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總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居然這麼大

總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居然這麼大

精讀媽:愛玩手機的孩子,正被手機一點點偷走健康,早早就輸在同齡人裡的競争力。

作者:水京雨(爸媽精讀作者)

近日,帶孩子去朋友家聚餐,席間,朋友說:

“愁死我了,假期快過完了,我家那神獸也玩瘋了!每天都抱着手機不撒手!”

此話一出,就引發了朋友們的激烈讨論:

“我家的也是,每天想着辦法和你讨價還價看手機、平闆、電腦,你給他關掉電視、拿走手機、平闆,他還沖你大喊大叫的,氣死我了!”

“我家的更過分,孩子爸爸還帶着孩子一起玩手機、刷視訊,兩個人看得不亦樂乎,氣得我恨不得兩腳給他們踢出去!”

總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居然這麼大

朋友們吐槽的場景,是不是像極了生活中無數孩子的日常?

兒童網絡安全研究報告(2016年)顯示:3--6歲的孩子中,手機接觸率已高達91%;國小9--10歲的孩子,已經和成人使用行為相差不多。

換句話說,現在的小孩,一不小心就會沉浸在各種電子産品中玩得不亦樂乎。

這也讓,很多父母頭疼不已,該如何科學管控孩子玩電子産品,已經成為父母的一道難關。

總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居然這麼大

手機的危害,遠比我們想象中更可怕

近日,看過一篇報道,不禁令人唏噓!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從普通家庭挑選了100個孩子,分成兩組:一組接觸不到手機,一組對手機癡迷。

幾年後的跟蹤調查發現:不玩手機的孩子幾乎全部考上大學,而癡迷手機的孩子隻有2個考上大學。

網友們紛紛感慨:想要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瘋狂玩電子産品就夠了。

有時候人的差距,往往就是在不經意間拉開的,而沉迷各種電子産品,很可能就是孩子的生活變槽糕的開端。

1、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危害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報道,江蘇11歲的小傑起床時,突然發現脖子動不了。

經詢問,小傑每天都要玩很長時間手機。醫生分析,這可能是小傑落枕的誘因。

總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居然這麼大

更可悲的是,諸如此類的事件,并不少見。

之前,新聞報道,九歲孩子玩手機不運動,患上靜脈血栓。當天,男孩持續低燒,并伴随胸部疼痛。

換衣服時,父母發現孩子兩條腿粗細不一樣,顔色也不一樣。最終孩子被發現患大面積靜脈血栓,還引發了肺栓塞。

總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居然這麼大

近期,英國《每日郵報》更撰文指出,兒童用手機會造成記憶力衰退,睡眠紊亂、頸椎等健康問題。

另外,玩手機還會增加孩子的肥胖率,削弱免疫力,影響身高增長和身體發育。

愛玩手機的孩子,正被手機一點點偷走健康,早早就輸在同齡人裡的競争力。

2、侵犯孩子的隐私,讓他們面臨風險

現在,很多的社交平台都允許顯示真實的個人資訊,甚至是地理位置。孩子們在使用電子裝置時,會不知不覺中,暴露自己的資訊。

前段時間,熱映的電影《網路迷蹤》,講述一個16歲少女失蹤了,她的父親通過分析女兒常用的手機,破解社交軟體最終找到女兒的故事。

而那個綁架并傷害女孩的壞人,正是通過網際網路一步步接近女孩的壞人,并誘拐了她。

不合理地使用電子裝置,不僅會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嚴重的甚至還會危及到生命。父母們,不可不防!

總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居然這麼大

手機正在悄悄地吞噬我們的孩子

前段時間,發生了一件令人傷心疾首的事情,江西南昌一名14歲男孩将自己的親爺爺殺害,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總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居然這麼大

奶奶正在廚房做飯,爺爺去叫自己的孫子吃飯,但是孫子一直都在那裡抱着手機玩,于是爺爺氣急敗壞地将孫子的手機搶走。

也正是因為爺爺的這一舉動,孫子直接惱羞成怒地抄起水果刀朝自己的爺爺刺去,孫子的這種做法直接導緻爺爺死亡。

據鄰居講,警察來抓他時,他特别鎮定自若,還面帶微笑。

他的反應輕描淡寫,就好像隻是殺死一隻螞蟻:“他擋我玩手機,就該死!”

