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是慢性腎髒病患者中常見的并發症,研究表明,腎性貧血的總體患病率約為29%到72%,如果疾病發展到尿毒症階段,進行透析治療的慢性腎髒病患者,貧血的發生率約為92%到98%。那麼,腎性貧血是怎樣引起的?是否需要補鐵呢?日常生活中,應該采取哪些配合治療的措施呢?咱們現在就為大家解疑釋惑。

慢性腎髒病患者,由于腎功能受損而導緻的貧血,稱為腎性貧血。患者的主要表現有3類,第1,面色蒼白或萎黃,嘴唇和眼睑的顔色變淡,皮膚幹燥發皺,頭發缺少光澤,容易脫落,指甲的顔色也變淺,有時還會出現黃疸。第2,偏食、食欲下降、消化功能減弱、營養不良。第3,頭暈目眩、心悸氣短、月經不調、腹脹腹瀉。血液檢查結果,血紅蛋白水準女性低于120g/L,男性低于130g/L。此外,還會出現血清鐵蛋白、轉鐵蛋白飽和度、葉酸、維生素B12等名額的異常。
确診腎性貧血之後,有經驗的大夫會提醒患者,注意檢查家中的水管,看看是否存在水管生鏽或者掉漆的現象,因為,這些水管出現問題後,會導緻自來水含鉛超标,而鉛是1種全身性毒素,可以引起多個器官和系統的功能損害,而且,鉛會在體内蓄積。居民飲用水的鉛含量不得超過0.01mg/L,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油漆、金屬罐頭、汽車尾氣等影響。研究表明,自來水的鉛含量增高與腎性貧血的發生及嚴重程度相關,腎功能下降後,鉛元素更容易在體内蓄積,進而使腎性貧血加重。
慢性腎髒病導緻貧血,發病機制十分複雜。目前,醫學界認為,主要因素與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相關,因為,咱們身體内的紅細胞,每天都會衰老、凋亡,需要通過骨髓造血進行補充,而EPO是調節紅細胞生成的激素。EPO,90%由腎髒生成,10%由肝髒和脾髒生成,腎髒功能受損時,EPO的生成量就會急劇下降。同時,大量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排洩,會在體内蓄積,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并且影響紅細胞的壽命。此外,營養不良及出血等,也是導緻貧血的相關因素。
近年來,學者們發現,低氧感應系統,在EPO合成和釋放過程中,起着關鍵作用,這項研究成果獲得了2019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研究還發現,腎性貧血,主要表現為缺鐵性貧血,慢性發炎和鐵調素的作用,會導緻鐵的利用受損。是以,鐵元素是生成EPO和紅細胞的重要原料。透析患者,缺鐵現象更為明顯,會出現血清鐵蛋白增加及轉鐵蛋白水準下降。
腎性貧血的治療,主要有4種方法。第1種,是鐵劑治療,目前建議通過靜脈補鐵,提高血紅蛋白水準,這種方法更為高效,主要使用蔗糖鐵及右旋糖酐鐵。第2種,是紅細胞生成刺激劑治療,包括達依泊汀及重組紅細胞生成素等藥物。第3種,是新型藥物,主要是小分子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劑羅沙司他。第4種,是血液透析及血液灌流治療。
腎性貧血患者,需要進行飲食調理,比如,通過食物補鐵,應該注意的是,動物性食物中的血紅素鐵,容易被人體吸收,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紅素鐵,則不易被吸收。紅肉中的鐵,吸收率約為20%,紅棗中的鐵,吸收率僅為4%,如果腎性貧血患者需要補充1000毫克鐵,需要吃下2噸紅棗,而100克鴨血,含鐵量約為30毫克,補鐵的效率較高。腎性貧血患者還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比如,綠葉蔬菜或猕猴桃,能夠使鐵的吸收率增加2到3倍。此外,腎性貧血患者應該限制脂肪攝入量,脂肪供能比例不宜超過總數量的40%,以免影響消化吸收或抑制造血功能,同時,還要避免攝入富含咖啡因或鞣酸的食品,比如,奶茶或咖啡,以免降低鐵的吸收率。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等系列,内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将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