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職7年獨自帶娃的艱苦和心酸!一位寶藏二寶媽的真實故事!

文:愛學習的全職二寶媽:楊鳳

01

全職媽媽的痛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楊鳳。一位兩個孩子的媽媽,今年全職在家第7年。大寶女孩6歲,小寶男孩2歲,現定居江蘇鎮江。

接受白老師的邀請,今天很榮幸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

一、全職媽媽的痛

通過學習,現在回想,我這個全職媽媽很失職,在大寶的前3年,僅僅是時間上的全職,沒有做到身心的全職;

全職寶媽真真的不好當,太難了,從以下三方面來講我的感受。

第一是内心的掙紮:

我做全職一開始并不是心甘情願的選擇,很大部分是被動的,是以常常心有不甘。

畢竟自己也會經常想起,自己大學畢業後在新加坡工作了4年。之後回北京從事國際貿易工作也算是不錯的;

有了孩子後,沒人幫忙帶孩子,隻能選擇自己帶孩子。

想去工作,又放不下孩子;

做全職,又覺得孩子拖累了我;

跟不上未來的世界發展,會與社會脫節,這引起了我深深的焦慮和擔憂。

全職7年獨自帶娃的艱苦和心酸!一位寶藏二寶媽的真實故事!

第二是過程的遺憾:

在帶孩子的時間裡,我曾用手機在做社交電商平台;

孩子很小的時候,常常是左手孩子,右手手機。

而且做的特别投入,有時還覺得是因為要帶孩子,不然自己的業績會更好,内心覺得是孩子影響了我,心思沒有完全用在孩子身上;

這種身心分離的狀态後來發現真的沒有給到孩子真正的安全感和真正的陪伴。

後來通過各種學習後才知道:3歲以内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需要照顧者身心合一的陪伴才行。

尤其是媽媽的心态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建構和情感形成。

第三是結果的無奈:

随着孩子慢慢長大,過去的不用心在孩子身上慢慢的顯露出來,這時我發現我自己帶的孩子并沒有比其他奶奶、外婆帶的孩子優秀;

于是,因為付出感,又更加責備于孩子:“我每天所有的時間都陪你了,對你也夠好了,為什麼你還這麼不長進和聽話呢?”

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問題,我的無力感,也常常讓我會崩潰。

02

老大“試驗品”, 老二“親生的”

如果說教育孩子有了些許經驗,那也是前幾年拿大寶來練的手,想到這真是委屈大寶太多了;

如今大寶又給小寶當陪練,真心感覺大寶就是天使,感謝大寶的陪伴與付出。

其實二寶的到來,讓我很驚喜但也很擔憂。

喜的是,大寶上了幼稚園,我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擔憂的是,二寶的降臨我又得重新再來最少3年的全職生活;

說白了,我得接受我的青春全耗費在家帶孩子身上了的現實。

但總體而言,二寶的到來,我是歡迎和接納的。

歡迎和接納其實是來自于我對育兒的學習讓我有了掌控感;

大寶在2歲多時,我有帶她跟着平台讀國學經典,後面沒有堅持讀,但是平台的早教課我一直有在聽。

慢慢了解到孩子胎早教的重要性,對于大寶教育的總結和檢討,我想要給二寶更好的教育。

于是從二寶懷孕後,就不停的尋找令我滿意的教育方式。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我從一個大學教授的朋友圈裡發現了她分享的胎早教平台,我如獲至寶。

要知道的是,帶大寶那會,我連早教都不知道,更别說胎教了。

而且那時的我很少看各種育兒書,孩子的各個敏感期也無從知曉。大寶3歲前的教育,算是被我白白浪費了…

有了對大寶教育的虧欠,對二寶的早教就更加用心了。

每天聽課學習和實踐,二寶出月子後就開始系統的早教,每天堅持給孩子讀大字書、賞畫、閃卡、閃卦、聽國學經典、聽中西方音樂。

努力換回了令人欣喜的回報。

二寶在4個月大時,已能正确辨認4886張字源卡,在1歲時成功輸出原點卡,令我欣喜不已。

通過給孩子胎早教,孩子也具備了美善的性情和聰慧的大腦;

