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选购B级车时,我们想得到的究竟是什么,是身份标签、操控乐趣、家庭空间、科技创新、油耗、品质,还是安全性?面对这个话题,答案从来都不是唯一的,不同时代、不同人的需求都不尽相同。聚焦当下,被老牌合资车企把握着的市场上似乎让我们看到大家的一丝“共性”。

今天,我们将通过东风日产2021款天籁、上汽大众2022款帕萨特、广汽丰田2021款凯美瑞三款车型,探讨中国家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B级车。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凯美瑞(上)/天籁(中)/帕萨特(下)

B级车的核心是什么?

曾经,B级车是合资车企的“旗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合资车企的技术实力,也代表着拥有者的身份与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汽车从高不可攀的身份象征转变为日常出行的代步工具,B级车也完成了从“身份属性”到“家庭属性”的转移,“乐趣+舒适”逐渐成为了B级车消费者的需求核心。

抛开越发为人所重视的乐趣,我们发现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舒适都是大家选购B级车的核心要义。在主流B级车中,东风日产天籁、上汽大众帕萨特与广汽丰田凯美瑞对舒适的理解与专注并不完全相同,今天我们就从这三款车入手,跟大家聊聊B级车的舒适要义。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老款帕萨特/天籁/凯美瑞

舒适的表象 设计与空间

设计方面变化最大的要数帕萨特,近几年帕萨特(包括迈腾)一改往日的商务气派从设计到颜色都开始倾向顾家用,这也体现了中级车市场用户的变化。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2022款帕萨特 330TSI 旗舰版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2022款帕萨特星空版车型前脸

除了相对稳重的横幅风格外,还通过发售星空版车型,新增点状式中网设计,其前脸的113颗“星星”成为了帕萨特拥抱年轻一代的力证,这一改变几乎让我司大众粉丝热泪盈眶。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之前在ID系列车型上亮相的IQ.Light智能全LED矩阵大灯,也出现在新帕萨特身上。该配置除了好看以外,还能凭借高亮度提升夜晚行驶的安全性,并通过智能控制给予大家更人性化的体验,比如双向会车时,可以自动调节灯光亮度,不会晃瞎对向来车。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相比前脸的惊艳,新帕萨特车尾略显保守,好在贯穿式尾灯在暗夜中会有更好的视觉表现,

从一本正经转向年轻活力。帕萨特的这种转变对德系粉丝而言绝对是惊喜,但非大众粉丝可能会觉得,风格还可以再激进一些,这也侧面说明大众追逐新生代的脚步也许慢了那么一点。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第八代凯美瑞换代之初外观内饰在网络上都形成一定争议,包括我在内,不少人认为这种外观设计太过年轻,不符合B级车调性。但结合后续的销量表现,不难看出厂商还是走在了用户前头。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不论是豪华版还是锋尚版,凯美瑞的前脸元素都更加丰富,不同风格材质饰板的拼接,大幅提升视觉层面的锐利感受。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此外,即便是入门级车型,其包括雾灯在内的灯组均为LED光源,大灯造型虽不出格,但胜在细节丰富,当年觉得激烈的设计现在看来都恰到好处。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凯美瑞的车尾设计与帕萨特类似,少了前脸的惊艳,归于平庸。但要说难看绝对是胡扯,只能说距离我们的殷切期待还差了一点点。而且,对于B级车而言,稳妥比标新立异更为重要。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日产在设计层面似乎总是有领先时代的本事,第七代天籁从上市之初就采用更有活力的风格,更早切入新时代的审美,其颜值时至今日仍然在线。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基于V-motion2.0概念打造的家族式前脸,通过大V镀铬装饰、六边形蜂巢组成的中网加上日产圆形LOGO和向车身侧面飞扬的大灯,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了凌厉气势,但又极大地保留了前脸细节。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车身线条舒展、细节干练,纵观同级竞品,天籁依旧是看起来更疏朗的一个。尾部与帕萨特、凯美瑞类似,设计相对简单,但配合凝练有力的前脸线条,整体感觉更加统一与协调。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这些和舒适也没什么关系啊?我想说的是,视觉层面的舒适是打动人心的首要因素。每天出门前,等在楼下的那辆车是不是看着就喜欢这还是非常影响心情舒适度的。

当然,设计更要考虑功能性,就最影响舒适性的车内空间而言,这三款车型都没什么太多可说,车长都超过4米9,轴距都超过2米8,在空间舒适性层面想做不好都难。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天籁座椅

