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品減配,解決方法層次不齊,上汽大衆真的嫌錢多了?

中國市場一直都是大衆集團的利潤源頭,根據銷售資料統計,2021年大衆汽車全球銷量為888.2萬輛,其中國内市場就貢獻了330.48萬輛,占據總份額的37.2%,絕對是集團最大的單一市場。不過中國消費者對大衆品牌的熱情與認可反倒是讓其變得驕傲自大,有些忘乎是以了。

産品減配,解決方法層次不齊,上汽大衆真的嫌錢多了?

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有媒體報道稱上汽大衆朗逸車型涉嫌減配的新聞。事情是這樣的,有車主表示自己買的時候明明配置單上宣傳朗逸的車機支援智慧車聯,并且内置蘋果Carplay功能,但自己買到的商品車卻沒有上述的兩項功能,是以車主認為自己買到的并不是原廠車機,而是第三方的安卓車機。在與經銷商溝通的過程中,經銷商也一直表示這就是原廠車機,也沒有後期更換過。

産品減配,解決方法層次不齊,上汽大衆真的嫌錢多了?

我們從車質網投訴榜單可以看到,朗逸在最近一個月的投訴數量位列第二名,其中關于車機系統的投訴就有數十起,而且不僅僅是2021款車型,甚至連2022款也未能幸免,車型從1.5L自吸版本一直覆寫到1.4T車型,也就是說,大衆朗逸的減配不分車型,隻要是這個年款,基本都要中招。

産品減配,解決方法層次不齊,上汽大衆真的嫌錢多了?

對于網站上的投訴以及車主們的質疑,上汽大衆4S店給出的說法卻出奇的一緻,都表示“因為缺少晶片,不屬于品質問題”,除此之外就沒有第二種方式的回複。由此可見,上汽大衆早已預料到這種情況會出現,是以早早就将對應的說法傳遞到各銷售門店。

汽車缺芯并已經是影響到全行業的事情了,也的确對汽車個别部件的産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很多車企也表示會對其中一些配置進行減配,但相對應也會對車價進行調整。在缺芯這件事上誰也不希望看到,但真正讓車主感到憤怒的是,車機在沒有被告知的前提下就被減配,而且官網也不對配置單進行更改,進而給消費者造成誤會,這已經是赤裸裸的銷售欺詐行為了。如果果真是因為晶片供應的問題,理應對消費者進行提前告知,而不是自己另外選擇一款廉價車機進行比對。

産品減配,解決方法層次不齊,上汽大衆真的嫌錢多了?

時隔兩月,随着車主的意見越來越大,覆寫面也越來越廣,經銷商也拿出了一些賠償方案。不過有意思的是,每家經銷商給出的佩服方案都不盡相同,有的是以兩千元油卡解決問題,有的是以送保養的方式,還有是以現金賠付,金額從900-2500元不等,具體拿多少錢還是要看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不過有一些幸運的車主的确獲得了新車機,但獲得的方式也非常奇葩,是從一台未售的商品車上面拆下來。

産品減配,解決方法層次不齊,上汽大衆真的嫌錢多了?
産品減配,解決方法層次不齊,上汽大衆真的嫌錢多了?

大衆汽車在國内的減配行為已經有不少“前科”了,比如前兩年2019款帕薩特在中保研的25%偏置碰撞測試中撞出了榜單墊底的成績,A柱直接彎折斷裂,氣囊接不住假人,重新整理了消費者對于德系品質的認知。更氣人的是,帕薩特在美國IIHS測試中,同樣的項目,帕薩特卻獲得了“優秀”的評價,這不就是明顯的差別對待嗎?

産品減配,解決方法層次不齊,上汽大衆真的嫌錢多了?

不可否認大衆汽車憑借着先入為主的優勢在國内建立起強大的品牌号召力,這股力量甚至蓋過市面上任何一個汽車品牌。不過從這幾年的大衆集團所做的事來看,他們并沒有用實際行動來回應消費者的信賴,反而以此作為偷工減料的資本,不斷重新整理品質下限,如果大衆再這樣下去,遲早有一天會被國内消費者所唾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