孩子的各方面優異表現,也讓我持續在家早教堅持到1歲半。

現在每天陪他讀故事和讀繪本,他也已養成看書習慣。

再反觀大寶4歲了,學習能力不強,學習吸收稍慢。很多事特别的依賴和粘媽媽,膽子小、内向、腼腆還特别敏感。

生活中,我對大寶更多的是無奈,不能說她一句不好的話,時刻提防她的承受力。

那會兒我都覺得帶她特别的心累。我不知道說錯哪句話,就會惹她不高興,然後,我也會有負面情緒,又影響到她了。

但那時的現狀還沒有到完全讓我去改變的地步,其實這也是不到萬不得已不重視,但是最後真的會後悔。

直到5歲時開始帶她每日識字和閱讀,問題點一一暴露出來。

03

孩子現在出現的一些問題,要追溯到6歲前

孩子剛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後期出現各種問題和家長的養育有很大關系。

先說我家大寶5歲前的狀況:

2歲半前,媽媽的身心分離,沒有完全的用心陪伴,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再加上基本上是放養型的,沒有教育意識。

3-4歲期間教育也有一些偏差,對她的事包辦過多,導緻孩子缺乏主見,依賴性強。

4-5歲期間,二寶出生後,對大寶的關注就少了很多,并且對她的要求還更多了,批評和指責也多了。

大寶3歲時,我開始學習家庭教育,意識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大寶早期教育的缺失,以及沒有真正用心陪伴她,一直讓我覺得有愧于她。

二寶的出生,後期沒有人搭把手,就更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照大寶,她的内心也更加敏感了。

每日陪大寶讀書時,我發現了很多問題讓我比較痛苦。

孩子是不能說、不能罵、更不能打,讀書的事必須順着她,聽她的,才能比較好的進行。

但哪怕我事事順着她,依着她,依然解決不了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04

我為什麼要學習家庭教育

說到前期讓我持續去學習的動機,還是來自于我婆婆,感謝婆婆給我的機會。

在婆婆過來幫忙我帶二寶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不合,我對此有很多抱怨。

沒多久後婆婆走了,我必須自己帶兩孩子,辛苦和疲憊更加讓我對婆婆有了抱怨心。

這種負能量的情緒,無形之中強加于孩子身上了,大寶是感受最明顯的。

尤其是孩子不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時,或者是和二寶有争執時,或者是在陪讀過程中,我的焦慮、緊張不安和對孩子的表現不接納時全部投射在孩子身上。

後來學習到一句話,媽媽與婆婆的相處模式會傳承給女兒的!聽到這句話時,我特别的震驚和擔憂。

我不希望因為我,讓大寶以後的婆媳關系會受影響。我希望給女兒傳承的是非常融洽的婆媳相處模式。

再有就是擔心孩子以後上學課業壓力大,很多孩子在國小階段就已經不喜歡學習了,甚至是讨厭學習,和父母對着幹。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是這樣的,這也督促我去學習各種家庭教育課裡學習。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深知帶孩子是一件勞累并且充滿挑戰的工作。不學習真的應付不了孩子慢慢長大所呈現的問題。

05

為什麼學了那麼多家庭教育課,依然教育不好孩子?

這幾年我也浸泡在各大教育平台學習,發現幾乎都是指出了:家長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孩子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面對這個課題時,我不得不承認是我的錯。

如果孩子沒教育好,那我不就成了罪人,這種負罪感,讓我内心壓力倍增。

曾經一段時間,我絲毫沒有想過要去賺錢的念頭,也不想去外面打拼了。就想着我自己好好學習,把孩子教育好。

可是,當我把所有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時,我的焦慮、我的不安、我的所有情緒壓力也都投射在孩子身上。

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庸品,孩子不能成為我們控制的對象,她有自己的人生。

我學過的很多家庭教育課,也基本上是站在家長的對立面,指出家長的問題,讓家長自省和改正 。

聽了很多課,也懂了很多道理,但日常生活中,真正用起來的還是很少。面對孩子出現問題的那一刻,情緒失控是經常性的。

讓家長有情緒時,當下按照老師教的,或者書本上說的來做,可是“臣妾真的做不到哇!”

