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壇大家|郭漢城《梨園淡漬》:于平易處見豪雄

藝 壇 大 家

中國文聯國内聯絡部

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

聯合出品

本期

郭漢城

人物

簡介

郭漢城(1917-2021),浙江蕭山人。中國共産黨黨員,著名戲曲理論家、評論家,詩人,劇作家,中國戲曲理論民族化體系的重要建立者,中國戲曲現代化的創始者和推動者,“前海學派”重要學術帶頭人。曆任察哈爾省文化局副局長兼察哈爾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任,中國戲曲研究院劇目研究室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副院長兼黨委副書記,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中國戲劇》主編,《戲曲研究》主編,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等,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6年12月,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主要著述有《中國戲曲通史》(與張庚聯合主編)《中國戲曲通論》(與張庚聯合主編)《戲曲劇目論集》《郭漢城文集》《當代戲曲發展軌迹》《淡漬詩詞鈔》等,主編《中國戲曲經典》,參與編纂《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 曲藝卷》《中國戲曲志》等。2009年獲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2011年獲首屆“中華藝文獎·終身成就獎”。

郭漢城《梨園淡漬》:于平易處見豪雄

“我這一生願意為戲曲事業獻身。”

郭漢城先生一輩子都在

看戲、評戲、寫戲、研究戲,

孜孜以求、潛心不倦,

緻力于推進中國戲曲的傳承與發展。

他與張庚先生一起被稱為

戲曲理論界的“兩棵大樹”。

但他為人卻十分低調自謙,

将學術堂号取名為“淡漬”,

意為一輩子都平平淡淡,

沒有幹出轟轟烈烈的事業,

一生所為隻留下“很淡的痕迹”。

戲曲理論家沈祖安作詩贊歎他:

百川彙處始成海,萬壑叢中可數峰。

誰說先生少魄力?于平易處見豪雄。

戰火硝煙中走向革命

郭漢城故居

郭漢城,1917年出生于浙江省蕭山縣戴村鎮張家弄村一個貧困家庭,幼時在村鎮私塾接受詩書禮教,後來入讀高小,接受進步思想和愛國主義教育。這一時期的學習對他日後人生道路的選擇産生了重要影響。國小畢業後,因家境貧寒,他考入半工半讀的浙江省立杭州農業職業學校。

1937年“八·一三”事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戰火燃燒到江南,毗鄰上海的杭州城内“黑雲壓城城欲摧”。“誓死不當亡國奴”的郭漢城決意離開家鄉,尋找一條救國之路,在民族危亡的關頭,他毅然加入抗日救國學生會。

青年奔赴延安

在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大批愛國青年奔赴延安。當時20歲的郭漢城,也深深向往延安這一革命聖地。奔赴延安的路漫長艱辛,甚至随時有生命危險。他和夥伴們憑着堅定的信仰和信念克服重重困難,一路輾轉,于1938年抵達延安,并進入陝北公學學習。在這裡,他第一次接觸到馬列主義原著,開始如饑似渴閱讀,形成了作為革命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陝北公學開學典禮

他說,學習馬列原著是參加革命以後的第一件大事。他從中獲得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指導思想,并且堅持了一輩子,後來成為他研究戲曲的重要學術思想。

翌年,他轉赴敵後抗日根據地晉察冀邊區,入華北聯合大學學習,畢業後在敵後從事抗戰教育工作。當時生活和工作條件都十分艱苦,還要時常面對日本侵略軍的瘋狂掃蕩。有一次,在敵人的“掃蕩”中,學校被包圍。隻有沖出包圍圈,才能活下來。突圍的唯一出路是翻越日本人設定的“無人區”。師生們在群衆的幫助下,才擺脫敵人的威脅,幾經周折回到革命隊伍中。郭漢城回憶起那次死裡逃生的戰鬥經曆時說:“沒有老百姓,你不行的。”也正是這樣的經曆,奠定了他藝術為人民服務的創作方向。

大力推行戲曲改革

郭漢城(右一)1949年進駐張家口留影

新中國成立後,郭漢城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國家的文化建設中。1951年,他受命擔任察哈爾省文化局副局長,主管戲曲,按照“改戲、改人、改制”的指導方針,從具有廣泛群衆基礎的地方戲入手,大力推行戲曲改革。在他的帶領和推動下,全省戲曲創作表演出現新氣象、新面貌,省會張家口戲曲舞台更是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蝶雙飛》劇照

因為群衆要看新戲,戲改的重中之重就是改戲,寫新戲。對待中華傳統戲曲,郭漢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鼓勵并實踐舊瓶裝新酒的戲曲改革方向。為配合新婚姻法的宣傳,他以家鄉浙江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為藍本,按照當地群衆喜歡的晉劇風格對唱詞和情節進行改編,創作出晉劇《蝶雙飛》。該劇在張家口優秀節目上演月一經演出,廣受歡迎,連演數百場,直到現在有些唱段還在群衆中流傳。

