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VR替代止痛藥物可行嗎?4位病人親身講述

用VR替代止痛藥物可行嗎?4位病人親身講述

據悉,美國全國約有5000萬慢性疼痛患者(按照定義,慢性疼痛指的是持續三個月以上的疼痛),嚴重的情況甚至會造成患者行動不便。與組織損傷引起的急性疼痛不同,慢性疼痛不僅是一種症狀,也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傳統的療法是注射或服用阿片類止疼藥,不過實際上藥物的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完全緩解疼痛。對于一些病情嚴重的患者,一天可能吃藥不止一次,這意味着美國面臨着一種服藥泛濫的問題,同時長時間服藥過量,對病症的治療效果也會衰減。

是以,醫學家将目光轉向非藥物療法,并認為它将取代現有的任何藥物,成為慢性疼痛治療的前沿和中心技術。比如,VR技術就正在成為一種潛在的疼痛緩解方案,醫生一方面希望通過VR減少藥物過量造成的死亡,另一方面,美國醫療系統開始限制止疼藥物的使用,這也為VR療法帶來了商機。據統計,VR在醫療領域的價值已經達到十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還将成倍增長。這項技術應用于多種醫療場景,比如緩解焦慮和抑郁,幫助中風患者複健,可視化術前規劃等等。而在21年11月,美國FDA認證了首款用于治療慢性疼痛的VR産品。

此前,為了替代藥物療法,人們嘗試了各種幹預療法,除了新興的VR療法外,還有實體治療/健身、按摩、針灸、機能恢複訓練、心理治療、康複訓練、正念練習、身心實踐等等。相比之下,用VR來替代藥物,會更管用嗎?VR真的能吸引患者的注意力,讓他們忘記疼痛嗎?如果想了解這些問題的答案,也許可以從以下幾個真實的案例中了解更多。

案例1:

2015年,西達賽奈醫學中心的胃腸病學家和研究員Brennan Spiegel展開了一項以VR療法作為研究對象的學術醫療計劃,并獲得來自西達賽奈董事會一位投行家的100萬美元資助。21年11月,一位叫Julia Monterroso的患者參與了該計劃。

據了解,Monterroso已經55歲了,在加入醫療計劃之前的一年半時間,她一直受到小腹疼痛的困擾。後來在21年9月,她因為患有腰間盤突出症而去做手術矯正,在這之後小腹疼痛加劇,她不得不停止做清潔工的工作。然而,經過一系列測試,醫生并沒檢測出Monterroso腹痛的原因。是以,隻能通過輔助療法來緩解疼痛。

Spiegel使用的VR方案基于PC VR,軟體由精神醫生Omer Liran開發,特點是可根據患者的回報實時調整内容。Liran表示:之是以選擇自己開發,是因為外包開發的成本貴,而且周期長,公益項目難以承擔這樣的時間和資金投入。

在正式開始治療之前,Liran和Spiegel需要預先從患者身上收集生物特征資料,比如掃描心髒、眼鏡、認知負荷、腦力等資訊。在進入VR後,患者的認知負荷明顯增加,對于VR新手來講,初次進入虛拟世界是一種神奇他的體驗,沉浸的場景可信度相當高。Monterroso表示:在VR中我看到了虛拟的樹林,當時就想到了自己去世的兒子,瞬間流出眼淚。

Spiegel指出,這種強烈的反應很常見,患者在VR中相當于在自我療愈。Monterroso也表示:此前曾嘗試通過呼吸練習來放松,現在發現VR的放松效果更好,疼痛也得到了緩解。

除了樹林外,Monterroso還在VR中體驗了海灘、大山等虛拟環境,據監測資料顯示,這些場景讓她的認知負荷和心率得到了減緩,身體得到逐漸放松。Spiegel表示:通常,人們壓力大時瞳孔會放大,由于沙灘、大山場景足夠舒緩,降低了Monterroso的壓力,她在體驗的時候瞳孔是縮小的。

用VR替代止痛藥物可行嗎?4位病人親身講述

接着,Monterroso體驗了另外一個專門治療慢性腸道症狀的VR環境,和此前的場景不同,這一次Monterroso将扮演虛拟世界中的醫生,手動與虛拟診所中的機器人Maia和病人互動,比如用聽診器檢查病情,聆聽消化道聲音等等。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參與病情診療,幫助患者學習關于病症的知識。