畢竟我們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已經很多年了,不是聽一些課就能立馬調整過來的。

為此,我也很困惑。每日帶娃的過程中都在抑郁和自愈中徘徊,我想全職媽媽應該更有體會。

在家庭教育課中,經常會強調家長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學習半年,時好時壞;學習一年,笑顔常開;

學習三年,喜報連連; 終身學習,精彩無限!

學習固然是重要的,孩子的教育也必然是最最重要的。

但是!但是!但是!

對我們家長要求太高了吧,對我們來說太難了!

不單要工作,還要生活、要陪伴和教育好孩子。

本身已經是夠忙了,再讓家長長時間的浸泡在教育課程裡,而且孩子的情況還時好時壞,讓家長也苦不堪言。談到堅持學習和實踐,真心不容易!

而且我們學習一堆的教育理念,了解孩子的各個敏感期,心理特征和行為的背後因素..........

但這一堆理念不應該是讓我們成為教育專家,而應該讓我們明理的情況下,再去實修落地是最關鍵的!

06

教育的真理

不得不說,學習初心是好的,但在漫漫育兒路上,我一直在前行,卻陷進了聽課的圈…

我發現:無論是哪位教授、專家講的家庭教育的課,主題大部分相似;

圍繞着孩子學習、生活習慣、心理特征和行為異常等方面來展開。

有些講的内容不太一樣,有時反而會讓我迷糊。

比如:要不要打孩子的這事兒;

現在想來,如果懂得了教育原理,打孩子也是對的,不打孩子也是對的…

當我學習白老師的課程後,我慢慢的了解到,其實作為媽媽,我自己也是受害者,也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我也需要被療愈。

我不應該總是受指責,你也一樣不應付出全部後還要被指責;

後來,我明白了,大部分時候我們嘴裡、眼裡的孩子,其實是我們内心世界的投射,是對我們自己最真實的評價。

我們對孩子不滿意,其實内心影射的是對自己的不滿意;我們對孩子不接納,其實是對自己的不接納。

在養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各種心理黑洞會不停的暴露。

有少部分父母選擇成長自己,大部分父母為了掩蓋或者恐懼這些黑洞,選擇指責和打擊孩子,認為是孩子的問題。

父母指責的不是孩子,而是透過孩子,指責内在的自己,因為不能攻擊自己,隻好攻擊孩子。

選擇權在我們自己手中,如果愛能喚醒,那就是成長自己。

當今時代的家長,大部分身心俱疲。我們每一個人也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們又把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子投射在孩子身上。

有時,我們明明不想吼孩子,打罵孩子,可潛意識裡的那個“我”會情不自禁的做出讓自己反感的事,過後情緒平複,和孩子真誠的道歉,以後不再犯。

07

持續學習後我的收獲

(一)自己内在的平靜

可能一直在學習的路上吧,自己追求上進和不甘落後的心。越學習,越發現自己要愛自己多一點。而愛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和成長。

學習最大的一個好處是不斷的了解自己,從内在升華自己的能量,轉變看待身邊人、事、物的思維,那些一直都沒變,但自己對這些人事物的内心評判已不一樣。

學習後,我也常自省。到底是我潛意識中的哪部分資訊,讓我在看到什麼人、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讓我有了焦慮、緊張、憤怒和生氣等情緒;

此刻我願意清理和放下。和自己的内在和解,慢慢的平靜下來,很多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二)親子關系:我更愛孩子了

帶大寶那會兒,我身在旁邊,心不在孩子身上。那個時候是被迫的,無奈的,不甘心的。

現在帶二寶,更願意全身心的、高品質的陪伴孩子。

因為全職,所有的時間都和孩子在一起。在大寶5歲時,每日要陪她識字閱讀,并完成相應的閱讀量,我和大寶就像是兩隻互相取暖的刺猬,抱得太緊,但也刺傷對方。

因為受傷,我才想着向外界求助。

學習後,才慢慢放平心态,坦然接受孩子的不足和她的獨立。

在孩子不需要我的時候,保持距離感。

在孩子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幫她釋放不良情緒,并教她學會處理負面情緒。

堅持學習靜待花開:

現在孩子讀書後經常會說,謝謝媽媽幫助我識字和讀書。

在她有情緒的時候,會跟我說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

每晚睡前會親親我和二寶,并說謝謝你們,我愛你們!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我想幫助孩子激發内在動力,訓練孩子的能力,以及幫助她釋放不良情緒,這是我作為媽媽最應該做的。也是我需要不斷修煉的地方。

(三)夫妻關系:更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男人女人天生就不同,注定很多時候我們不在同一軌道。

我老公是家裡的長子長孫,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自小就倍受關注與疼愛,他有着天生的自信、優越感以及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

反觀我自己,在媽媽孕期以及我的整個嬰幼兒期,都是不被重視和忽略的。

我自小就過早的懂事,照顧家人的情緒,分擔家務等,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而且非常不自信,生活方面沒有什麼能特别讓自己開心的。總之就是開心不起來。

通過我倆的對比,我自己就能深刻的感受到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我要想我的孩子有好的原生家庭,那我就需要讓我自己變優秀起來。

我們夫妻關系一直挺好。過去有不和時,大部分時候我是選擇隐忍。

通過學習,由以前不善言辭的我,慢慢的能聆聽自己的内在需求,及時和老公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婆媳關系緩和

如上所述,我因婆媳關系不融洽,擔心影響到女兒,踏上了學習之路。通過白老師的課,我看到了我要為這件事負100%的責任。

我們最大的沖突點,是我覺得婆婆不重視我孩子。

在孩子兩個月左右大的時候,她推着嬰兒車出去,我以為是讓孩子曬曬太陽。

當我看到她在那邊跳廣場舞,孩子躺車裡被丢一邊的時候,心中的怒火遲遲不能消去,而且重複記憶反複在腦子裡播放。

當我看到婆婆經常性一邊刷抖音,一邊抱着嬰兒,我是暴怒的!

但我又不能要求婆婆不去看手機,因為孩子是我自己的,本就應該我自己帶。

可是我又想,本來就是婆婆自己想抱孩子,結果對孩子又不用心!

當時,我看到和想到的是這些現象。

現在學習了,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問題。

看到婆婆手裡的孩子,我感受到了小時候的我,也是不被重視的,是忽視的。

當看到我孩子不被重視的那一刻,激怒了我内心的痛點,婆婆隻是把這種現象展現出來而已。

現在更多的是感謝婆婆的付出。感謝婆婆讓我更清晰的認識我自己;

通過這一種方式,療愈我小時候的自己!更感謝婆婆,讓我有機會親自帶兩孩子。

現在雖然還完全做不到與婆婆敞開心扉的聊天,但内心已經完全與婆婆和解了。

婆婆還是那個婆婆,但現在我對婆婆的想法和看法已截然不同了。

持續學習,我對婆婆會更好,關系也會更融洽的。

最後和各位姐妹總結一下:

自己這幾年是一路學習,一路成長,一路收獲。

感謝自己學習的這幾年,讓我有機會更多的陪伴和體驗孩子的成長;

也看到小時候的自己,在這過程中療愈我自己,讓我變得更加優秀,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全職7年獨自帶娃的艱苦和心酸!一位寶藏二寶媽的真實故事!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全職媽媽,我能了解你的所有無奈和悲傷;

如果你也是二寶媽媽,我能懂你想對孩子公平,卻總有一個受傷害;

如果你和婆婆生活在一起,我能體會你想和婆婆處好關系的初衷;

如果你也是80後媽媽,我的親身經曆告訴你,隻要想學習,永遠都不晚;

我跟着白老師,學習到先愛自己在愛孩子;

先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援;

教育孩子是需要智慧的,而學習不是學技巧,是學習解決生活問題的智慧;

如果你願意,可以和我一起聊聊你的故事,我很願意聽;

也可以将我的故事分享給你認為對她有幫助的人,她會從内心感受你的溫度。

會分享的人是智者,将你的收獲分享給需要他的人,對方将感受到你的智慧和溫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