《推陳出新,古為今用——略談十年來戲曲傳統劇目的整理改編》發表于《劇本》(1959年10期),作者:郭漢城 俞琳

郭漢城不僅改編創作了不少人民群衆喜聞樂見的作品,還總結戲曲改編和創作經驗,提煉理論精髓,先後發表了一系列戲曲理論文章。

潛心戲曲理論研究

1952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北京舉行

1952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北京舉行。兩個月的演出中,他集中觀摩了很多劇種的優秀作品,在“聞過千種曲,識得萬般音”的戲劇觀摩實踐中,真切地感受到中華戲曲之美,體會到戲曲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堅定了他一輩子從事戲曲工作的信念。

1954年,組織征求工作意向時,他毫不猶豫選擇進入中國戲曲研究院,從事戲曲理論研究。

郭漢城(左)與張庚在一起

他強調要聯系實際,不搞學院式關門研究,與中國戲曲研究院戲曲研究室主任張庚及同道一起,通過開展演員講習班、劇本讨論會、劇團調查研究等,摸索出大陸戲曲研究道路,慢慢實作了理論與實踐的互相聯系。

《中國戲曲通史》,張庚、郭漢城主編

在實踐中,他和戲曲學人們逐漸意識到要進一步發揮理論對實踐的推動作用,應當有“戲曲史”“戲曲論”。寫出一部戲曲史,讓人們了解戲曲曆史和目前的關系;寫出一部戲曲理論,從規律上總結戲曲創作、戲曲表演問題。按照這個思路,1958年起,他與張庚一道曆經多年,先後完成《中國戲曲通史》和《中國戲曲通論》編纂。“一史一論”,成為新時期戲曲研究領域兩部裡程碑式的著作,為“文獻—史—論—志—批評”五位一體的戲曲學術工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與張庚再度攜手編寫《中國戲曲志》,集全國近萬名戲曲工作者之力,曆時16年完成,為繁榮中國戲曲創作和理論研究貢獻卓著。

中國戲曲研究院最初辦公地點在“前海西街17号”,張庚、郭漢城上司的學術群體以完整系統的理論闡述戲曲,并提出與之對應的工作方法,被人們稱為“前海學派”,他們兩人也是以成為“前海學派”的創始者。

不遺餘力培養戲曲人才

看戲既是郭漢城的工作又是愛好。可以說,他是中國戲曲的超級戲迷。他常說,隻有通過看戲,戲曲工作者才能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郭漢城與婺劇名家鄭蘭香合影

在70多年的戲曲研究所學生涯中,他有戲必看、看完必評、評完必改,不遺餘力培養人才、提攜後進。

在同時代戲曲學者中,他“看戲最多、戲曲界朋友最多”。常香玉、紅線女、傅全香、馬金鳳、王秀蘭、彭俐侬、石小梅、謝濤、景雪變、馮玉萍、周雲娟、陳俐、蔡瑤銑、王振義、張曼君、盛和煜、周世琮、周長賦、張弘……他的戲曲界朋友,涵蓋了從20後到80後各年齡段,既有各劇種、各流派的名家大師,也有初出茅廬的青年演員。

2019年11月9日,正在北京率團演出的山西運城市蒲劇青年實驗演出團團長景雪變率隊看望郭漢城,向他一一介紹團裡的青年演員

90歲之後,由于身體原因,他外出參加戲曲界活動越來越少。不管誰上門拜訪,他總要拉着人家的手,打聽劇種傳承、劇目創作演出情況,細到每場戲的動向、每個演員的表演,他期待戲曲百花園裡産生開宗立派的“大演員”,在新時代湧現更多高峰之作。他說:“我現在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見,不能出去活動,但心裡一直想着惦記着戲曲。”

2020年10月,中國戲曲學院迎來建校70周年。郭漢城等六位師生代表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表達了為繁榮戲曲事業貢獻力量的心聲。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給郭漢城等人回信,對他們傳承發展好戲曲藝術提出殷切期望。收到回信,郭漢城十分激動,他說:“戲曲的傳承工作需要一代代戲曲人的努力與用心。”

對郭漢城而言,

戲曲是中華民族千秋萬代的文化基業,

他将畢身心血傾注到了

中國戲曲藝術事業中。

有人說,

他從事了一輩子戲曲研究工作,

隻做了兩件事,

講戲曲好,

今天講、明天講、後天還講;

說戲曲不會亡,

今天說、明天說、後天還要說。

一生踐一諾,終身為戲癡。

他用一生體會中國戲曲的美,

用一生踐行對戲曲的承諾,

他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戲曲中的遊弋,

何嘗隻是“淡漬”!

藝 壇 大 家 項 目 簡 介

“藝壇大家”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品牌項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共拍攝老一輩文藝家100餘人,部分專題片先後在中央電視台、地方電視台播出,産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這一品牌項目緻力于回顧總結大陸當代藝壇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的藝術成就和人生曆程,搜集搶救他們的珍貴音像資料,既努力為文藝工作的後來者打造一部生動教材,也力争為中華文藝儲存一批寶貴的藝術人文史料。

“藝壇大家”項目網絡宣傳推介工程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深入挖掘、廣泛宣傳老一輩中國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潛心創作、精益求精的優良作風。

系列專題将在中國文藝網陸續推出,敬請關注。

END

中國文藝網新媒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