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大忽悠還是大救星?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大忽悠還是大救星?

我在美國讀博的時候,導師是一名專治腦瘤的惡性良性腫瘤科醫生。但他後來看病人越來越少,反而把大量時間用于做科研,收入顯著下降。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來的主要都是惡性腦膠質瘤,辦法實在太少了,幾乎每位患者來,我都知道他很可能一年内就會去世。我不知道怎麼給他們帶來希望。”

确實,惡性腦膠質瘤(膠質母細胞瘤),曆來都是預後最差的惡性良性腫瘤類型之一,複發率很高,5年生存率隻有5%左右。

從患者、家屬、醫生到科學家,每個人都在問,希望到底在哪裡?

2014年初,美國55歲的中年男史蒂夫(Steve)就不幸中招。他本身非常健康,但突然有一天左腿就不能動了。到醫院檢查得到噩耗:他得了惡性腦膠質瘤;而且醫生很直接地告訴他:這個癌症是無法治愈的。

這時他有兩個選擇:一是什麼都不做,二是開始标準治療(手術+放療+化療)。

明知無法治愈,還治不治?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但對史蒂夫而言,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一定要治!一個重要原因,是史蒂夫結婚30年的太太曾兩次被診斷皮膚癌,兩次成功戰勝,是以他們再次選擇了抗争和希望。

手術,放療,化療,一個比一個辛苦,但史蒂夫都熬過來了。

好消息是絕大多數癌細胞都被清除了,他的左腿又聽使喚了。但壞消息,是腦袋裡依然還有不少殘餘的癌細胞,未來幾乎注定會複發。

怎麼辦呢?

他依然沒有放棄,開始尋求臨床試驗。這時,有人推薦了一個臨床試驗和一種他從未聽說過的療法: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

醫生打開幻燈片,開始介紹一頂特制的帽子,并且說這個帽子是一種最新科技,通電後能在局部産生一種特殊電場來控制惡性良性腫瘤細胞生長。早期臨床試驗顯示,它配合化療能把患者中位存活期提高幾個月。看起來不多,但對于晚期腦瘤患者而言,幾個月已經是奢侈的希望。

用電場來治療惡性良性腫瘤?感覺很玄乎啊!

史蒂夫雖然将信将疑,但由于并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他選擇了加入臨床試驗。

幸運的是,今天史蒂夫還活着,他每天都戴着那頂特殊的帽子,過着有規律的生活。

這時,距離他被診斷“不可治愈”的腦瘤已經整整8年了。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大忽悠還是大救星?

和很多人一樣,我第一次聽說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的時候,是非常懷疑的。因為從小到大,我聽說過太多号稱“用電場和氣場”治療各種疾病的大師了,包括一些氣功大忽悠。

但研究後,發現這次我錯了,美國的這個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還真不一樣。

它英文叫Tumor Treating Fields,縮寫為TTFields,是一種已經上市的新方法。是由以色列生物技術公司Novocure開發的一個可穿戴裝置,2011年被FDA準許用于惡性腦膠質瘤治療,最近開始拓展到其它惡性良性腫瘤治療。

長得嘛,就是下面這樣。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大忽悠還是大救星?

它的發明者是以色列科學家Yoram Palti博士,在問世之初,由于機制特别,确實飽受質疑,直到臨床試驗證明了它的療效,被美國FDA準許上市用于治療腦膠質瘤,才開始被廣泛接受。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大忽悠還是大救星?

在美國,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被準許用于治療惡性腦膠質瘤和惡性胸膜間皮瘤。

針對複發患者的臨床試驗中,單獨使用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效果和化療類似,但副作用顯著要小。接受化療的患者中,16%有嚴重不良反應,包括頭疼、血小闆低下、惡心、腹瀉等不良反應,而使用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的患者中,常見副作用是皮炎,頭痛等,嚴重不良反應的比例隻有6%。

真正的突破來自新診斷患者的一線輔助治療,資料于2017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大忽悠還是大救星?

在代号為EF-14的國際三期對照臨床試驗中,近700名完成放化療的腦膠質瘤患者,一組接受替莫唑胺(化療),另一組接受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替莫唑胺聯合治療。

結果顯示,加上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以後,無進展生存率和總生存率都明顯提高了。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大忽悠還是大救星?

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從4個月提高到了6.7個月,而中位總生存期從15.6個月,提高到了20.9個月。五年生存率,也從5%提高到了13%。

研究還顯示,穿戴時間越長效果越好。每天超過22小時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長到了25個月,五年接近30%!對于如此有挑戰的疾病,這樣的資料是很讓人鼓舞的。

加上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配合标準治療不增加顯著毒副作用,是以2015年,它順利被FDA準許上市,也被寫入了國際NCCN指南。中國的指南也已更新,在《腦膠質瘤診療規範(2018版)》中明确寫入:

“目前研究顯示電場治療安全且有效,推薦用于新發GBM(1級證據)和複發進階别腦膠質瘤的治療(2級證據)。”

腦瘤中的成功很重要,因為它證明了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不是僞科學。這給研究者打了一針強心劑,也開辟了更廣闊的天地。從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的原來上講,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配合化療等手段,不僅能治療腦瘤,還可能用于其它惡性良性腫瘤。

