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能用停産來逃避家電售後維修責任

近日,浙江省溫嶺市消保委接到消費者投訴,反映其電腦闆在質保期内出現故障,聯系商家維修卻被告知其所購型号已停産,無法提供保修,遂向溫嶺市消保委尋求幫助。經多次溝通調解,問題才得到解決。

随着科技不斷發展進步,家電産品的更新頻率也越來越快,一款産品在市場上很難保持長久的“存活率”。

不能用停産來逃避家電售後維修責任

圖檔源于網絡 圖文無關

明明是标有新型号、新功能的産品,或許隻經過半年時間就變成了舊款。甚至有些型号産品當年生産當年就停産,配件也随之停止生産,最終這類産品在市場中再也不見“蹤迹”。是以,如果消費者購買這類産品後出現問題,即使産品仍在保修期内,企業能提供保修服務,也不一定能提供相應的配件來維修。這也使得家電産品在維修售後方面不斷出現問題。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産品品質法》及相關規定,經營者需嚴格按照國家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包修、包換、包退或者其他責任,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

一些企業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其産品,在宣傳産品時會往往會提出“延長保修期”或是“終身維修”的承諾來提升産品競争力。但無論是“延長保修期”還是“終身維修”,其前提是市場上有配件和相應的技術讓企業可以修、能夠修。如果連産品的相應配件都停止生産,那不管是“延長保修期”,還是“終身維修”,都将成為一句空話、假話,甚至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涉嫌違法。

不能用停産來逃避家電售後維修責任

維修售後本就是企業生産經營過程中必須履行的責任,也是彰顯企業服務态度,提升産品競争力的一項重要因素。如果将“延長保修期”“終身維修”當作一種“小把戲”,來“戲弄”消費者,遲早會被消費者和市場所抛棄。是以,企業要承擔起責任,保證自己的産品在保修期内有充足的配件可以為消費者提供維修服務。也要注意,在宣傳時慎用“延長保修期”或“終身維修”等詞語,避免無法實作承諾,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

消費者在選購産品時則打起十二分精神,警惕“終身維修”等話術。通常情況下,家電産品隻會有1年至3年不等的“三包”保修期,而“終身維修”的承諾往往在沒有可替換的配件下成為一句空話。消費者在購買家電時要仔細閱讀産品的售後服務承諾,并儲存好相關憑證。相關政府部門和消保委也要做好監督管理工作,在消費者遇到維修難等問題時及時提供幫助,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消費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