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年鋼琴家田佳鑫:用“西方樂器之王”講述中國故事

青年鋼琴家田佳鑫:用“西方樂器之王”講述中國故事

田佳鑫在2022央視元宵戲曲晚會上。 受訪者供圖 《中國新聞》報發

中新網2月25日電 據《中國新聞》報報道,2022年開年,田佳鑫做了一個頗“大膽”的決定——接受央視元宵戲曲晚會的邀約,呈現一出鋼琴+戲曲+詩詞的多重“跨界”表演。

《中國新聞》報近日對話了國際鋼琴演奏家、全球施坦威藝術家田佳鑫,聽她講述節目背後的創作曆程,以及她從藝以來,用“西方樂器之王”在世界頂級舞台“乘風破浪”的故事。

“夢回元宵”覓知音

高山流水,知音難覓。但在央視創意節目《夢回元宵》裡,“西方樂器之王”與中國國粹,完美成就了彼此。

田佳鑫介紹,“在舞台上,我用鋼琴演奏了中國古曲《夕陽箫鼓》,琴聲模拟了古筝、琵琶、笙、箫、鼓等傳統中國樂器的聲音。伴随着音樂,平劇、黃梅戲、粵劇、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吟唱着中國古詩詞登場,琴聲則作為主旋律貫穿始終”。

“從聽到導演的創意,到完成編曲,再到最終呈現給大家的版本,隻用了兩周左右時間。在這個節目裡,藝術穿越古今的魅力令人感動,我希望未來能用鋼琴演奏和傳統藝術形式碰撞出更多火花”。

事實上,用鋼琴演繹中國風,講述中國故事,讓西方聆聽來自中國的聲音,是田佳鑫多年來一直堅持的事。

“中學時代第一次出國演出,我選擇了兩首作品,一曲肖邦的《幻想進行曲》,另一曲就是中國民歌《山丹丹開花紅豔豔》。沒想到這首作品反響這麼好,很多觀衆起身鼓掌,原來我能用一首中國作品打動這麼多觀衆”。

幾年前,在美國卡内基音樂廳演奏《中國之夢》的經曆也令田佳鑫津津樂道。“這首著名作曲家張朝創作的作品重溫了中國曆史,融合了易經等傳統文化經典,并用鋼琴重制了編鐘這一中國古老樂器的聲音。”

在文字和語言無法觸及的地方,音樂再一次抵達了。這一曲,給外國觀衆以深刻印象,也成為田佳鑫留在卡内基音樂廳的一支代表作。

青年鋼琴家田佳鑫:用“西方樂器之王”講述中國故事

田佳鑫演出照。 受訪者供圖 《中國新聞》報發

“琴由心生”的豁達

田佳鑫為首張個人鋼琴演奏專輯取名《琴由心生》,而用“琴心劍膽”來形容這位年輕的海歸藝術家也不為過。某種程度上,她與同輩的中國鋼琴家,參與并見證了新一代華人音樂家國際聲譽的崛起,他們也順勢而為,用突破性的藝術創作,促成了東西方文化的一次次“相遇”。

1986年,田佳鑫出生于北京一個音樂世家,後以最高榮譽畢業于世界級學府曼哈頓音樂學院。在她身上,既有藝術家的細膩入微,也有年輕人的自信爽朗。

登上美國卡内基音樂廳,通常可被視為一個音樂人獲得世界認可的标志。與田佳鑫同時代的中國年輕演奏家,能夠登上頂級舞台的屈指可數。而她在卡内基幾乎每一個廳都演奏過,既有獨奏專場,也有與國際交響樂團的合作。

田佳鑫回憶起與法國演奏家菲利普·昂特勒蒙(Philippe Entremont)的一次同台經曆,“這個法國國寶級音樂人演出結束後這樣評價:我喜歡這個中國女孩的琴聲,無法想象80歲的我能與一個年輕的中國女孩擦出如此火花。”

如何看待中國新一代音樂人在全球舞台的分量和角色?據田佳鑫觀察,中國的年輕音樂人擁有日益開闊的視野和國際認可度,在舞台上展現出新氣象,“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國鋼琴家能夠在國際上有一席之地,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文化。”

鋼琴道路不易走,女鋼琴家更是鳳毛麟角。田佳鑫欣賞音樂同行們身上的閃光點,也期待能在不同舞台上聆聽越來越多傑出同仁的聲音。

“鋼琴不隻有黑白兩色”

多年間,田佳鑫的演出足迹遍布卡内基主廳、德國柏林愛樂、中國國家大劇院等海内外頂級音樂殿堂。但因疫情影響,近兩年的音樂計劃和行程大受影響。

“從疫情恢複之初的30%,到50%,今年演出的上座率已經恢複到了75%。走進音樂廳,意味着對生活、對未來的一種美好期待,哪怕隻有一位觀衆走進劇院,我也會盡全力把演出完成好。”

除了巡演,鋼琴文化推廣和鋼琴教育,也是現階段田佳鑫事業的另一個重心。“希望八九十歲依然活躍在舞台上,但音樂理念要靠教育傳承下去。”

她眼中的鋼琴藝術,不隻是少數人的陽春白雪。除了音樂廳,它還可以走到長城邊、校園裡,“我也曾在視訊網站分享過‘當肖邦遇到周傑倫’‘火鍋交響樂’,古典也可以瘋狂。”

在中國,有志走上專業演奏道路的孩子很多。田佳鑫想對“琴童”們說的是,學琴不該出于功利心,而是應秉持着熱愛的初心,以及恒心和敬畏心,用音樂審美提升對生活的感受力,“看待鋼琴的角度,不隻有黑白兩種顔色,而是要書寫出一段五顔六色的鋼琴人生”。(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