在這個體驗中,虛拟機器人Maia會講解大腦和腸道協同工作的方式,并通過圖像來展示這一過程。比如當大腦感受到壓力,便會變成紫紅色,從大腦通往腸道的黃線則會變成火焰的效果。與此同時,還會出現快速跳動的心髒、快速移動的腸子,這時候人體的氧氣會進入大腦,遠離腸道,進而造成腸道不适。

VR治療的效果足夠沉浸,以至于Monterroso竟然沒有注意到周圍的人,直到離開VR才發現。

通過這場VR治療,Monterroso似乎還找到了小腹疼痛的原因。因為兒子去世,她曾一度非常傷心,這給她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

Spiegel表示:人生隻有一回,你不可能同時存在于兩種現實。而在VR中,你可以随時随地進入一種身臨其境的場景,通過視覺欺騙大腦來模拟一種虛拟的現實。不僅如此,在人的身體會對虛拟的現實做出反應,比如Monterroso身體的疼痛在VR中得到緩解。

案例2:

2016年8月8日,退休高中生物老師Robert Jester在做煙囪清潔時,不小心從梯子上掉下來,摔斷了脊髓。因為脊髓斷裂,Jester不僅不能走路,而且還覺得雙腿刺痛,就像是被開水燙過或是被刀子刺一樣。

這種疼痛持續了一年,他因為忍痛而咬斷了臼齒,甚至計劃自殺。他曾嘗試過吃藥,但藥物讓他心情低落,依然無法正常享受生活。

用VR替代止痛藥物可行嗎?4位病人親身講述

後來機緣巧合,Jester發現了一家叫AppliedVR的VR醫療公司,該公司通過VR來治療兒童焦慮和急性疼痛,于是Jester決定嘗試一下。在VR療程中,Jester體驗了虛拟的農場、乘坐萊特兄弟駕駛的飛機,VR讓他如此專注,以至于忘記了身體的痛苦。

就這樣,Jester開始越來越頻繁使用VR,同時減少藥物的用量。終于在兩個月治療後,完全停止使用止痛藥。Jester表示:每當身體出現疼痛,我都會立即使用VR治療,AppliedVR的很有趣,我可以通過呼吸來和VR中的樹互動。比如當Jester的呼吸緩慢而穩定,VR中的虛拟樹才會發芽、生長。Jeter補充,這可以讓我在一分鐘内集中注意力。

通過這些案例,可以看到VR在疼痛治療上是有效的,但随之而來的問題是,在停用VR後,患者是否還會繼續疼痛?如果隻有在使用VR時才有效,那麼未來患者是不是需要長期使用VR,這是否也會影響他們在現實中的生活?就目前來看,VR似乎還沒有給人體造成明顯的副作用,但随着VR體驗和内容品質提升,未來是否會讓人産生依賴性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不過Jester發現,即使一年沒有使用VR,在VR中得到的訓練依然在發揮效果,每當疼痛出現,他可以閉上眼幻想VR中的場景,并逐漸調節自己。專家認為,這也是未來VR追求的目标,即對病情産生持久、真實的效果,而不隻是在使用時才有效。

案例3:

參與VR治療項目的另一位患者名為Misty Williams,這位患者38歲,在餐館後廚工作。她的病因是由鐮狀細胞病引發疼痛發作,為了緩解疼痛,曾一度使用一種強烈的麻醉劑(Dilaudid,某種嗎啡藥物)。但由于這種麻醉劑藥效太強,她在做飯的時候不能使用,否則可能會耽誤工作。

後來,Misty開始住院接受VR治療,結果發現VR的效果竟然比Dilaudid更好。即使是在工作休息之餘使用VR,也不會影響後續的工作。

案例4:

Carol Dhainin今年50歲,曾因為膝蓋骨脫臼做過28次手術,在過去15年長期與慢性疼痛作鬥争。後來,她被确診為纖維肌痛。為了減緩身體的疼痛,她每天都在服用多種止疼藥,後來即使每隔幾小時吃一次藥,藥效也不那麼管用了。也曾嘗試過實體恢複,不過治療結束後她感到非常疲勞,幾乎連續睡了10天。

Carol并不相信VR可以緩解疼痛,盡管已經嘗試過各種方法,但她對于VR這種新技術仍然持懷疑态度。當然,當藥物不再管用,一些患者将不得不去嘗試VR這種新的療法。

VR緩解疼痛的原理

根據門控理論,哈佛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Clifford Woolf認為大腦對疼痛有一定控制力,比如當一個人從着火的房子跑出來時,即使扭到腳踝也難以有感覺,因為大腦專注于逃離火災這件事而忽略了疼痛信号,直到安全逃離後才會恢複痛覺。另一方面,醫學家通過實驗發現,中樞神經系統病症也與疼痛有關,比如因為對疼痛的敏感性更強,而讓身體的痛覺被放大。此外,當神經系統出現失控,即使身體沒有受傷,也會釋放一種錯誤的疼痛信号。

