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焦慮的媽媽們

焦慮的媽媽們

昨天上午,王小萌出現在辦公室時哈欠連天、面色黯淡。

同僚問她怎麼了,王小萌的回答讓大家很吃驚:她夜裡看關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的直播,一直看到深夜。

王小萌說:“為了更好地培養孩子,我已經逼自己學了半年多了。”

視訊上學習“育兒經”

家住市區禦河新城小區的王小萌,有兩個孩子,大兒子12歲,馬上上國中,小兒子5歲,正在上幼稚園。

王小萌是一名碩士生,畢業後考進了市區的一家事業機關。

從農村走出來的她,嘗到了學習改變命運的甜頭。

她覺得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事。

王小萌的大兒子,在國小前幾年的時候,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讓王小萌欣慰的是,大兒子除學習好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較聽話。

她一直覺得,自己生了個讓人省心的孩子。

變化從大兒子上六年級開始。

王小萌偶然間發現,孩子經常在房間裡關着門,她跟孩子說話時,孩子表現得非常不耐煩。

不僅如此,孩子的學習成績出現了下滑。寒假前,孩子還因為和同學打架,被老師叫了家長。

王小萌意識到孩子的青春期即将到來,可對于男孩子該怎麼安全地度過青春期,在王小萌的育兒經裡還是盲區。

平時工作忙,回家後還要照顧小兒子,王小萌留給自己的時間比較少。

但為了大兒子,她還得學習。

晚上哄睡小兒子後,王小萌就會打開手機,通過視訊軟體看直播。

直播間裡,老師會講怎麼和孩子進行溝通,青少年的心理、生理變化等。

王小萌瞪着眼睛邊聽邊記。直播到一半時,老師建議家長買書,王小萌便毫不猶豫地下單。

這邊的直播剛結束,王小萌就趕緊打開另一個輔導孩子功課的直播号。

很多時候,王小萌會開着直播睡着。也有的時候,她會半夜夢到大兒子考了倒數第一,吓得驚醒,再重新打開手機看直播。

這半年,王小萌已經變得疲憊不堪,家人一度以為她的精神出了問題。

她在直播間裡下單買的那些書,也因沒時間看落了灰。

向“成功媽媽”讨教

33歲的吳麗媛是位全職媽媽,家住市區天成明月洲小區。

為了孩子上學,吳麗媛一家從縣裡搬到滄州市區。

在“雙減”政策實施之前,吳麗媛每天重複着送孩子、接孩子、給孩子做飯這樣的生活。她不愛社交,也不想着去主動接觸任何人。

但“雙減”政策實施之後,吳麗媛有點兒慌了。

她的孩子上二年級,以前孩子每天放學後還做會兒作業,現在孩子放學後沒有作業了。

孩子的期末考試,也是通過闖關遊戲進行。

吳麗媛教育程度不高,她一直覺得學生寫作業天經地義,考試看分數也是最直接的方式。

現在這種情況,她覺得孩子的學習情況已經完全脫離了她的掌控。作為一個家長,她有點兒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她給孩子的老師打電話,老師說孩子的情況挺好,讓她不用擔心。

可吳麗媛還是不放心,她開始想辦法。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得知一個老鄉的孩子在市區上學,孩子學習挺好。吳麗媛像發現了新大陸,立即要了這位老鄉的電話,約她出來坐坐。

見到這位老鄉後,吳麗媛句句都是向老鄉請教關于孩子的問題:孩子怎麼學習才有效果;沒有家庭作業怎麼辦;該不該給孩子買練習冊;有沒有好的學習方法……

從老鄉的話裡,她受到啟發,于是,她開始向“成功媽媽們”靠攏。半年多的時間,從不愛社交的吳麗媛竟活生生把自己逼成了“社交達人”。

她交往的對象,全都是不同學校裡一些學習不錯的孩子的媽媽。

為了溝通友善,她竟然還專門建了一個微信群,時時向這些“成功媽媽”取經。“目前看來,我這種方法對孩子的學習還沒起到啥作用。”吳麗媛說,但最起碼,她獲得了一些經驗。

學習心理知識

42歲的于萱是市區一家心理咨詢機構的老師,主要負責青少年心理咨詢、康複。

工作的這些年,她開過幾次青少年心理的教育訓練班。

“每次開班資訊公布時,家長們的報名熱情都很高漲。”于萱說,當然也有部分家長報不上名,隻能等下一次教育訓練。

除了教育訓練班火爆,這些年,她接待了不少前來咨詢心理問題的家長和孩子,也見證着部分家長從心理學的“門外漢”變成“持證人”。

38歲的張培紅就是于萱口中曾經的“門外漢”,如今的“持證人”。

張培紅大學學的是理工科。張培紅說,如果不是因為孩子,她這輩子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考下心理咨詢師證書。

張培紅家住運河區恒大城小區,在一家企業工作。

因為工作忙,孩子小的時候一直由家裡老人照顧,張培紅也落了個省心。

可孩子上國中後,她突然發現,自己的孩子“失控”了:無法溝通,成績下滑,脾氣還變得十分暴躁。

張培紅帶着孩子去于萱那進行過心理咨詢,可去了一次之後,孩子就再也不願意去了。

張培紅找于萱咨詢了幾次,在于萱的建議下,她買了幾本心理咨詢的書看。

慢慢地,她萌生了考心理咨詢師證書的想法,不為别的,隻為能了解孩子的心理,幫孩子安全地度過青春期。

那段時間,張培紅忙完工作就去上教育訓練班,回家後就看書,一看看到夜裡12點多。

張培紅說,真是把當年參加聯考時的那股勁兒都拿出來了。

好在結果是好的,張培紅順利通過了考試,拿到了證書。

“我現在正在将學到的東西用到孩子身上。”張培紅說,作為母親,她盡力了。

測基因給孩子找特長

31歲的張婉婷,這兩天正忙着試聽各種美術教育訓練班的課,她想盡快幫5歲的兒子選一個特長班。

張婉婷家住市區鼓樓上城小區。在這之前,她是不願意讓孩子學美術的,因為覺得不如學街舞等特長更容易表現。

改變緣于她給孩子做的一項基因檢測。

張婉婷是在無意間看到微信朋友圈裡有一個朋友給自家孩子做了基因檢測。

跟朋友詳細了解情況後,張婉婷也花2000元錢,委托一家機構,用孩子的唾液做了基因檢測。

據稱,基因檢測會顯示孩子在哪些方面容易患病,也會顯示孩子在哪方面更有特長。

按照這份基因報告的結果,張婉婷的孩子在繪畫方面比較強,于是她開始給孩子找美術繪畫類的教育訓練班。

在别人看來,張婉婷做的這些,有些操之過急,也有些沒必要,畢竟她的孩子才5歲。

張婉婷說,她了解人們的想法。可不知道為什麼,一想到孩子的問題,她總會有一種不安全感。

現在,社會上有個詞叫“雞娃”,是說孩子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不停地被自己的父母安排去讀書,去學習,去奮鬥。而現實中,不僅是父母在逼迫孩子成為“雞娃”,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們,更在不斷地“雞”自己——讓自己也像“打了雞血一樣”圍着孩子團團轉。

張婉婷有時候也在想,她這樣“雞”自己,會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不好的影響,但作為母親,她又做不到完全“放松”。

“為了孩子,能想的辦法都想了,哪怕自己吃些苦也值得。”張婉婷的話,代表了很多父母的心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