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文宏淩晨發文:抗疫兩年以來最困難的時期,是漫長冬夜還是倒春寒?

@張文宏醫生 14日淩晨發貼稱,抗疫兩年多,全國同心協力,拒病毒于國門之外,維持了非常低的感染率與病死率。但是春節過後,先是香港迅速進入了第五波疫情,從1例病例破防到全面失控也僅僅用了1個多月。這波奧密克戎BA.2 速度很快,内地和香港大多數都是這一株。

國内這波疫情目前處于指數級上升初期。我們團隊對感染病例數進行監控時發現,整個兩月份大陸一直處于全國性的散發病例低水準流行中,不過一直控制的很好,總例數都在200例之内。但是3月初以來,從3月1日的每日119例到3月12日的每日3122例隻用了11天的時間,這還是在全國性不放松對新冠的積極監測與防控的态勢下發生的。

張文宏淩晨發文:抗疫兩年以來最困難的時期,是漫長冬夜還是倒春寒?

抗疫兩年以來最困難的時期,是漫長冬夜還是倒春寒?來源:@張文宏醫生

由于短期内出現了大量的病例,全國各地難免顯得有些慌亂,上海也不例外。上海的精準防控在這次奧密克戎BA.2傳播之際,由于發生突然,啟動晚,病毒快,目前仍處于與病毒的并跑階段,感到非常吃力。

在對病毒傳播的迅速遏制與較大面積的管控中,平時最有特點的上海溫度似乎随着抗疫的緊張度上升而有所下降。其實,我們和病毒的争鬥将會長久地持續下去,但是防控的節奏不能亂,大家對于下階段防控的信心不能丢失。目前,為了實作社會面的清零,上海雖然沒有停擺,生活都在繼續,但是生活的節奏已經開始慢下來,并且迅速對重點區域開始進行精細的管控與篩查。我們相信,奧密克戎BA.2,再快,也會受制于生活節奏的慢下來。我們隻要慢下來,病毒就快不了。

與此同時,香港同胞與新冠第五波疫情的争鬥非常激烈,但也積累了大量的與病毒鬥争的經驗。今天下午,我和香港大學的病毒學家讨論了數小時。對于未來,我們都有高度一緻的看法:

1. 病毒的毒力真的是明顯降低了,香港這輪疫情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紀大是高風險因素外,絕大多數有明顯的基礎疾病。換句話說,免疫功能正常,打過疫苗的,無論是何種疫苗,隻要是加強過的,基本上都沒事。對于這個病毒,消除恐懼是我們必須走出的第一步。

2.我們統計的上海近六個月收治的2266例病例中,大多數是海外輸入性病例,94%打過疫苗。這2266個病人中,重症的隻有0.1%,危重症(需要插管)和死亡的一例也沒有。有人說病人中94%的打了疫苗還感染,說明疫苗沒有用。這就不講道理了。現在國際旅行的人疫苗接種率很高,達到90%以上,其中不到5%的入境時候被篩查出來有核酸陽性。你去看這感染的5%的人,當然是大多數打過疫苗,這可以了解為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機會。但是重症率與死亡率真的低于流感了。

3.香港資料,新加坡和英國資料都顯示,不打疫苗不一定有事,因為病毒已經變得相對比較弱了。但是有事的絕大多數都是沒有打過疫苗的。在香港這次疫情中,死亡個案中,有89.4%的人并無接種疫苗或隻注射了一針疫苗。 而80歲或以上的死亡個案中,更有91.5%的人未接種或隻打了一針。根據死亡率分析,接種一劑或未打針人士的整體死亡率是2.03%,相較接種兩針人士的0.09%,有23倍的差别。

4. 3月10日,英國《每日郵報》稱,由于經過群體感染與高水準的疫苗接種,包括付出了慘痛的群體感染過程中大量人員的損失,新冠肺炎在英國的緻死性已經低于流感。病死率下降了七倍,僅為0.03%。由于 奧密克戎已經變得很溫和,在實作了廣泛接種和自然感染率的國家,新冠病毒現在可能甚至沒有流感那麼緻命。

但這些都不是我們躺平的理由,對于未來抗疫,我們應該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争論是清零還是共存。

1. 這個病毒的病死率已經很低很低,在已經實作群體免疫的國家,病死率已經低于流感。但是我們中國如果現在迅速開放,會引起短時間内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會造成醫療資源擠兌和社會生活的短暫休克,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2. 大陸現在高齡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中,相當高的比例由于害怕疫苗接種的副作用,還沒有充分接種,一旦普遍感染,後果不堪設想。下階段我們無論如何要對這部分人群做好保護。

3. 通過最近全國各地的疫情應對情況看,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社會資源的配置上,還沒有做好應對大量病例同時出現的準備。現在全面開放一定會出現醫療資源擠兌,造成難以預計的過度死亡。

4. 是以,近期大陸繼續采取社會面清零政策,将傳播極快的奧密克戎第五波疫情壓制在完全可控的水準是非常重要的。但這并不意味着我們會持久性地采取封城和全檢測的政策。

5. 凡是持久的,必是溫和的與可持續的。我們要借助此次一定會到來的社會面清零所帶來的難得的機遇期與視窗期,準備好更為完備、智慧、可持續的應對政策,這些政策包括:老年人普遍的第三針接種,以及更好的疫苗與疫苗接種政策,可以廣泛供給的口服藥物,可以負擔得起的廣泛提供的居家檢測試劑,得到有效訓練和預演的分級診療政策,未來居家隔離的流程,下一次更大規模輸入與本土疫情疊加時所需的完整防控體系和充足醫療資源的準備等。前幾天有記者問我,為什麼接種了這麼多疫苗還不能躺平呢,我說這些準備都沒有做好,能躺平嗎?

這次疫情來的很突然,與其說是冬季還沒有過去,還不如說是一次倒春寒,但當我們看清了前方的道路和必将到來的春天,又有什麼可以畏懼的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