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媽後最大的痛,很累,卻不知道如何休息

看到标題,大家會不會以為這篇是醫美的廣告。

我并不排斥醫美啊,之前鼓足勇氣體驗過水光針(還被好朋友一臉嫌棄,如今這都不算醫美了),等我再多了解一下其他項目的作用機制和存在的副作用,以後要是真嘗試出心得了,一定跟大家分享。

今天來講點不用花錢,但效果比醫美更好的事——休息。

沒生孩子以前,真的想不到當媽會那麼累。

小D剛剛出生那一兩年,因為她早産,各種情況都很差,我除了要陪着她每周上十幾節各類康複訓練課,更是在每天日常養娃中,都處于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那種狀态。

有一次抱着她哄睡,為了讓她真能睡熟,我強忍小便兩個多小時,最後終于把她放下,才往衛生間方向走了幾步,就控制不住失禁了……

後來呢?後來我更忙了,一邊帶小D一邊開始寫公号,公号成為自己的小事業後,成為了創業媽媽,這兩年寫文章到半夜是常态,6點還得起床給小D安排早餐,今年開始了直播,一天連續講8、9個小時,第二天仍然是要推文的……

有一段時間憔悴到人都脫相了,回國朋友都說,老了好多好多。見到皮膚科的醫生也會問,那麼累怎麼補?結果,但凡靠譜的醫生的答案都是,最好的補品就是,好好休息。

(插個題外話,哪怕是醫美,靠譜的醫美醫生也都會和你說,先休息好了,再做醫美效果也會更好)。

這些年其實仍然很忙,但我的确找到自己的節奏,找到讓自己“好好休息”的方法,或者也是最近幾年總被誇狀态更好的秘訣之一吧。

當媽後最大的痛,很累,卻不知道如何休息

1

睡懶覺和玩手機

先說兩個人人都知道是“錯誤選項”,但忍不住就要做的:睡一整天和刷一天手機。

其實睡懶覺挺好的,隻要不是睡一整天,我自己的經驗是,比平常多睡個一兩個小時,精力會好一些。

至于玩手機算不算休息,我還真查到了心理學的依據:被動的,漫無目的地刷其實更累腦子。

類似某音,某書那種:平台推送,來什麼看什麼,大腦本來以為啥都不用幹,沒想到不僅要默默處理這麼多資訊,還要點贊留言啥的,社交要求很高,導緻越刷越興奮,并不能放松。

如果就是想躺在床上玩玩手機,那主動去刷一部劇,或者主動去打遊戲,會比漫無目的看各種推送的短視訊要好。

當媽後最大的痛,很累,卻不知道如何休息

2

我到底需要哪種休息

以前總跟大家分享,我自己最愛的休息方式裡,運動排名第一。

跑個5公裡,練2小時瑜伽都能讓我通體舒暢,身心愉快,今年又開發了跳舞這個新項目,雖然四肢不協調,但每次為了跟上節奏,記住動作就不得不專注,對于我這樣總在用腦的人來說,真的是最好的休息。

但我知道一定會有雲閨蜜說,讓她運動跟要她的小命差不多,那不是休息,那是上刑,的确如此,做點啥才是有效的休息,這對每個人好像都不一樣。

我們得先确定,自己到底需要哪一種休息:以下是一位心理醫生總結出的幾種不同休息模式,大概可以參考一下。

1

身體、體力的休息

01

如果以下情況,你符合3條以上,那你需要的就是身體、體力上的休息:

1、需要體力的工作,你搞不定,或者幹起來非常費勁

2、感覺全身都累,但是很難入睡

3、經常感冒生病,頭疼腦熱

4、渾身肌肉疼

5、對咖啡因、糖、酒精一類的東西上瘾,感覺累就需要依賴這些東西

點選選項選中丨符合3條以上,你需要的就是身體、體力上的休息

身體和體力上的休息,怎麼做更好呢?

首先是好好睡覺,找到自己适合的睡眠節奏,比如我就從來不是早睡的人,每天睡覺都過12點了,但我睡眠品質不錯,能高效睡足6小時。

其次,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都可能對消除身體疲倦有益,很多媽媽都知道自己缺少運動,不僅長胖了,而且身體沒有力氣,幹什麼都費勁;

但是一說運動,又特别容易被帶偏——總覺得要一下子沖進健身房,在跑步機上每天先跑1小時才行——而且還特别希望,運動一次就掉秤——這既不是有效運動,更不是有效休息。

如果是完全沒有運動習慣,那從每天散步20分鐘開始,反而是舒服的,尤其是在天氣好,花紅柳綠風景宜人的情況下去散步。

根據自身不同的情況調整速度,讓脈搏處于最大運動脈搏的60-70%(女性的最大運動脈搏,可以用220-年齡),進入熱身階段,就是很好的開始。

我可愛散步了,擡頭看天空,随手拍一拍

當媽後最大的痛,很累,卻不知道如何休息

除了主動運動,還有被動運動——比如按摩,女生都很喜歡做spa,這就是一種被動按摩,由别人用力,帶動自己的肌肉和肢體來運動,加上舒适的環境和香氛啥的,也會讓人覺得很放松。

但有一點要強調,被動運動無法取代主動運動,是以單純按摩并不會真的會變瘦變美,有條件還是自己動起來吧。

2

心理、腦力的休息

02

如果以下情況,你符合3條以上,那你需要的就是心理、腦力上的休息:

1、需要腦力的工作,你搞不定,或者幹起來非常費勁

2、每天都覺得情緒很差,容易焦慮和詛喪

3、白天也會迷迷糊糊,沒有精神,但又不是真想睡覺

4、一點就炸,莫名其妙小時也會發很大脾氣

5、老覺得有一堆麻煩,自己應付起來很累

點選選項選中丨符合3條以上,你需要的就是心理、腦力上的休息

心理和腦力上的休息,怎麼做更好呢?