三款车在内部空间上差别不大,拉开差距的关键就在座椅上了。

传承了日产“大沙发”基因的2021款天籁,对Multi-Layer人体工学座椅的舒适性有着十足的自信,甚至还在官网上特别展现脊椎三点支撑式结构、 坐垫三点支撑式结构、座椅三层缓冲材质和侧翼3D支撑设计等座椅技术,足以看出这个品牌对舒适的执着。当然,这套座椅的实际体验也足够出色,无论是支撑性还是包裹性,都处在同级较高水平。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东风日产官网对天籁Multi-Layer人体工学座椅的技术说明

帕萨特的座椅舒适度也很优秀,星空版车型的反毛皮材质让人又爱又恨,我就特别喜欢这种类似毛皮的质感,冬天不冷夏天不烫,但问题是打理起来比较麻烦。被官方称作“包裹式航空睡眠头枕”的设计在提升舒适性同时也提升了视觉层面的豪华感。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帕萨特座椅

相比之下,凯美瑞的座椅比较中规中矩,标杆级的B级车绝对不会做得差,但要说惊喜也谈不上。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凯美瑞座椅

另外,三款车型后排地板中部都凸起,没有严谨测量,目测感觉天籁凸起略小一点点。对后排中间乘客的影响差不多。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三车后排地板凸起对比

从NVH看舒适性配置的细节

“耳机是人类的避难所,音乐是心脏的救命丸。”网易云音乐里的这句留言同样适用于汽车,而且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与世隔绝”的车内空间简直就是是“耳机避风港”的豪华加强版。如果你想要拥有高品质“避风港”,车辆静谧性只是最终结果,系统性的NVH工程才是关键,毕竟对比单纯地隔绝噪音,抑制震动传导至车内则更考验品牌实力。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这方面,天籁下的功夫更足。首先是双重吸隔音材料和双层隔音玻璃的使用,把车水马龙的喧嚣隔绝在车外。ANC主动降噪系统让车内麦克风实时侦测发动机与环境噪音,通过扬声器发射同频率反向声波,有效抵消车辆行车过程中的噪音。ATR主动式扭力拉杆系统,通过电子单元控制监控发动机振动,产生反向振动,阻止发动机噪音和振动通过副车架传递至车内。

这一套操作下来,无论是停在喧嚣路边还是在高速驰骋,外界噪音及震动都能得到有效隔绝与抑制,提供更为静谧的“避风港”,使车内的BOSE定制版9扬声器音响都能100%发挥出功力。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天籁BOSE定制版9扬声器音响

凯美瑞同样使用了双层隔音玻璃,虽然没有配备主动降噪功能,但拥有Clari-Fi音源修复技术的JBL 9扬声器高级环绕音响系统同样有着不错的音响表现。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凯美瑞采用JBL音响系统同样有9个扬声器

虽然隔音玻璃、主动降噪两项功能帕萨特都没有配备,但高音亮,低音沉并且拥有12个扬声器的哈曼卡顿高级音响系统,也让其在一定程度上找回了场子。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帕萨特哈曼卡顿高级音响系统12个扬声器数量领先

舒适感受不止于静态

只有“静态舒适”就丧失了车的本质,动起来的舒适感才是真的舒服。因此,在驾控层面,三款车型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这一轮,咱们先说凯美瑞。2021款凯美瑞采用2.0L+CVT、2.5L+8速手自一体、2.5L混动+ECVT三款动力组合。就像雷克萨斯ES一样,好多网络达人吐槽2.0L与2.5L发动机肉,双擎车型贵,但真正的消费者用钱投票。