2019年5月,美國FDA準許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聯合培美曲塞和鉑類藥物化療方案,一線治療無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惡性胸膜間皮瘤(MPM)。在代号為STELLAR的惡性間皮瘤研究中,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配合化療,中位總生存期達到18.2個月,而曆史資料顯示,單獨使用化療,這個資料僅為12.1個月。

聯合療法作為研究的熱門,它也屢屢傳出好消息。去年這時候,一項有關TTFields聯合免疫治療或者多西他賽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LUNAR研究在經過監察委員會評估後,被要求縮短随訪時間及降低樣本量。這被視為一個很好的信号,期待最終資料釋出。此外,一項名為2-THE-TOP 2期臨床研究顯示,TTFields聯合K藥和替莫唑胺治療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中位總生存期達25.2個月,曆史配對EF-14中患者為15.9個月。

除此之外,它在惡性良性腫瘤腦轉移、胰腺癌、卵巢癌、胃癌、肝癌等領域有多項臨床試驗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大忽悠還是大救星?

講了這麼多資料,大家肯定要問,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到底是如何起效的呢?

簡單而言,它就是用電場來幹擾細胞分裂,讓其出錯,進而誘導快速分裂細胞(比如癌細胞)的死亡。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大忽悠還是大救星?

就像每輛車都有很多零件一樣,每個細胞裡面也有很多複雜的組成部分,包括蛋白質分子,DNA分子等。車要跑起來,需要每個零件緊密配合,細胞也一樣。細胞内的各種分子,需要在合适的時間,出現在合适的地點,才能保證細胞功能。

比如,癌細胞的分裂(術語叫“有絲分裂”),就要求很多細胞零件協同作用,保證DNA的複制和分離,讓一個癌細胞變成兩個癌細胞。

這個分裂過程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就是微管(下圖綠色部分)。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大忽悠還是大救星?

上圖展示的就是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藍色的染色體(DNA)排在中間,由微管牽引着,正準備一分為二。大家可以看出,微管在細胞内的正确排列,對染色體複制和分離,對細胞順利分裂極其重要,癌細胞也不例外。

而每一根微管,都是由大量的微管蛋白(下圖中的綠色和藍色小球),按照固定結構搭建而成的。就像樂高積木一樣,一個一個堆起來的。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大忽悠還是大救星?

圖:微管蛋白搭建的微管

這和電場治療有啥關系呢?

關系很大,因為微管蛋白是有極性的!如果持續受到外界電場的幹擾,微管蛋白可能會亂跑,就沒法順利搭建有用的微管了。這樣,整個細胞分裂就無法順利進行。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大忽悠還是大救星?

微管蛋白還隻是一個例子,癌細胞分裂中還有很多核心蛋白,包括隔膜蛋白(Septins),都是帶極性的,都可能會受到電場影響。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的本質,就是利用合适的電場(比如中頻低強度交變電場),持續作用于局部(比如腦部),進而影響微管蛋白等衆多極性分子的排列,阻斷癌細胞的分裂。

下面這些圖,就展示了受到電場幹擾,而無法正常分裂的癌細胞。可以很直覺地看出,它們的微管結構都已經紊亂。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大忽悠還是大救星?

必須要指出的,并不是什麼電場都能治療惡性良性腫瘤,Optune電場治療是目前唯一獲批的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系統。它本身非常複雜,從電場強度,頻率,距離等都有很多講究,絕不是輕易可以搞定的。

就像PD-1免疫療法成功後,社會上突然冒出了一堆打着免疫治療旗号的大忽悠。我估計它的成功,也會催生一批神奇的“XX場療法”。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大忽悠還是大救星?

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的成功,是個特别勵志的故事。

一方面,它幫助很多腦瘤患者長期生存,回歸正常生活。另一方面,它讓很多質疑者改變了觀念。

Palti博士本身是生物實體和電生理學專家,并不是做藥的,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這個概念,在以開發藥物為主的抗癌科研領域是不被了解,不被重視,甚至不被接受的。是以它一直是個非主流的存在。2000年,啟動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研究的第一個實驗室,就是Palti博士家的地下室。

後來為什麼成功了呢?

還是靠臨床試驗和客觀資料!

好的科學家喜歡質疑,但也保持開放心态。從2004年第一篇研究論文發表,到2006年3期臨床試驗開啟,再到2009年第二個3期臨床試驗開始,科學家和公司圍繞這個項目發表了大量經過同行稽核的資料。随着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臨床試驗的成功,越來越多科學家和醫生開始接納這種新型治療手段。

2018年底,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已經在香港上市,第一個患者已經用上了。2020年5月,惡性良性腫瘤電場治療在大陸上市。

希望這款療法能夠惠及更多患者,也希望有更多“非主流”的抗癌療法能經受住科學的考驗!反正不管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以下是一群熱愛科普的同學在大一期間利用業餘時間為此做的科普視訊,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形象地了解這一療法。

參考文獻

[1] NovoTTF-100A versus physician's choicechemotherapy in recurrentglioblastoma: a randomised phase III trial of a noveltreatment modality.Eur J Cancer, 2012. 48(14): p.2192-202.

[2] Effect of Tumor-TreatingFields PlusMaintenance Temozolomide vs Maintenance Temozolomide Alone onSurvival inPatients With Glioblastom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2017. 318(23): p.2306-2316.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新藥背後的科學,不是藥物宣傳資料,更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疾病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