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停産、漲價、斷供!持續近2年的汽車晶片荒,到底是真缺芯還是假缺芯?

“缺芯”,在近兩年成為了全球性的一場危機。

全球有多達169個行業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晶片短缺的打擊,覆寫從鋼鐵産品、混凝土生産到空調制造、啤酒生産在内的諸多領域,甚至連肥皂制造業也受到了影響。

而全球汽車汽車行業,在這兩年同樣受制于晶片短缺。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年,全球汽車市場減産了1050萬輛汽車,幾乎是銷量的1/8。

在國内,傳遞延期、變相漲價都是常态,甚至帶動二手車、甚至是期貨訂單的價格上漲,可以說是非常離譜。

而就在今年4月份,又一波奧密克戎疫情席卷了國内。由于晶片和其他零部件的無法供應,4月份的汽車産量即将面臨腰斬。

而沒有産,就沒有銷。截至4月17日,10家車企的4月銷量同比下降超過50%,其中上汽、一汽完全可以用“慘淡”來形容。

“萬裡江山一片綠”中,唯一的紅色屬于比亞迪,上險量達到3.5萬輛,同比增長89%。

所有的車企都在因無車可賣而發愁,隻有比亞迪的銷量在漲,還是瘋漲。這是為什麼?

在簡單分析過後,其實不難發現:比亞迪是清單中這麼多家車企中,唯一一家能夠自研晶片的車企。

比亞迪半導體已推出車規級8位MCUBS9000AMXX系列,目前用戶端應用開發項目已全面啟動;

而且就在剛剛過去的4月21日,比亞迪還與地平線達成合作,搭載了地平線征程5晶片的比亞迪汽車,将在2023年上市。

合作+自研,比亞迪居然默不作聲地給自己的晶片供應準備了這麼多後路。看來汽

車行業的全面缺芯在行業内部也難免不平等,有人淡定有人愁。

01. 面對“缺芯少魂”,

我們的汽車廠隻會在那兒叫喚!

看過了華為被美國制裁的前因後果,相信大部分人都get到了晶片對于手機的重要性。

而換到今天的智能汽車,晶片的重要性也不遑多讓。

不巧的是,大陸汽車晶片也面臨着和手機晶片一樣的困境,産能短缺、自研能力弱。

用廣汽老總曾慶洪的話說,大陸汽車晶片自給率不足10%、國産化率僅為5%,供應高度依賴國外。

3月份的2022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工信部原部長苗圩怒批國内車企,“國外已經開始有汽車廠向台積電投資要産能,我們的汽車廠隻會在那兒光叫喚!”

這背後,其實是對大陸汽車行業的“怒其不争”。

知道晶片難做,也知道你們難,不求你們現在馬上就能拿出能用的自研晶片,但是國際頂尖晶片廠商的産能,還是可以争一争的嘛!

畢竟,從實際傳遞情況上來看,缺芯在2021年帶給各車企的影響相當大。

蔚來産能大幅下滑,小鵬和理想選擇減配傳遞、日後再補。其他車企應對缺芯的方式也大體如此。

操作最騷的,還得屬歐拉的“換芯門”。

就在缺芯引起的蝴蝶效應波及整個行業時,高通卻突然釋出了一則消息,打了不少車企的臉。

“雖然2020年底開始全球晶片短缺,但我們的汽車晶片制造并沒咋受影響,高通8155晶片并不缺貨。”

言下之意,我們高通可沒耽誤車企的制造安排,你們汽車減産,可别怪到我沒及時給你們供給晶片上。

這就有意思了。

一邊是晶片廠商說自己的晶片正常生産了,一邊是車企說自己買不到晶片。

那這晶片,到底去哪了?

那些交不出來車的車企,到底缺不缺晶片?

02.車企:我真“缺芯”

那些因為“缺芯”而遲遲拿不到車的車主,也别急着生氣。

很多車企确實是買不到晶片,他們真沒說謊。

首先,疫情要站出來背鍋。

疫情一來,工廠停産,沒人上班幹活,晶片自然生産不出來。

就算停幾天之後複工複産,想要産能恢複到停産之前的水準,也得有個爬坡的過程,不可能開工第一天就直接産能拉滿。

想想你放長假之後開工第一天的狀态,就算壓迫機器,也要适當保養不是?