凯美瑞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E型多连杆式独立悬架,这套底盘系统无论与哪套动力系统匹配都有不错的发挥。行驶过程中路面上的大小颠簸都能够有效地化解,这也是一台以代步为主要需求的中型车应有的水准。转向时底盘悬架没有任何漂浮感,方向盘回中的阻尼感也相当不错,厚实中带着一丝日系转向特有的轻盈感。这与我们印象中的凯美瑞克不太一致。总体而言,凯美瑞在驾驶中的表现不错,甚至有点小惊喜。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丰田的混动系统已经相当成熟,节油水平也有口皆碑,不过随着电动车大潮兴起,这套动力系统的科技光环逐渐散去,即便代表凯美瑞的技术水平,但在一些区域实际销售占比反倒是2.0L车型更高,这也说明,动力与省油其实都不是B级车用户追求的重点。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2022款帕萨特同样采用三款动力组合,1.4T、2.0T低功率、2.0T高功率均匹配7挡双离合变速箱。帕萨特的驾驶性一如既往的大众风格,DSG变速箱很聪明,油门踏板线性,动力储备应付日常驾驶绰绰有余。阻尼回馈力顺手,车头指向清晰,开起来很可控,减速降挡偶有顿挫。当然2.0T高功率发动机动力更强,但1.4T发动机也足够应付日常通勤。这也是为什么330TSI车型是帕萨特销量的绝对主力的原因。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帕萨特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这套我们非常熟悉的底盘素质依旧不错,碾压路面破损时反馈出很整的底盘质感,遇到较大冲击时悬架减震行程走到底部回馈的声音也没有露怯。它的悬架软硬度调节适中,很好的兼顾了运动和舒适,无论什么路况你都会觉得这是一款大众B级车应该有的样子。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天籁2021款采用2.0L自然吸气与2.0T涡轮增压两款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值得一提的是,2.0T版本的车型所搭载的VC-TURBO超变擎技术,采用颠覆传统发动机的曲柄连杆结构,独创多连杆系统,实现发动机压缩比由8:1(高性能)-14:1(高效能)之间的智能无级切换,并集成双燃烧循环、双燃油喷射、单涡流涡轮增压技术、镜面熔射缸孔技术等8大前瞻性制造技术于一身,在严苛排放要求下提供澎湃动力。简单来说就是技术先进、动力澎湃还省油。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在我的印象中,日产是个活儿很细的选手,多年前天籁就通过发动机上立一支香烟不倒炫技。驾驶层面,天籁前段轻快的感受给我留下很深印象。记得这一代天籁上市时我曾经参加过一次有凯美瑞与BMW 3系的对比试驾,虽然经销商比较鸡贼地选择了对手的低功率车型,但天籁起步阶段的动力表现还是让人印象深刻。连续绕桩的表现虽不及BMW 3系,但差别也不大。在保持舒适的前提下,这一代天籁在驾驶乐趣方面的努力也收获了不少年轻用户的芳心。这也得益于天籁的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梯形控制臂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系统。在经过起伏路面后余震小,不持续摇晃。哪怕是激烈转弯,天籁的悬挂支撑性都能响应积极且稳定。其实最让人感叹的不是底盘的优异表现,而是天籁在没有丢掉舒适性的前提下还强化了底盘悬架提升了驾驶乐趣。

用舒适与科技撩拨用户的心

既要满足家庭出行的多样需求与舒适的乘坐空间,还要符合当下科技趋势与驾控乐趣。作为标杆级车型,天籁、帕萨特与凯美瑞在配置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相比之下凯美瑞在配置丰富程度上稍微落后一点点,但实用性也不落下风。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先说天籁,天籁2021款搭载的ProPILOT超智驾系统达到L2级别,能实现全速段自主巡航、车道保持、转向控制以及自动跟车。有了这项功能,长途高速和市区堵车带来的疲劳会减少一些。

这些功能虽然不是行业首创,但天籁的优势在于启动这些功能只需要一次按键,非常简单便捷。丰田凯美瑞的类似功能需要多次按键设置。另外,诸如超视距碰撞预警、预碰撞智能刹车、移动物体/行人预警、倒车车侧预警这些热门安全配置也都没有缺席,很多老司机可能觉得经验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对新手而言,安全保护还是越多越好,而且就算是老司机也难免有疏忽的时刻,这些安全功能哪怕在整个汽车的生命周期产生一次作用,我觉得就算值回票价了。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此外,天籁2021款还全系标配Nissan Connect超智联系统,通过日产智联APP不仅可以完成寻车时的闪灯及鸣笛,还能够控制发动机、空调、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车门锁、行车记录仪等开关和调节。远程实时监测功能,可以在手机APP中进行车况查看及诊断、车辆位置查询、电子围栏设置等操作,随时掌握车辆状态。

车内的语音控制功能除操控导航、蓝牙电话、空调、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AVM全景智能监控、行车记录仪等功能外,还支持常用指令免唤醒。还支持OTA在线升级。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作为最“喜欢”研究中国人的品牌,帕萨特在智能驾驶辅助层面也不落下风,Travel Assist全旅程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道保持系统、高级自适应定速巡航系统、智能泊车辅助系统都能为日常用车提供安全便利。虽然没有天籁的远程启动和OTA升级功能,但还是凭借无线充电功能扳回一城,给予大家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凯美瑞同样支持语音控制、OTA升级、车联网、在线导航地图等功能。安全配置方面,10气囊也在同级对手中处于领先地位,Toyota safety sense执行安全系统中的动态雷达巡航控制、车道寻迹辅助、带前方行人识别的预碰撞安全系统能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安全性。

天籁/帕萨特/凯美瑞 谁更能回应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写在最后:

B级车对舒适性的“回望”可以理解为汽车细分市场的一次小规模“文艺复兴”,告别了昔日有点虚张声势的面子需求之后,专注在舒适性这个本质需求上精益求精。在这个层面,三款车型都有着不错的表现。虽然在参数配置、人群定位等方面有所区别,这三款车型依然是有意选购B级车的朋友绕不开的备选。当然,市面上还有一些同样表现优异的车型可供参考,感兴趣的朋友还是要多到店亲身体验,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款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