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之下,應對精神疾病危機不能單靠衛生系統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慮和抑郁患病率飙升了25%。女性和年輕人群體受到的影響更大,年輕人面臨自殺和自殘行為的風險更高。

疫情之下,應對精神疾病危機不能單靠衛生系統

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

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在今年2月發表的《柳葉刀-世界精神病學協會抑郁症重大報告:對抑郁症采取聯合行動的時候到了》(以下簡稱《抑郁症報告》)中,公布了這一資料。

此前,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名額和評估研究所 (IHME) 稱,世界上大約有2.8億人患有抑郁症。不同于通常的情緒波動和對日常生活中挑戰産生的短暫情緒反應,當抑郁症反複發病,并達到中度或重度時,可能成為一個嚴重的健康疾患。最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導緻自殺。

長期以來,由于社會各界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滞後,加上普遍存在對精神障礙患者(包括抑郁症患者)的污名化和歧視,抑郁症一直被人們忽視。

這份報告指出,在高收入國家,約一半的抑郁症患者未得到診斷或治療,而在中低收入國家,這一比例甚至高達80%~90%。

新冠疫情加劇了全球精神衛生問題。2022年3月2日,世衛組織釋出科學簡報指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慮和抑郁患病率飙升了25%。其中,女性比男性受到的影響更大;年輕人,尤其是20至24歲群體,比老年人受到的影響更大,同時年輕人面臨自殺和自殘行為的風險更高。

随着新冠疫情進入到第三年,社會隔離、喪親之痛、不确定性、有限的醫療保健服務等挑戰紛至沓來,給人們的心理健康帶來嚴重影響。

疫情之下,應對精神疾病危機不能單靠衛生系統

與抑郁症危機相對的,是各國對精神衛生服務投資的嚴重不足。世衛組織最新的《精神衛生地圖集》顯示,2020年,世界各國政府平均隻将略高于2%的衛生預算用于精神衛生,許多低收入國家報告稱,每10萬人中隻有不到1名精神衛生工作者。

在此背景下,《柳葉刀》雜志和世界精神病學會聯合組成國際專家委員會,來自11個國家的25位專家試圖梳理抑郁症領域的科學證據,為全球抑郁症的預防、治療提供建議。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肖水源作為中國專家應邀參加了《抑郁症報告》的撰寫工作。

《抑郁症報告》呼籲政府、醫療服務提供者、研究人員、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屬做出協調一緻的努力,改善治療和預防,填補知識空白,提高認識,以共同應對抑郁症——它是全世界範圍内導緻可避免的痛苦和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5%看上去比例不大,但放在全球、全中國的範圍看,患病的人數很多,是以抑郁症是全球疾病負擔的重要來源。”肖水源接受《中國慈善家》專訪時表示,抑郁症對一個人的生活、工作和社交都會産生重要的影響,而因為種種原因,全球90%的抑郁症患者仍未獲得恰當的治療和照護。

早在2016年,肖水源和印度學者Vikram Patel等共同撰寫了一篇關于中國和印度精神衛生服務現狀的綜述。幾年過去了,“嚴重精神疾病治療管理”作為中國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内容之一得到穩步推進,精神病性障礙患者的治療率有進一步的提高,社會心理體系建設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但在抑郁症的識别、診斷和治療方面進展不大。

疫情之下,應對精神疾病危機不能單靠衛生系統

《中國慈善家》: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這意味着什麼?

肖水源:抑郁症對一個人的生活、工作和社交都會産生重要的影響。5%看上去比例不大,但放在全球、全中國的範圍看,患病的人數很多,是以抑郁症是全球疾病負擔的重要來源。

每一個抑郁症患者都生活在社會中,他們患病會對家人、社會都産生影響。家庭中有一個抑郁症患者,全家人的生活和情緒都會受到影響;抑郁症導緻勞動生産力下降,是缺工、離職、工作效率低、工作差錯的重要原因。

《中國慈善家》:《抑郁症報告》在判斷全球抑郁症危機時,用了“日益嚴重”一詞,如何了解這個判斷?

