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懂你”是中國孩子家庭成長的奢侈品

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一切都飛速地變化着,當東西方文化、傳統與現代在這個多元時代交彙之時,父母和孩子之間也必然要經過“思維抗争”的洗禮,都難免會産生觀念上的沖突與沖突。

01

近日,湖南長沙的一個男孩,因為愛好漢服,和家裡人關系緊張,又因為追求女生被拒絕,導緻情緒崩潰,身穿漢服的坐在欄杆上欲輕生。

“我懂你”是中國孩子家庭成長的奢侈品

民警趕到現場後在水域展開搜救,遺憾的是第二天男子的遺體被找到。男子身上的漢服已經被水沖走,打電話去詢問家人的時候,父親說“不認識這個人”。

“我懂你”是中國孩子家庭成長的奢侈品

這一句“不認識”赤裸裸道出了當下家庭教育問題的艱難:一句“我懂你”或“了解”變成了孩子家庭成長的奢侈品,真的是各種讓人覺得難過。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每個人都在快節奏、壓力強的社會中前行,如果不能夠很好地溝通和了解,或許家長和孩子的心裡都是一樣無奈的苦楚,一樣死寂的孤獨。

在親子沖突高發的家庭中,父母通常要維持自己的威嚴,不願意放平身段,更别說耐心等候孩子傾訴來龍去脈。現實生活中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父母固然很有經驗,但是也沒辦法保證自己百分百正确。很多時候都是自己憑着直覺判斷,強行禁止孩子接觸大人所認為的“禁區”,進而也激發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02

再說說那個因穿漢服而溺水的可憐孩子。

其實,這個事情本身或許不在“漢服”本身,它僅僅是一個導火索。事情暴露出來的是家庭日常中,孩子與父母本身就不“同頻”,平時就缺乏有效交流,更不要說共情、共鳴、換位思考之類的了。

隻有滿足孩子内心自主獲得、自信勝任和人際聯結的基本心理要求時,才能産生内在動機,保持對學習和工作的興趣。所謂“聯結”,就是這個關系的維系依賴着對他人,尤其是父母的“懂你”和互相了解。隻有這樣,才能形成父母對孩子正面的啟發,孩子對父母也會是一種“良師益友”般的尊重。

孩子愛好某種事物,比如戲曲、比如漢服,家長不要一看這些是和書本沒有關系的東西,就過度緊張。我們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地給孩子買一些相關的專業書籍,來引導孩子,最起碼培養一下孩子閱讀的習慣。

“我懂你”是中國孩子家庭成長的奢侈品

再進一步,戲曲可以培養孩子的作派身段,開打動作及氣息運用,煅煉身體;而漢服可以打開孩子的“古典”細胞,或許還會對他們未來的曆史、國文學習産生幫助。

盧梭曾說過:好奇心隻要有很好的引導,就能成為孩子尋求知識的動力。

很多時候,孩子會提出一些天馬行空的問題,有的父母會漸漸失去耐心。最智慧的教育方式是,鼓勵孩子思考,總有一天,好奇心的種子會生根發芽,結出令人父母、老師都驚喜的果實。

03

家長真的需要學習,為的不僅是趕得上時代這麼簡單。

時代變化的東西太多,我們可以守護内心不變的精神靈魂,在此基礎上還要時時修正更新自己的思路,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傳統文化也教育我們,“道無常道”“法無常法”,今天有用的知識可能明天就要被淘汰,但後天他還有可能被“複活”,被重新認知!學一些《易經》的思維,掌握“易思維”,更能領悟“活到老學到老”的益處。

家長要“學習”,并不是一定要去學一門專業的課程,或者學習孩子所有的功課,而是廣義的一種,中醫、鍛煉、閱讀、詩詞、音樂、演講、繪畫、瑜伽、服飾、廚藝……都可以了解一些。最重要的是形成這樣一種心态:1.父母是引路人;2.即便真的學起陌生的内容,也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時候,此刻内心和孩子是一緻的,故而不管學起什麼來,都更容易找到方法和捷徑。

如果孩子喜歡美食,父母需要自己閱讀一些藥食同源的中醫類的書,告訴孩子哪些食物符合時令,哪些吃起來更合适,更健康。

當孩子正沉浸在一本文學書時,不要打斷孩子,引導孩子應該計劃一下近期的閱讀書目,也可以和孩子在文學中一起徜徉……

“我懂你”是中國孩子家庭成長的奢侈品

現實中,很多父母一方面想讓孩子有愛好;另一方面卻擔心影響孩子的成績,是以違心或心甘情願地做着“扼殺”孩子興趣的事情,以緻于孩子總畏你三分,“我懂你”也成了一句空談。

其實,這大可不必!

