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訪兵團“非遺寶藏” |豫韻悠長,唱響兵團

在兵團這片熱土上,處處都是豐富的文化氣息,非遺文化在這裡代代傳承。多年來,兵團高度重視保護、傳承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産。雲上兵團用戶端推出講述兵團國家級“非遺”項目背後的故事系列融媒體作品《探訪兵團“非遺寶藏”》。

今天推出第六篇:《豫韻悠長,唱響兵團》。讓我們一起走進“非遺”、了解“非遺”,共同推動兵團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和保護。

探訪兵團“非遺寶藏” |豫韻悠長,唱響兵團

豫劇曆史悠久,早在清代,豫劇就已成為河南較有影響力的戲曲劇種;到了20世紀50年代,豫劇已經傳遍大江南北。

探訪兵團“非遺寶藏” |豫韻悠長,唱響兵團

豫劇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汲取了昆腔、高腔、皮簧及其他梆子聲腔劇種的藝術因素,同時廣泛吸收河南民間流行的音樂、曲藝說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如今的豫劇藝術。

豫劇在兵團紮根生長

1954年,豫劇大師常香玉率團進疆慰問演出,掀開了豫劇在新疆發展的序幕。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成立後,大批河南籍群衆紮根兵團,豫劇以及豫劇文化也随之進入兵團。1959年,兵團誕生了第一個專業豫劇團體——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豫劇團。随後,兵團各地紛紛成立豫劇團,開啟了豫劇在兵團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探訪兵團“非遺寶藏” |豫韻悠長,唱響兵團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豫劇團

這些豫劇團體,在傳承和發展豫劇的同時,也為豫劇在兵團紮根生長培育了土壤。

2021年

由兵團申報的豫劇被選入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兵團豫劇團成為新疆豫劇的保護機關

豫劇在兵團唱響獨特韻味

立足本土

題材選取上更貼近現實

兵團豫劇人注重挖掘本土的故事素材來創作豫劇作品,如《英武香妃》《草原情》等一大批反映民族團結的劇目,尤其是近些年排演的《天山人家》《大漠胡楊》《戈壁母親》等軍墾題材豫劇,更是集中反映了兵團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精神品質。

▲點選視訊觀看現代豫劇《戈壁母親》表演選段

相容并蓄

多民族融合的表演風格

根據兵團多民族聚居的實際情況,在兵團,人們用豫劇形式演繹少數民族人物,在表演中采用了抖肩、扭脖子、翻手腕等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動作,表現出多民族群衆共創共演的藝術特色。

探訪兵團“非遺寶藏” |豫韻悠長,唱響兵團

▲豫劇《英武香妃》

積極創新

探索現代性的表演程式

兵團豫劇團體創新豫劇的最大亮點在于——将現代歌舞與傳統戲曲程式相結合,不僅迎合了傳統觀衆的審美需求,現代歌舞的融入也為戲曲藝術赢得更多年輕人的青睐。

探訪兵團“非遺寶藏” |豫韻悠長,唱響兵團

▲現代豫劇《天山雪蓮》

豫劇在兵團傳承發展

近年來,兵團通過加強戲曲保護與傳承、支援戲曲精品創作生産、鼓勵戲曲下基層演出、完善戲曲人才培養和保障機制等舉措,促進豫劇在兵團傳承發展,讓豫劇在兵團煥發新活力。

面向基層 讓豫劇根植百姓舞台

兵團豫劇團廣泛開展“送戲下鄉”“送戲曲進校園”活動,讓豫劇藝術走進田間地頭、走進邊境團場。每年近百場惠民演出,不僅磨練了演員隊伍,還使得豫劇在兵團培育了深厚的群衆基礎。

探訪兵團“非遺寶藏” |豫韻悠長,唱響兵團
探訪兵團“非遺寶藏” |豫韻悠長,唱響兵團
探訪兵團“非遺寶藏” |豫韻悠長,唱響兵團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弘揚優秀豫劇 展示“非遺”魅力

為了讓公衆更友善地觀賞豫劇,兵團豫劇團還開展了經典折子戲線上展演月活動,通過在微信公衆号、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台上推出經典豫劇作品,讓更多人感受這一“非遺”藝術的魅力。

探訪兵團“非遺寶藏” |豫韻悠長,唱響兵團

▲在微信公衆号、抖音和快手平台,使用者通過進入“兵團豫劇團”的官方賬号即可輕松觀看經典豫劇劇目。

緻力傳承 培養戲曲人才

豫劇不僅要“唱”好,更要“傳承”好。兵團豫劇團十分重視戲曲人才的培養。目前,張培培、楊廣高、陶卿卿等青年演員作為豫劇第四代傳承人,逐漸成為劇團發展的中堅力量,張培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自2019年起,張培培先後獲得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和第30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成為新疆和兵團戲劇演員中首位梅花獎和白玉蘭獎得主,還入選了2021年度全國戲曲表演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張培培的優異成績,成為兵團豫劇團近年來重視人才培養的一個縮影。

探訪兵團“非遺寶藏” |豫韻悠長,唱響兵團

▲兵團豫劇團青年演員張培培

張培培師承常小玉老師和白文芝老師,主攻閨門旦·青衣,曾先後主演豫劇《天雪》《大漠胡楊》《戈壁母親》等幾十個劇目。為了演活人物角色,一個簡單的動作常常讓張培培對着鏡子練數千遍,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磨練出張培培深厚的豫劇表演功底。

近年來

在兵團的大力支援下

兵團豫劇團不斷湧現出戲曲人才

多部劇目屢獲殊榮!

兵團豫劇團近年所獲主要獎項

2008年

豫劇現代戲《天雪》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資助劇目、

獲自治區文化藝術節“最佳劇目”獎等八項大獎、

獲兵團文華獎優秀劇目獎“一等獎”

2009年

獲第三屆全國地方戲優秀劇目展演最佳“榮譽獎”、

獲新疆自治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文化藝術節“最佳劇目”獎等八項大獎、

獲兵團級公德心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2013年

豫劇現代戲《天山人家》獲“文化劇目獎”

2016年

參加國家文化部、河南文化廳、河南豫劇院在北京舉辦的豫劇優秀劇目展演榮獲“特别貢獻獎”

2018年

豫劇現代戲《戈壁母親》獲第八屆黃河戲劇節“劇目金獎”等八項大獎

2019年

《戈壁母親》主角張培培獲第二十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戈壁母親》獲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提名獎

2020年

豫劇《戈壁母親》主角張培培獲第三十屆上海白玉蘭表演藝術主角獎、

豫劇《棗兒紅了的時候》獲第九屆黃河戲劇節“最佳劇目”獎

注:獎項據不完全統計

今天小編就介紹到這裡

敬請關注下期

探訪兵團“非遺寶藏”系列

來源/雲上兵團用戶端

資料及圖檔/兵團豫劇團非遺申報小組提供

編輯/李川江 責編/賀孜孜 監制/王志明

“雲上兵團”用戶端上線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