肖水源:所謂“日益嚴重”有三方面的含義。一是随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抑郁症的發病率、患病率有上升的趨勢,這一點從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抑郁症患病率高于開發中國家和地區就可以看出來。

二是生活條件改善、很多軀體健康問題得到解決和控制後,抑郁症的重要性提高了。在發達國家和地區,抑郁症是前十位的疾病負擔之一,但在開發中國家和地區,抑郁症還不在前十。

第三,即使如此,因為種種原因,全球90%的抑郁症患者仍未獲得适當的治療和照護。

疫情之下,應對精神疾病危機不能單靠衛生系統

根據國家收入水準,抑郁症在整個生命過程中的負擔。圖/《柳葉刀》

《中國慈善家》:世衛組織的科學簡報也顯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慮和抑郁的發病率飙升了25%。心理健康惡化最嚴重的地區往往疫情也最為嚴重。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肖水源:疫情下部分人會感到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脅,容易緊張;對多數人而言,疫情對社交、工作、收入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因為感染或密切接觸感染者被隔離,就更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如果被确診患有新冠,其影響更大。

至于新冠病毒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及其心理健康後果,目前還不是很清楚,但肯定是有的,問題是影響有多大,以及這種影響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逆的。

是以,疫情對人群的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對人群中的脆弱個體更是如此。

《中國慈善家》:你師從享譽國内外的精神病學家楊德森教授,見證了中國精神衛生服務的發展,對這個過程如何評價?

肖水源:中國的精神衛生,從工作範圍看,最開始針對的隻是精神病性障礙,特别是精神分裂症,以及在20世紀50~80年代診斷率很高的神經症,特别是神經衰弱;從幹預方式上看,主要是醫院的門診和住院治療。

幾十年來,神經衰弱的診斷現在已經很少使用了,取而代之的是抑郁症。治療手段從醫院治療為主,發展到醫院和社群精神衛生服務并重,治療手段從藥物治療為主,發展到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實體治療相結合;工作範圍從治療發展到預防,以及最近提倡的心理健康促進。

随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可以看到,精神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要,國家和社會對精神健康越來越重視和關注。

疫情之下,應對精神疾病危機不能單靠衛生系統

《中國慈善家》:在你的研究經曆中,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抑郁症案例?

肖水源:典型的抑郁症案例很多。例如,一個中年男性到我的診室哭泣,說自己罪大惡極,死有餘辜,自殺是唯一的出路。細問之下,原來他上司夥同他A錢了一筆錢,他自己得了2000元。但他認為不能自首,因為自首會暴露對他很好的那位上司。

經臨床評估,他患有抑郁症,而且有嚴重的、立即會發生的自殺危險性。我們就找到他妻子,讓他妻子立即安全地将病人送到精神病院,接受抗抑郁治療。兩周後患者抑郁情緒明顯改善,不再有自殺意念,可以出院接受門診治療了。但患者要求繼續住院接受一段時間治療以鞏固療效,還向醫生表示感謝,說是他們救了他的性命。可見他的态度發生了很大變化。

《中國慈善家》:在抑郁症治療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礙有哪些?

肖水源:在大陸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影響精神健康的問題,如獨生子女、留守現象、物質生活富裕化、越來越快的生活和工作節奏、對生活和工作的要求更高、老年化,價值觀念轉變、社交生活虛拟化等等。但我們對精神衛生工作的投入、人力資源培養等跟不上需求的提高。

具體到抑郁症,主要是兩方面問題。一方面,公衆對抑郁症的認識程度不高,存在污名化和社會歧視;另一方面,精神衛生服務資源缺乏,特别是在農村、西部、偏遠地區。即使在長沙,到湘雅附二(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看抑郁症,也是一号難求。一些抑郁症患者隻能就診于基層非專科醫生,但很多基層非專科醫生識别不了抑郁症,即使識别了,也不知道怎麼處理。

《中國慈善家》:《抑郁症報告》提出需要采取全社會共同行動的戰略,在你看來,解決好抑郁症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問題需要從哪些方面着力?

肖水源:第一,花大力氣促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關鍵是要抓心理機能訓練,如思維能力,包括邏輯思維、系統思維、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等,不要老是教他們“聽話”。還有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管理情緒的能力、應對挫折和打擊的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現在全社會強調學業成績,殊不知心理不健康,成績再好也沒有什麼價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準高了,全民的心理健康水準也就逐漸高了,抑郁症的發病率就有望下降。

第二,要為人們特别是青少年營造一個有利于心理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保證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安全的生存環境,免于恐懼、忽視、虐待、社會孤立、社會排斥、霸淩、精神折磨和傷害等等的影響。

第三,患了抑郁症,能及時、有效、體面、有尊嚴地接受治療。

第四,支援和開展對高危人群有針對性的抑郁症預防項目。

這些都不是衛生系統一家可以解決的問題。是以,這次《抑郁症報告》特别強調全社會聯合行動。

圖檔來源:IC

圖檔編輯:張旭

值班編輯:邱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