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選購B級車時,我們想得到的究竟是什麼,是身份标簽、操控樂趣、家庭空間、科技創新、油耗、品質,還是安全性?面對這個話題,答案從來都不是唯一的,不同時代、不同人的需求都不盡相同。聚焦當下,被老牌合資車企把握着的市場上似乎讓我們看到大家的一絲“共性”。

今天,我們将通過東風日産2021款天籁、上汽大衆2022款帕薩特、廣汽豐田2021款凱美瑞三款車型,探讨中國家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B級車。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凱美瑞(上)/天籁(中)/帕薩特(下)

B級車的核心是什麼?

曾經,B級車是合資車企的“旗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合資車企的技術實力,也代表着擁有者的身份與地位。随着時間的推移和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汽車從高不可攀的身份象征轉變為日常出行的代步工具,B級車也完成了從“身份屬性”到“家庭屬性”的轉移,“樂趣+舒适”逐漸成為了B級車消費者的需求核心。

抛開越發為人所重視的樂趣,我們發現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舒适都是大家選購B級車的核心要義。在主流B級車中,東風日産天籁、上汽大衆帕薩特與廣汽豐田凱美瑞對舒适的了解與專注并不完全相同,今天我們就從這三款車入手,跟大家聊聊B級車的舒适要義。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老款帕薩特/天籁/凱美瑞

舒适的表象 設計與空間

設計方面變化最大的要數帕薩特,近幾年帕薩特(包括邁騰)一改往日的商務氣派從設計到顔色都開始傾向顧家用,這也展現了中級車市場使用者的變化。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2022款帕薩特 330TSI 旗艦版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2022款帕薩特星空版車型前臉

除了相對穩重的橫幅風格外,還通過發售星空版車型,新增點狀式中網設計,其前臉的113顆“星星”成為了帕薩特擁抱年輕一代的力證,這一改變幾乎讓我司大衆粉絲熱淚盈眶。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之前在ID系列車型上亮相的IQ.Light智能全LED矩陣大燈,也出現在新帕薩特身上。該配置除了好看以外,還能憑借高亮度提升夜晚行駛的安全性,并通過智能控制給予大家更人性化的體驗,比如雙向會車時,可以自動調節燈光亮度,不會晃瞎對向來車。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相比前臉的驚豔,新帕薩特車尾略顯保守,好在貫穿式尾燈在暗夜中會有更好的視覺表現,

從一本正經轉向年輕活力。帕薩特的這種轉變對德系粉絲而言絕對是驚喜,但非大衆粉絲可能會覺得,風格還可以再激進一些,這也側面說明大衆追逐新生代的腳步也許慢了那麼一點。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第八代凱美瑞換代之初外觀内飾在網絡上都形成一定争議,包括我在内,不少人認為這種外觀設計太過年輕,不符合B級車調性。但結合後續的銷量表現,不難看出廠商還是走在了使用者前頭。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不論是豪華版還是鋒尚版,凱美瑞的前臉元素都更加豐富,不同風格材質飾闆的拼接,大幅提升視覺層面的銳利感受。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此外,即便是入門級車型,其包括霧燈在内的燈組均為LED光源,大燈造型雖不出格,但勝在細節豐富,當年覺得激烈的設計現在看來都恰到好處。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凱美瑞的車尾設計與帕薩特類似,少了前臉的驚豔,歸于平庸。但要說難看絕對是胡扯,隻能說距離我們的殷切期待還差了一點點。而且,對于B級車而言,穩妥比标新立異更為重要。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日産在設計層面似乎總是有領先時代的本事,第七代天籁從上市之初就采用更有活力的風格,更早切入新時代的審美,其顔值時至今日仍然線上。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基于V-motion2.0概念打造的家族式前臉,通過大V鍍鉻裝飾、六邊形蜂巢組成的中網加上日産圓形LOGO和向車身側面飛揚的大燈,用簡潔的線條勾勒出了淩厲氣勢,但又極大地保留了前臉細節。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車身線條舒展、細節幹練,縱觀同級競品,天籁依舊是看起來更疏朗的一個。尾部與帕薩特、凱美瑞類似,設計相對簡單,但配合凝練有力的前臉線條,整體感覺更加統一與協調。

說到這兒,你可能會問,這些和舒适也沒什麼關系啊?我想說的是,視覺層面的舒适是打動人心的首要因素。每天出門前,等在樓下的那輛車是不是看着就喜歡這還是非常影響心情舒适度的。

當然,設計更要考慮功能性,就最影響舒适性的車内空間而言,這三款車型都沒什麼太多可說,車長都超過4米9,軸距都超過2米8,在空間舒适性層面想做不好都難。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天籁座椅

三款車在内部空間上差别不大,拉開差距的關鍵就在座椅上了。

傳承了日産“大沙發”基因的2021款天籁,對Multi-Layer人體工學座椅的舒适性有着十足的自信,甚至還在官網上特别展現脊椎三點支撐式結構、 坐墊三點支撐式結構、座椅三層緩沖材質和側翼3D支撐設計等座椅技術,足以看出這個品牌對舒适的執着。當然,這套座椅的實際體驗也足夠出色,無論是支撐性還是包裹性,都處在同級較高水準。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東風日産官網對天籁Multi-Layer人體工學座椅的技術說明