用VR替代止痛藥物可行嗎?4位病人親身講述

與此同時,西北大學疼痛實驗室發現,當疼痛持續存在,大腦中的活動會從感覺和運動中心轉移到與情緒相關的區域(杏仁體、海馬體)。是以推斷,慢性疼痛屬于心理學的一部分,人在疼痛的時候,消極的情緒占據了主導地位。簡單來講,疼痛緩解更像是針對大腦、神經進行恢複訓練,而理論上講,即使不用藥物,心理治療、VR等非藥物幹預療法也足以起到效果。

從醫學角度來講,治療慢性疼痛有六大技巧,VR剛好可以提供其中大部分治療:

1,了解疼痛: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病,不僅僅是其他病的症狀,它甚至可能是由特殊的神經細胞失控引起;

2,鍛煉有助緩解:很多情況下,鍛煉身體可以減輕慢性疼痛患者的不适感,甚至提升耐痛力;

3,尋找并控制疼痛源頭:從思想層面去放松,解開造成身體疼痛的“心結”,比如寫日記釋放壓力;

4,通過心理學治療,改變大腦處理疼痛的方式;

5,用替代性詞語,間接、委婉地描述疼痛;

6,找醫生對症下藥。

從這6條技巧可以看出,心理因素可能影響慢性疼痛症狀,是以心理療法也比較常見。沉浸的VR在心理治療領域初見成效,越來越多的人用這項技術來進行冥想,放松心情。科研人員們也希望利用VR在心理治療的優勢,來緩解身體的疼痛。

同時醫學家指出,身體疾病不一定與疼痛有直接關聯,即使是一些腰間盤突出患者,也曾一度沒有痛感,而已經得到關節置換治療的關節炎患者,在術後依然會感到疼痛。這是因為,造成疼痛的原因通常比較複雜,是以通常情況下隻能用藥物進行表面治療。相比于查明疼痛的原因,醫學人員更傾向于尋找一種臨床上有效的療法,比如VR目前已經展現出一定的疼痛緩解效果。

VR作為一種非藥物療法,有望突破現有療法的局限,避免因為服藥過量而造成上瘾、死亡。在醫學家看來,VR視覺體驗也起到一種數字迷幻劑的效果,人在VR中可能會産生強烈的心理/情緒變化,并通過這項技術來學習改善自己的心态。另外,通過虛拟機器人Maia在VR中的視覺講解,Monterroso更加直覺的學習到如何自我療愈,效果比醫生口述更好。

早期的VR療法

早在1990年,華盛頓大學認知心理學家Hunter Hoffman就曾嘗試用VR來緩解燒傷患者的痛苦。我們知道,燒傷本身就是一種非常痛苦的事情,但後續換敷料的過程也同樣痛苦。

為了緩解患者的疼痛,Hoffman研發了一個名為SnowWorld的VR方案,其原理很簡單,就是讓患者在虛拟的冬天場景,向企鵝扔雪球,通過這種活動來忘記現實的痛苦。通過腦補掃描結果,Hoffman發現VR的治療可起到和靜脈注射藥物的接近的療效。

而相比于藥物和外科手術,VR療法的副作用少的多。在90年代,使用VR的代價通常隻是會體驗到一些惡心和眩暈。而在當代,醫生們依然在嘗試用VR緩解疼痛,比如在孕婦分娩時用VR轉移注意力。現在的VR大大降低了眩暈感,不僅體驗感更好,成本和體積也比此前大幅降低。

Hoffman預測,VR技術發展将帶來一種下遊影響,這種影響将推動VR療法迅速發展成标準的疼痛治療方案。

當代的VR方案

AppliedVR指出,将使用者的呼吸速度與VR視覺比對,目的是向使用者實時回報他們身體發生的變化。這種療法足夠有效,甚至遠超過傳統的認知行為治療采用的口述講解。也就是說,在VR中直接用視覺反映患者的身體資料,比直接給他們看資料、圖表更加快速、直覺,同時患者也可以根據VR的回報及時調整身體狀态,無需中斷治療。

用VR替代止痛藥物可行嗎?4位病人親身講述

為了更好的治療像Jester這樣的患者,AppliedVR還重新設計了一種專門治療慢性疼痛的VR方案:RelieVRx。RelieVRx中不僅包括各種甯靜優美的場景,也通過遊戲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舒緩神經系統。整個療程持續8周,患者需要每天使用VR一次,平均每次7分鐘。不同于VR遊戲,RelieVRx并不支援大量的互動,僅能追蹤使用者的頭部運動,好處是易于上手,戴上頭顯即可快速體驗,甚至不用看說明書。