這種冷漠不禁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一個小小的手機,竟然讓孩子生了心魔,失去了最後的理智與道德自控。

而在大陸,因為沉迷手機而患上“網絡孤獨症”的15歲以下孩子越來越多,在手機裡自己是風生水起的角色,回到現實中,卻個性懦弱、心理脆弱,極易因為一點小事就走上極端。

心理學家說:“過度讓孩子接觸電子産品,對孩子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大有損害,孩子會出現焦慮、抑郁、暴躁、冷漠、自閉、人格分裂,甚至暴力行為。”

如果父母不加以限制,我們含辛茹苦養育、給予厚望的孩子,極易被手機狠狠吞噬。

總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居然這麼大
總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居然這麼大

父母這樣做,沒有電子産品娃也可以很快樂

看到這裡,有的父母開始焦慮了,既然有這麼大的危害,以後還是盡量不接觸為妙。

可是,我們很清楚地知道,不接觸手機、平闆的想法很不現實的,電子産品是雙刃劍,關鍵是父母如何引導孩子使用。

1、父母要學會以身作則

根據德國電信公司2018年的調查資料,中國人平均看手機次數已經高達600次,而發現父母玩手機的時間,多于陪伴孩子時間的竟高達45%。

是以,父母要先嚴格要求自己,在和孩子相處時,盡量不看手機。

這樣就可以給孩子發來一個強有力的信号:手機對父母來說,隻是一個普通工具,隻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去使用。

總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居然這麼大

2、在家裡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電子裝置使用環境

“手機時代”的育兒指南人德沃拉·海特納指出,父母可以試着把家裡的充電區設定在客廳公共區域,也可以對家裡的信号進行限制,無法覆寫到卧室。

這樣能讓孩子意識到,電子裝置隻能在家裡的公共區域使用,是不能被帶進房間的。同時,孩子隻在公共區域玩手機、平闆,也能幫助父母更好的監督她的使用細節。

還可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父母需要對房間布局做出不同的調整。如果孩子還小,就可以調整家裡電器裝置的擺放位置。

電視機、電腦等這樣的大件裝置,不要放在家裡最顯眼、最舒适的地方。

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孩子過早地接觸到這些裝置;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孩子看到大人使用電子裝置的場景。

如果孩子年齡大一些的,父母可以把和學業有關的電子裝置都集中布置在書房。

而日常玩耍和休息的房間,就不要放置電子裝置了。

總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居然這麼大

3、多多創造“不插電”的家庭活動

父母們有沒有想過,假如全家都陪孩子,不使用手機,會發生什麼呢?

美國的一位記者蘇珊就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在6個月的時間裡,讓家裡所有人都不接觸任何電子裝置。

一開始,每個人都會覺得很不适應,大人們要和自己的同僚朋友一一解釋,而孩子們更是不滿。

但漸漸地,家裡人都明顯感到,互相之間的關系越來越近了。

而且,因為空出了一大塊原本屬于電子裝置的時間,小家夥們的特長和愛好都一一展現了出來。

有的父母會有疑問,這“不插電”活動,真的能有趣到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嗎?到底可以帶孩子玩些什麼呢?

總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居然這麼大

海特納專家認為,設計怎樣的“不插電”活動,重點是要迎合孩子的興趣和特長。

比如,孩子愛做手工,就可以設計一個獨立的區域,這裡隻有桌子、畫闆、黏土等工藝品。

除了家庭活動以外,父母也可以帶孩子參與戶外的“不插電”運動,比如,周末全家去爬山、打球等。

《人民日報》曾告誡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畢竟你的态度裡,藏着孩子絢麗的未來。

總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居然這麼大

作者簡介:水京雨,爸媽精讀專欄作者,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