帕薩特的座椅舒适度也很優秀,星空版車型的反毛皮材質讓人又愛又恨,我就特别喜歡這種類似毛皮的質感,冬天不冷夏天不燙,但問題是打理起來比較麻煩。被官方稱作“包裹式航空睡眠頭枕”的設計在提升舒适性同時也提升了視覺層面的豪華感。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帕薩特座椅

相比之下,凱美瑞的座椅比較中規中矩,标杆級的B級車絕對不會做得差,但要說驚喜也談不上。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凱美瑞座椅

另外,三款車型後排地闆中部都凸起,沒有嚴謹測量,目測感覺天籁凸起略小一點點。對後排中間乘客的影響差不多。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三車後排地闆凸起對比

從NVH看舒适性配置的細節

“耳機是人類的避難所,音樂是心髒的救命丸。”網易雲音樂裡的這句留言同樣适用于汽車,而且對于絕大部分人而言,“與世隔絕”的車内空間簡直就是是“耳機避風港”的豪華加強版。如果你想要擁有高品質“避風港”,車輛靜谧性隻是最終結果,系統性的NVH工程才是關鍵,畢竟對比單純地隔絕噪音,抑制震動傳導至車内則更考驗品牌實力。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這方面,天籁下的功夫更足。首先是雙重吸隔音材料和雙層隔音玻璃的使用,把車水馬龍的喧嚣隔絕在車外。ANC主動降噪系統讓車内麥克風實時偵測發動機與環境噪音,通過揚聲器發射同頻率反向聲波,有效抵消車輛行車過程中的噪音。ATR主動式扭力拉杆系統,通過電子單元控制監控發動機振動,産生反向振動,阻止發動機噪音和振動通過副車架傳遞至車内。

這一套操作下來,無論是停在喧嚣路邊還是在高速馳騁,外界噪音及震動都能得到有效隔絕與抑制,提供更為靜谧的“避風港”,使車内的BOSE定制版9揚聲器音響都能100%發揮出功力。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天籁BOSE定制版9揚聲器音響

凱美瑞同樣使用了雙層隔音玻璃,雖然沒有配備主動降噪功能,但擁有Clari-Fi音源修複技術的JBL 9揚聲器進階環繞音響系統同樣有着不錯的音響表現。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凱美瑞采用JBL音響系統同樣有9個揚聲器

雖然隔音玻璃、主動降噪兩項功能帕薩特都沒有配備,但高音亮,低音沉并且擁有12個揚聲器的哈曼卡頓進階音響系統,也讓其在一定程度上找回了場子。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帕薩特哈曼卡頓進階音響系統12個揚聲器數量領先

舒适感受不止于靜态

隻有“靜态舒适”就喪失了車的本質,動起來的舒适感才是真的舒服。是以,在駕控層面,三款車型又有怎樣的表現呢?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這一輪,咱們先說凱美瑞。2021款凱美瑞采用2.0L+CVT、2.5L+8速手自一體、2.5L混動+ECVT三款動力組合。就像雷克薩斯ES一樣,好多網絡達人吐槽2.0L與2.5L發動機肉,雙擎車型貴,但真正的消費者用錢投票。