AppliedVR研發副總裁Todd Maddox表示:VR可以讓大腦在體驗中學習,這是改變患者長期行為的第一步。

資料方面,AppliedVR的研究報告顯示:利用RelieVRx,患者出現慢性腰痛症狀的次數平均下降近43%,效果比非VR療法更好(對照組平均下降25%)。此外還發現,大多數人在VR治療後的三個月内,依然可以得到持續的效果,也有部分人的療效持續了六個月。

除了AppliedVR外,一家名為Karuna Labs的公司也在将VR與醫療結合。這家公司的方案是一個混合模型,将VR治療與遠端視訊醫療融合。患者可以和複健教練配對,教練每周與患者通話,指導緩解疼痛的鍛煉。而在其他時間,患者需要在VR中自主聯系三個月。

在Karuna的VR課程中,患者會根據視覺指導來運動身體,同時VR頭顯和搖桿會追蹤患者的姿态,進而觸發與VR額互動。其中還包含了一些運動遊戲,比如射箭模拟,可用于恢複背部或肩膀運動,或是有趣的吸塵器遊戲,幫助患者進行日常恢複鍛煉。在VR有趣的互動和視覺體驗中,患者更容易忘記身體的疼痛,更有動力去運動,進而促進體内運動神經恢複。

患者在VR中的表現将記錄成資料,遠端發送給教練。

Karuna Labs創始人Lincoln Nguyen表示:當患者在VR中被傳送到另一個世界,他的大腦将停止把正常的動作與疼痛聯系起來,病人在現實生活中做不出的運動,在VR中卻可以做到。也就是說,VR可以用視覺來欺騙人腦,進而控制身體來移動。

在1990年就發明的鏡像療法,也是一種欺騙大腦來減緩疼痛的方式。這種療法常用于治療“幻肢痛”,即失去手或腿的人,依然會感受到缺失肢體的疼痛。而通過一面鏡子,患者剩下的手或腿可以被視覺複制,看起來就像是擁有完整的四肢,這時候患者疼痛通常會得到緩解。

為了進一步欺騙大腦,Karuna将鏡像療法的核心原理應用于VR,讓患者在VR中相信,自己的身體健康,且感覺不到疼痛。而對于失去手或腿的患者,VR則可以模拟缺失的身體部位,甚至模拟該部位的動作。聽起來有點像是視覺催眠的感覺。在這種虛拟的環境中,患者更容易跟随訓示去做一些複雜的動作。

Karuna還會加大VR中虛拟化身的運動服務,讓患者以為自己在現實也得到了同樣的運動,進一步增強信心。

VR醫療的難題

實際上,VR在心理治療、理療領域的應用還處于初期,還沒有一個完善的産品化、商業化模式,甚至部分産品近期才開始進入FDA審批流程。即使是AppliedVR,目前的主要經濟來源是依靠科研補助,應用的場景也主要是政府資助的研究項目,免費為參與項目的患者提供。

VR在治療場景應用的一大個難題是,醫院還未完全接受這項新興技術。即使是西達賽奈醫學中心,目前其急診室的醫生還沒有采用Spiegel開發的VR方案。一方面是考慮到VR的成本問題,另外用VR治療可能比藥物療法更耗時。另外,VR療法的價格和使用者體驗,也許并不适用每一位患者。

為了推動VR醫療方案發展,一個可靠的商業模式是關鍵。那麼,該由誰來為VR治療買單呢?當病人無法負擔這種治療方案,保險公司是否支援報帳呢?對此,一家保險公司指出,VR方案需要通過FDA認證,保險才可能為其報帳。此外,還需要在臨床試驗中驗證VR療法的效果、經濟模式,以及能否以更少的支出獲得更好的療效。

然而,盡管RelieVRx已經獲得FDA認證,它依然不屬于保險公司報帳範圍。是以為了應對商業模式的問題,Karuna正在計劃與福利機構、保險公司合作,将VR治療納入工傷賠償、榮民福利等計劃中。

Nguyen指出,VR在醫療場景依然是新興技術,目前醫療保健系統正在緩慢接受VR治療方案,大部分患者還不了解VR治療的效果。也許隻有進行越來越多的測試,吸引更多患者來嘗試VR,VR醫療才可能進一步落地。

參考來源:nytime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