04

我們教育的出發點,是育人,知識僅僅是工具、是過程,不是目的。

如果家長能夠通過知識的引導,讓孩子形成對快樂生活的熱忱并形成自己獨特的做事風格,那麼他的人生是格外自信的,對小家大國也會傾注極大的熱情,并且形成健全的人格。我想,這樣的家長就是十分成功的家長!

很多家長最擔心的問題,依舊還是,孩子的學習怎麼辦?

但首先,家長需要知道:培養課餘興趣,并不會影響學習。短時間内可能見不到興趣對學習帶來的好處,但是長期來看,隻要能積極引導,會促進包括學習在内的孩子的全方面的發展。

孩子對學習沒興趣,不要“一刀切”地扼殺孩子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不要讓孩子的視野裡,僅存國文、數學、英語等幾門固定課程。

我們發現很多智慧的家長,往往都是中醫達人、推拿達人、養生達人,因為中醫本身就在生活中很常用,家長嘗到一點兒“甜頭”,一定會堅持不懈地繼續學習,最終回頭看,中醫也沒那麼難學。

同理,孩子的學習也是一樣!培養孩子的業餘愛好與正規課程并不沖突,我們甚至應該把學校正規的課程給它“生活化”。

比如,當孩子對于一片樹葉、一朵花感興趣的時候,我們不要阻攔,不要說哎呀路邊的葉子和花朵,都染了灰塵之類的話。我們可以耐心指着某片樹葉或花朵,給孩子講講它的學名,這樣孩子就收獲了自然或生物課上的某些知識;我們也可以教他如何用好的語言來描述花和葉,或者教他背誦關于花、葉的詩詞,這樣,孩子無形中增加了國文的涵養;甚至,如果觀察某片葉子或花瓣的形狀,特别像數學中幾何形狀或函數圖像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給孩子引導一下數學的基本知識。

“我懂你”是中國孩子家庭成長的奢侈品

總之,把課堂知識融入生活,把生活中的興趣引入課程,這樣子孩子才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特别枯燥、無用的事情。當然,家長也是一個對自我有要求的人,也必然是一位“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物。

05

抖音上有一對父子“莊尼和爸爸”,通過日常親自參與“生活小實驗”,來給粉絲們普及科學大道理,并且引入人生哲理,引起無數家長共鳴!

“我懂你”是中國孩子家庭成長的奢侈品

這就是知識的“生活化”和“體驗感”!

前不久,我在地鐵站乘坐電梯時,也遇見過這樣一位類似的爸爸,他陪着一個六七歲大小的孩子一起坐電梯,孩子對于電梯上的某些字元很感興趣。

孩子:爸爸,電梯上有數字:三百克。

爸爸:那個是電梯承受的最大重量,應該是3000千克,你仔細數數,3後面有3個零,是不是三千呀。

孩子:是的,爸爸。

爸爸:那個kg,是英文“千克”縮寫,就是kilogram的縮寫。

孩子天馬行空地說:嗯。我一天要喝1000克的水。

爸爸:不是1000克哦,是1000毫升;像我這樣的大人每天要喝1500到2000毫升的水。而且喝水不要喝飲料和純淨水,要喝白開水或礦泉水才更健康。

孩子:知道了,爸爸!我以後也要喝白開水和礦泉水!

從這一段簡單的對話中,包含了很多課堂上的内容。然而,這些問題來自于活生生的現實生活,來自于孩子乘坐電梯的日常,竟也包括了數學符号、英文單詞、實體計量機關以及健康養生方面的常識。

把來自于書本的知識,融入孩子的生活,孩子自然就會用之于生活,然後再從生活中發現問題,這是一種良性循環。而且,由于孩子親身經曆的緣故,對知識的記憶和印象更加牢固,思維也更加發散。當然,這個父親做得也很棒!

有的人說,父親可能是個知識分子,有一定的學識和眼界,但我們反觀,他用到的知識,确實是最基礎的常識。無論如何,那位爸爸“寓教于生活”的教育态度是非常值得學習的,能這樣和孩子交流的家長會更懂孩子。當然,方法是多樣的,但不管通過什麼途徑,隻有真正“懂你”才不會辜負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天生就具備的學習能力,以及他們快樂成長的持久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