凱美瑞采用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後E型多連杆式獨立懸架,這套底盤系統無論與哪套動力系統比對都有不錯的發揮。行駛過程中路面上的大小颠簸都能夠有效地化解,這也是一台以代步為主要需求的中型車應有的水準。轉向時底盤懸架沒有任何漂浮感,方向盤回中的阻尼感也相當不錯,厚實中帶着一絲日系轉向特有的輕盈感。這與我們印象中的凱美瑞克不太一緻。總體而言,凱美瑞在駕駛中的表現不錯,甚至有點小驚喜。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豐田的混動系統已經相當成熟,節油水準也有口皆碑,不過随着電動車大潮興起,這套動力系統的科技光環逐漸散去,即便代表凱美瑞的技術水準,但在一些區域實際銷售占比反倒是2.0L車型更高,這也說明,動力與省油其實都不是B級車使用者追求的重點。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2022款帕薩特同樣采用三款動力組合,1.4T、2.0T低功率、2.0T高功率均比對7擋雙離合變速箱。帕薩特的駕駛性一如既往的大衆風格,DSG變速箱很聰明,油門踏闆線性,動力儲備應付日常駕駛綽綽有餘。阻尼回饋力順手,車頭指向清晰,開起來很可控,減速降擋偶有頓挫。當然2.0T高功率發動機動力更強,但1.4T發動機也足夠應付日常通勤。這也是為什麼330TSI車型是帕薩特銷量的絕對主力的原因。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帕薩特采用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後多連杆獨立懸架,這套我們非常熟悉的底盤素質依舊不錯,碾壓路面破損時回報出很整的底盤質感,遇到較大沖擊時懸架減震行程走到底部回饋的聲音也沒有露怯。它的懸架軟硬度調節适中,很好的兼顧了運動和舒适,無論什麼路況你都會覺得這是一款大衆B級車應該有的樣子。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天籁2021款采用2.0L自然吸氣與2.0T渦輪增壓兩款發動機,比對CVT變速箱。值得一提的是,2.0T版本的車型所搭載的VC-TURBO超變擎技術,采用颠覆傳統發動機的曲柄連杆結構,獨創多連杆系統,實作發動機壓縮比由8:1(高性能)-14:1(高效能)之間的智能無級切換,并內建雙燃燒循環、雙燃油噴射、單渦流渦輪增壓技術、鏡面熔射缸孔技術等8大前瞻性制造技術于一身,在嚴苛排放要求下提供澎湃動力。簡單來說就是技術先進、動力澎湃還省油。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在我的印象中,日産是個活兒很細的選手,多年前天籁就通過發動機上立一支香煙不倒炫技。駕駛層面,天籁前段輕快的感受給我留下很深印象。記得這一代天籁上市時我曾經參加過一次有凱美瑞與BMW 3系的對比試駕,雖然經銷商比較雞賊地選擇了對手的低功率車型,但天籁起步階段的動力表現還是讓人印象深刻。連續繞樁的表現雖不及BMW 3系,但差别也不大。在保持舒适的前提下,這一代天籁在駕駛樂趣方面的努力也收獲了不少年輕使用者的芳心。這也得益于天籁的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後梯形控制臂多連杆式獨立懸架系統。在經過起伏路面後餘震小,不持續搖晃。哪怕是激烈轉彎,天籁的懸挂支撐性都能響應積極且穩定。其實最讓人感歎的不是底盤的優異表現,而是天籁在沒有丢掉舒适性的前提下還強化了底盤懸架提升了駕駛樂趣。

用舒适與科技撩撥使用者的心

既要滿足家庭出行的多樣需求與舒适的乘坐空間,還要符合當下科技趨勢與駕控樂趣。作為标杆級車型,天籁、帕薩特與凱美瑞在配置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相比之下凱美瑞在配置豐富程度上稍微落後一點點,但實用性也不落下風。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先說天籁,天籁2021款搭載的ProPILOT超智駕系統達到L2級别,能實作全速段自主巡航、車道保持、轉向控制以及自動跟車。有了這項功能,長途高速和市區堵車帶來的疲勞會減少一些。

這些功能雖然不是行業首創,但天籁的優勢在于啟動這些功能隻需要一次按鍵,非常簡單便捷。豐田凱美瑞的類似功能需要多次按鍵設定。另外,諸如超視距碰撞預警、預碰撞智能刹車、移動物體/行人預警、倒車車側預警這些熱門安全配置也都沒有缺席,很多老司機可能覺得經驗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但對新手而言,安全保護還是越多越好,而且就算是老司機也難免有疏忽的時刻,這些安全功能哪怕在整個汽車的生命周期産生一次作用,我覺得就算值回票價了。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此外,天籁2021款還全系标配Nissan Connect超智聯系統,通過日産智聯APP不僅可以完成尋車時的閃燈及鳴笛,還能夠控制發動機、空調、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車門鎖、行車記錄儀等開關和調節。遠端實時監測功能,可以在手機APP中進行車況檢視及診斷、車輛位置查詢、電子圍欄設定等操作,随時掌握車輛狀态。

車内的語音控制功能除操控導航、藍牙電話、空調、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AVM全景智能監控、行車記錄儀等功能外,還支援常用指令免喚醒。還支援OTA線上更新。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作為最“喜歡”研究中國人的品牌,帕薩特在智能駕駛輔助層面也不落下風,Travel Assist全旅程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車道保持系統、進階自适應定速巡航系統、智能泊車輔助系統都能為日常用車提供安全便利。雖然沒有天籁的遠端啟動和OTA更新功能,但還是憑借無線充電功能扳回一城,給予大家更便捷的使用體驗。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凱美瑞同樣支援語音控制、OTA更新、車聯網、線上導航地圖等功能。安全配置方面,10氣囊也在同級對手中處于領先地位,Toyota safety sense執行安全系統中的動态雷達巡航控制、車道尋迹輔助、帶前方行人識别的預碰撞安全系統能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安全性。

天籁/帕薩特/凱美瑞 誰更能回應中國家庭的核心需求?

寫在最後:

B級車對舒适性的“回望”可以了解為汽車細分市場的一次小規模“文藝複興”,告别了昔日有點虛張聲勢的面子需求之後,專注在舒适性這個本質需求上精益求精。在這個層面,三款車型都有着不錯的表現。雖然在參數配置、人群定位等方面有所差別,這三款車型依然是有意選購B級車的朋友繞不開的備選。當然,市面上還有一些同樣表現優異的車型可供參考,感興趣的朋友還是要多到店親身體驗,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款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