這波疫情,确實對晶片廠商的産能造成了很大沖擊。但随着全球各地逐漸恢複生産、有了應對疫情的經驗,到了2021年10月,這個因素對晶片生産基本上已經不構成影響了。

然而晶片産能得到了保障,卻不意味着汽車晶片産能得到了保障。

半導體的主要應用涉及內建電路、消費電子、通信系統、光伏發電等多個領域,而汽車晶片在全球半導體應用中僅占12%。

需求日益龐大的消費電子晶片,才是晶片廠商最重視的主營業務。這部分終端,也包括了大家日常接觸最多的手機,PC、平闆、手環、遊戲機等等。

和需求旺盛且利潤豐厚的消費電子晶片比起來,汽車晶片做起來既麻煩,又不多賺錢,晶片廠商自然沒什麼意願把産能多分給汽車行業。

要知道,在産能一定的情況下,晶片廠商是可以針對不同類别的需求配置設定産線的。

車企向頭部晶片廠商要産能,就要和蘋果、Intel等消費電子企業同台競争。

比如全球規模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台積電,2022年第一季度,汽車晶片業務僅占其營收的5%,智能手機和HPC(高性能計算)卻占到了營收的80%。

其中光蘋果一家,就占據了台積電營收的26%。除蘋果之外,台積電的大客戶還有聯發科、AMD、高通等等。排名前十的客戶裡,沒有一家是車企!

在汽車晶片這一批有限的産能中,各車企要面臨的就是友商之間的競争了。

國産造車新勢力“蔚小理”,要跟通用、本田、大衆這類全球車企巨頭搶訂單。

說句不好聽的,“鑰匙三元一把、十元三把,您配嗎?”

貨源充足的時候,分一部分給車企也可以。但現在全球都晶片短缺,跟新片場合作多年的老主顧尚且供不過來。想要貨,可以,得加錢!

當然,這口氣也不是所有車企都願意受。經曆了這一波晶片斷供的苦,如長城、蔚來等車企已經開始着手進行晶片自研了。

但自研談何容易,比亞迪于2002年成立了IC(內建電路)設計部,“造芯”至今20年,也隻是具備了部分晶片的自研自産能力,先進制程的晶片生産尚且沒有攻克,同時還要面臨材料、裝置的制約。

是以長遠來說,“要不到産能”,仍然可能是導緻車企晶片短缺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擺在車企面前的,還有一大難題——惡意炒作。

資本是逐利的,資本尤其喜歡幹的一件事就是——“趁你病,要你命”。

産能有限,需求增加,晶片的稀缺性是顯而易見的。

隻要能有門路收到晶片,這明擺着是一筆大賺的買賣。

正像前陣子采訪裡的餘承東所說,一顆晶片原本隻要十塊、二十塊,直接被炒到2500多塊人民币。

這種晶片價格翻了200多倍的情況或許太過極端,也存在“餘大嘴”又大嘴了的可能。不過漲個十倍二十倍,在行業内的确非常常見。

但他說的“不接受這麼高昂的晶片炒作價”,卻似乎是強勢車企的一緻選擇。

就在前兩天,保時捷釋出Taycan Cross Turismo的直播中,有大批保時捷車主出來刷屏維權,抵制車輛被保時捷官方無故減配。

這個減配的原因,其實就是保時捷嫌晶片太貴,說好的方向盤配備“電動轉向柱”,到車主手裡就變成“手動轉向柱”了。

“再苦一苦車主,罵名我來擔!”

如保時捷這般,在裝配晶片上絞盡腦汁不願“受委屈”的車企,堪比礦難時買不到靠譜顯示卡,而四處“撿垃圾”的貼吧老哥。

隻不過,在顯示卡市場,挖礦潮已經退卻,新系列顯示卡将會發售,眼下名聲已經爛透了的30系顯示卡,遲早會砸在各位囤貨的奸商手裡。

而汽車的晶片荒,卻引發車企鬧出了一系列層出不窮的幺蛾子。

抵制黃牛無可厚非,車企想盡量避免高價晶片對利潤的影響也可以了解,但這份代價,不該由車主承擔。

03.保傳遞,還是保利潤?

“黑、白貓停止接單,并不是停産,而是遇到了困難!”

2022年2月14日,在這個本該甜蜜的情人節,号稱最懂女性車主的歐拉,宣布黑貓、白貓兩款銷冠車型停止接單。

能有什麼原因,讓一家車企選擇放棄銷售自己銷量最高的汽車?

虧錢啊!

2021年歐拉爆發了“換芯門”事件。從10月開始,陸續有歐拉好貓車主,發現自己車上智能座艙搭載的晶片不是高通8155,而是2016年上市的英特爾4核A3940。

兩者算力差别之大,好比寶馬和寶駿。

“換芯門”并沒有得到歐拉的妥善解決,反而愈演愈烈,最終歐拉喜提央視點名,後續還需承擔高達4億元的賠償金額。

到這裡,歐拉受到的打擊還沒有結束。

時間來到2022年,整個國内新能源汽車行業“喜迎”補貼滑坡、原材料價格上漲。

據測算,原本便定位薄利多銷的黑貓、白貓,在2022年之後,基本是賣一台虧1萬元。

按照黑貓、白貓兩款車型在2021年8.53萬輛的銷量進行計算,如果2022年繼續銷售,歐拉得虧8.53個億。

事已至此,長城保盈利的選擇已經很明确了——保留售價相對較高的好貓車型,戰略放棄白虧錢的黑貓、白貓。

歐拉商城現在隻有好貓車型售賣

說到這裡,社長還有一個小彩蛋分享給大家。

号稱汽車晶片天花闆級别的高通8155,很多新能源電動車都用不上,但卻出現了某些藍牌的汽油車上。

如果真的缺芯,為什麼隻有藍牌車有得用,而本該配備同樣晶片的電動車卻沒有?

