也只是大人对孩子的一种祝福和期许,只不过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不希望给其他人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同时也不会选择去占别人家的便宜,所以才会出现双方同等金额的压岁钱。
给多少压岁钱是个人的心意,而并不是道德绑架的筹码,这也和自身的经济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只不过有些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压岁钱的意义,而将其作为缓解自己经济压力的重要手段。
其实各家当中每年都会出现这样的争议,主要还是因为父母之间的思想观念有些不同,因为孩子的压岁钱和家人闹掰,其实是最不值得的事情。
家长在给压岁钱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当着家属的面给
主要还是考虑到孩子的年纪,在给孩子压岁钱的时候,一定要当着家属的面给,最好是父母,一方面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尽到了一份心意,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孩子因为年龄的关系,把压岁钱弄丢,最后就说不清了。
注意压岁钱的金额
这里的金额并不是说指的多少,而是尽量去避免一些不吉利的数字,像“4”,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给300有点少,但是给500还有点多,所以就会取一个中间数。
但是在春节这个时期,如果孩子收到400元的压岁钱,可能父母是比较介意的,而一些讨喜并且吉利的数字,就是“2”、“6”、“8”等,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选择。
同学们收到压岁钱应该如何合理分配?
交给父母保管
压岁钱交给父母是大多数同学的选择,而这个时候就要看父母的信誉度,因为有些压岁钱攒着攒着就成了父母的钱。
可以和父母提前商量好,如果自己的支出在合理范围内,就可以和父母提前预支一小部分,但是要和父母进行商议。
留给自己一小部分进行日常开销
同学们可以留出一小部分,作为自己的日常开销,像平时和同学一起出去玩,一起出去吃饭,或者是自己想要买一本书籍等等,都可以自己支配。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有自己的开销计划,而不是任由自己肆意支配,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消费观念。
也可以自己保存
其实同学们收到压岁钱之后,也可以进行自己保管,这主要还是看同学们的自控能力,毕竟压岁钱不是一笔小数目,如果同学们控制不住自己,可能就会存在一定的损失。
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同学都无法控制,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进行选择,也可以从小培养掌管金钱的能力。
最后想说:
其实个人认为老公的做法是正确的,只不过不太理解弟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压岁钱本身就是一种祝福,而不是发家致富的重要手段,给多少是人家的心意,也和家庭经济状况有直接的关系,需要换位思考。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