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樂健康|輕型病例不再收進定點醫院,為什麼?一文讀懂本輪疫情最新情況

樂健康|輕型病例不再收進定點醫院,為什麼?一文讀懂本輪疫情最新情況

3月1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釋出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介紹,3月1日到18日,大陸累計報告新冠肺炎感染者超過2.9萬例,波及28個省份。

其中吉林省1個省份累計報告超過1萬例,另有4個省份累計報告超過1千例,還有10個省份累計報告在100至1000例之間。

總體來看,大陸本土疫情還處在發展階段,多省面臨着同時段多地市發生奧密克戎疫情的防控局面。

(3月份以來,本土新增确診、本土新增無症狀資料情況)

針對本輪疫情呈現的特點以及防治情況,結合3月18日國新辦就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舉行的釋出會,以及3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疫情防控與疫苗接種工作有關情況舉行的釋出會,本文對一些關注度較高的問題進行了梳理。

Q1:為什麼本輪疫情點多、面廣、頻發?

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王賀勝表示,本輪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原因包括:

一、從2021年12月開始,全球新冠肺炎進入第四波流行高峰,目前仍處于高位流行水準。特别是今年以來,我們周邊國家和地區疫情快速上升,與大陸疫情水準的“壓力差”不斷增大。

二、近期全球主要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特别是BA.2亞分支,較以往病毒株的傳播性和隐匿性更強,早期發現難度更大,導緻疫情發現時往往已經波及一定範圍,疫情處置、控制難度加大。

三、今年2月下旬恰逢大陸春節假期結束,學生春季學期開學、企業勞工複工等,帶來人員大規模流動,加之會議教育訓練、婚喪嫁娶等各類人員聚集性活動增加,成為疫情“傳播器”和“放大器”。

四、有的地方認為奧密克戎變異株症狀輕、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有“歇歇腳、緩一緩”的心态,各方面準備不足,常态化防控和應急處置放松了要求。

Q2:輕型病例不再收入到定點醫院,說明放任不管?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第九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其中關于病例的分類收治指出,輕型病例不再收入到定點醫院,而是采取集中隔離管理的措施,有網友擔心國家開始對輕型病例放任不管。

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明确表示,對輕型和無症狀感染者收治在集中隔離管理設施中,不等于放任不管。

這些集中隔離管理設施要與密接以及入境人員的隔離點,嚴格區分開來。同時也要配備一定的醫務人員,一方面對輕型病例給予對症治療,另一方面進行病情觀察,一旦發現有病情變化、有轉重趨勢,及時轉診到定點醫院集中治療。

Q3:本輪疫情何時結束?

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王賀勝表示,專家分析研判,全球本輪疫情是高位流行,而且近期不會結束。大陸仍将持續面臨同時段多地發生以奧密克戎病毒株為主的疫情防控局面,防控形勢日趨嚴峻複雜。

Q4:什麼是“動态清零”?

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王賀勝指出,“動态清零”是在“外防輸入、内防反彈”防控總政策前提下,在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基礎上提出的防控做法,就是要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礎,提升疫情防範和早發現的能力,快速及早地發現感染者和疫情,做到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切斷傳播鍊,使感染者的數量得到清零。

“動态清零”的目标是追求以最低的社會成本,在最短時間内控制住疫情。“動态清零”的核心是快速反應、精準防控。快速反應的“快速”展現在快速發現、快速處置、快速阻斷。“精準”展現在疫情防控的流調排查、隔離管控、社群防控、臨床救治等全鍊條的各個環節。

Q5:相對于年輕人,确診病例中老人病亡率高怎麼辦?

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相對于年輕人,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弱一些,而且大多有各種基礎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發生重症和死亡的風險遠遠高于年輕人。

從去年8月的揚州德爾塔疫情,以及近期的香港疫情重症和病亡情況可以看出,疫苗接種對于預防重症、預防死亡是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最需要保護,也最需要接種疫苗。

Q6:《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主要修訂了什麼?