除了耽誤車企賺錢,沒有第二個的可能。

從這個層面上看,車企所謂的“缺芯”,就和“原材料價格上漲”一并,是車企最好的遮羞布,背後掩蓋的是車企産品力不夠、品牌号召力不強的事實。

而缺芯,某種程度上也是薛定谔的缺芯。

俗話說,隻有當退潮時,才能發現誰在裸泳。

如果隻是“缺芯少電”造成的成本上漲,那麼理論上講,漲價應當可以解決問題,這也是今年第一季度以來,各車企紛紛選擇去做的。

那為什麼還會有某些車型走到停售這一步?

因為漲價不夠解決問題。

有的車型,本身利潤攤的極薄,甚至是虧錢。其能生産出來的原因,就是為了拿新能源補貼,以及雙積分政策下能通過節能,換來的利潤。

對于一台車,如果其利潤基本來源于正積分的銷售費用以及補貼,當這些政策性因素取消時,自然也就沒有了生産的價值。

當然,如果這些對車企來說都不是問題,這款車也可以繼續生産,但還會面臨另一個問題——

有沒有人願意賣?

或許大家習慣了像新勢力這樣的直營模式,但其實在廣大三四線城市、以及傳統車企這邊,依然是需要依賴經銷商的。

這就意味着,一款汽車的售價不能隻考慮車企的利潤,還得給經銷商留出足夠的利潤空間。

小米最開始為什麼是“網際網路手機”品牌,隻在網際網路管道進行線上銷售?

就是因為小米手機的利潤不高,線下經銷商賣一台小米手機賺不了什麼錢,是以他們甯願在消費者面前大力推銷OPPO、VIVO。

這個道理,在汽車行業也是如此。

是以這些利潤率全靠政策支撐的新能源車,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和小米手機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不敢輕易漲價。

因為當時就是靠低價吸引到的使用者,漲價後的銷量必然會大幅度下降。

是以,如果車企明知道自己漲價以後根本沒人買,又何苦走這一遭呢?留着一個“無奈停售”的美好泡沫,粉飾太平,也挺好的。

“缺芯”,也成了解釋部分車型停售的一個絕佳借口。

全球晶片産能短缺的聲音已經喊了快兩年,真有心的車企早已想盡各種辦法去解決問題,或投身自研、或投資晶片廠商、或抓緊談新的架構合作……

總之一句話,事情是死的,人是活的。

04. 寫在最後

4月上海的這一波疫情,讓國内本就不富裕的晶片産能再次雪上加霜。

因疫情封控而停産的不止有車企,還有晶片廠商。

上海集中了中國三分之一以上的晶圓廠、封測廠,還有占比超過30%的晶片設計及核心元器件原材料廠商,因而上海的晶片企業擁有更高的保障優先級。

為此,上海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在4月5日曾召開視訊會議表示,要建立重點企業“白名單”,集中資源優先保障內建電路在内的重點行業666家重點企業複工複産。

讓上海的晶片廠商抓緊複工複産,隻能解一時燃眉之急。

此前,中國汽車晶片産業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原誠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解決晶片荒的辦法,短期來看有兩個:一個是動用自己的資源,在全球的晶片配置設定中盡可能拿到更多的份額;另一個是下定決心尋找替代産品。

“要産能”這件事,社長在前文已經提到過了。這裡的“尋找替代産品”,指的就是用國産晶片替代“卡脖子”的外國晶片。

針對這一點,原誠寅說得很直白,“國内車廠對自主晶片要有更多信心,同時不要簡單地期望自主晶片價格要比現在産品低,性能還要好。”

晶片産業是最為需要尖端科技的産業之一,是需要産業各方共同參與成長的,不僅需要成長時間,同時也需要發展的空間。

如果車企真像工信部原部長苗圩怒批的那樣“短視”,面對大陸自主晶片不肯多給一絲寬容,那自主晶片産業在外國資本的圍剿下,如何能成長得起來?

好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車企和晶片企業,已經行動起來了。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未來的國産智能車,一定會用上中國自己的晶片。

在這裡,社長也立帖為證:這個時間不會超過三年。三年後,我們再來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