兩個關鍵詞:放空+換個不費腦子的事情去做。

主動放空的最佳方法,其實是最近風很大的“正念冥想”,聽起來很進階很複雜,其實并不難。

核心就是安靜的狀态下,閉上眼睛,集中精神來感受自己的呼吸、脈搏、身體内部的各種輕柔律動,并且用一定的音樂、密碼引導我們去感受這些内在節奏。

當媽後最大的痛,很累,卻不知道如何休息

之前有朋友問我怎麼做,其實我就是在喜馬拉雅上一搜,就會出現很多正念冥想的引導音頻,自己選個聽着喜歡的,慢慢做幾次就會發現一些好處了。

我這個絕對不是啥專業的“正念冥想”方法啊,但是所謂正念,重要的是那一念的覺察,隻要是能讓我們自己覺得舒服,平靜,開始想要去覺察内在,那就算很好的開頭了,至于還要不要深入下一步去學進階、專業的方法,那就看大家各自的需求了。

另外,休息腦子這事,還有個更簡單的方法,就是幹點不需要腦子了,已經成為“程式記憶”,會自動進行的事。

當媽後最大的痛,很累,卻不知道如何休息

例如有人開車就不用想,有人做飯、烘焙會開心,還有人做個模型拼個樂高,聽音樂畫畫,甚至有人打掃衛生就很解壓。

其實這些都是讓大腦進入了一個“自動巡航”的快樂模式裡,也都是很好的休息。

3

感官、感覺的休息

03

如果以下情況,你符合3條以上,那你需要的就是感官、感覺上的休息:

1、對噪音非常敏感,甚至有惡心難受等生理反應

2、眼睛疲勞、脹痛、感覺看東西模糊

3、口味越來越重,沒有刺激性的味道簡直吃不下去

4、不喜歡别人碰你的身體

5、嗅覺好像不靈敏了,很多氣味聞不出來,或者相反,過度敏感

點選選項選中丨符合3條以上,你需要的就是感官、感覺上的休息

感官和感覺上的休息,怎麼做更好呢?

這其實就是刺激狠了,比如為啥我們不主張18個月以下的幼兒看視訊,看卡通片呢?

如果我們觀察娃盯着卡通片的樣子,就會發現娃好像是看呆了一樣,簡直整個人都“魔怔”了盯着不動,因為視訊那種集中刺激,對幼兒來說太強烈了。

我剛工作那幾天,在北京特别喜歡去夜店喝酒跳舞,根本不用熬通宵,回來第二天腦子還會嗡嗡大半天。

當然啦,強烈的感官刺激無論對娃和對成人,都是很有吸引力的,忍不住就想去看,去瘋,那真受了刺激怎麼休息好呢?

回到大自然裡去,到戶外去,呼吸新鮮空氣;盡量讓眼睛看自然光,看從黎明到傍晚的天空,聽鳥和風的聲音……

實在沒有那個條件了,到陽台上打開窗戶,眺望一下對面樓,讓風吹一下臉,也能好一點。

當媽後最大的痛,很累,卻不知道如何休息

4

情緒、情感的休息

04

如果以下情況,你符合3條以上,那你需要的就是情緒、情感的休息:

1、特别關注失敗和缺點

2、沒有安全感,自我懷疑,害怕挑戰和嘗試新事物

3、老在不自覺道地歉,或者表示“不是我的錯”

4、一點小意外,小錯誤,也會讓你很難過

5、對生活總是處于焦慮和擔憂的情緒中

點選選項選中丨符合3條以上,你需要的就是情緒情感上的休息

情緒和情感上的休息,怎麼做更好呢?

從自我覺知開始,其實就是問問自己,我怎麼了,找人說說,我怎麼了。

我們說過很多次帶娃複盤,但其實跟自己複盤,就是我們總說的“關注自己”——今天發生了什麼事,當時我有什麼感覺,我是怎麼想的,為什麼我會出現這種感覺和想法。

哦!原來是這樣,我是害怕了,想起了我小時候一直被忽視的記憶——那怎麼辦呢?

我現在長大啊!

小時候父母忽視我,我不知道怎麼辦,是以我很害怕,但是我現在長大了,我想要這個東西,我可以自己去拿。

我的需要被忽略了,我可以說出來,我還可以自己去滿足我的需求——雖然我還是會害怕,但是害怕又怎麼樣?我還是好好的長大了……

從表達你的感受開始,找回松弛感,這也是我之前分享過的,就想想,這件事最差又能怎樣,想到最差的結果,反而就發現,做不到并不會死的,做不到那又怎樣呢?

當媽後最大的痛,很累,卻不知道如何休息

3

說一千道一萬,就這三條

心理學認為,真正有效的休息,就是讓身體、思想、情緒都處于平靜狀态。

不管前面說了多少種,其實根子上就三件事:

不需要“意志力”;

保持自己的節奏;

關注自己…… 

你知道聽音樂好,是以強迫自己聽音樂放松一下,這不是休息;

你習慣了每天12點睡覺,聽說早睡早起身體好,非要10點睡,這其實也休息不好;

至于“關注自己”很多人說,我不知道怎麼關注。

最簡單的就是給自己一個任務,

今天我要找到3件,我覺得美好的東西,讓我覺得開心的事,比如我之前寫過的,擡頭看看藍天,把它拍下來寫下來存下來。

一周後,我來找5件;

一個月後,10件;

3個月後,我們會慢慢意識到,我們自己需要的美好是什麼樣子的,它并不難找到。

當媽後最大的痛,很累,卻不知道如何休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