一、優化病例發現和報告程式。在核酸檢測基礎上,增加抗原檢測作為補充,進一步提高病例早發現能力。同時提高疑似病例診斷或排除效率,要求疑似病例或抗原檢測結果為陽性者,立即進行核酸檢測或閉環轉運至有條件的上級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者,進行集中隔離管理或送至定點醫院治療,并按照規定進行網絡直報。

二、對病例實施分類收治。根據各地反映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患者以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為主,大多不需要過多治療,全部收治到定點醫院會占用大量醫療資源”等意見,進一步完善了病例分類收治措施。

三、進一步規範抗病毒治療。将國家藥監局準許的兩種特異性抗新冠病毒藥物寫入診療方案,即:PF-07321332/利托那韋片(Paxlovid)和國産單克隆抗體(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

四、對中醫治療内容進行了修訂完善。結合各地臨床救治經驗,加強中醫非藥物療法應用,增加了針灸治療内容;結合兒童患者特點,增加兒童中醫治療相關内容。

五、調整解除隔離管理、出院标準以及解除隔離管理、出院後注意事項。新版診療方案将解除隔離管理及出院标準中的“連續兩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檢測陰性(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修改為“連續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熒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為40,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或連續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熒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将“出院後繼續進行14天隔離管理和健康狀況監測”修改為“解除隔離管理或出院後繼續進行7天居家健康監測”。(人民網)

Q7:大陸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工作進展如何?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上,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透露,從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在2020年3月份,就布局了5條技術路線的疫苗研發工作。截至目前,大陸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工作,始終處于全球第一方陣。具體表現是,已經實作了5條技術路線臨床試驗的全覆寫。

目前,大陸已經有29款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占全球的19%;有16款已經在境外開展三期臨床試驗,占全球的27%;有7款獲得了附條件上市或者緊急使用的準許,占全球的21%;有2款已經納入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使用清單,占全球的20%。

具體來說,目前已經有6款滅活疫苗進入臨床階段,有12款重組蛋白疫苗進入臨床階段,有5款腺病毒載體疫苗進入臨床階段,有5款mRNA和DNA疫苗,也就是大家通常說的核酸疫苗進入臨床階段。這些疫苗很多都正在開展境外三期臨床試驗。

腺病毒載體吸入性疫苗,以及減毒流感病毒載體鼻噴疫苗目前正在國外開展三期臨床試驗。

“重視唐氏篩查,孕育健康寶寶”

2022年3月21日是第11個“世界唐氏綜合征日”,主題為“重視唐氏篩查,孕育健康寶寶”。

唐氏綜合征是最常見的嚴重出生缺陷病之一,由于比正常孩子多了一條21号染色體,唐氏綜合征患兒一出生就存在嚴重、不可逆的智力障礙,生活不能自理。唐氏綜合征屬于偶發疾病,常發生在正常父母後代,目前尚無治療方法。近年來,随着婚育年齡的逐漸推遲,以及“二孩”政策放開等因素,大陸多地高齡孕婦的比例增加,這增加了胎兒患唐氏綜合征的風險。

目前雖無治療方法,但專家表示,産前篩查與産前診斷及時幹預,是目前防治唐氏綜合征最有效的措施。孕婦應當在孕12-22周到醫療機構知情選擇進行唐氏綜合征産前篩查。35歲以上的孕婦應當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進行産前診斷。2020年,全國唐氏綜合征産前血清學篩查率已經提高至81.1%。

“唐寶寶”是對唐氏綜合征患兒的愛稱,由于在智力、身體發育等方面相對遲緩,幫助“唐寶寶”盡快适應和融入日常生活的學齡前康複治療也尤為重要。(健康中國、新華社)

樂健康|輕型病例不再收進定點醫院,為什麼?一文讀懂本輪疫情最新情況

勞工日報用戶端《樂健康》第196期

來源:勞工日報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