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世間》:愚笨的孩子都是來報恩的?為人父母,格局要更大一點!

這段時間,《人世間》大火,劇情打動了無數人的心,尤其是雷佳音飾演的“愚笨”孩子周秉坤,更是無數不被父母欣賞和認可的孩子的縮影,引發了許多人的共鳴。

《人世間》:愚笨的孩子都是來報恩的?為人父母,格局要更大一點!

劇情中,哥哥姐姐的優秀映襯出了周秉昆的平凡和卑微,但就是這麼一個最平凡的孩子,照顧父母,鞍前馬後卻是最多的,是以引發了很多文章和父母的感慨:“果然,優秀的孩子都是來讨債的,愚笨的孩子才是來報恩的!”

而事實上,這個觀點真的站得住腳嗎?是以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鼓勵孩子奮鬥、拼搏,家長們拼了命地“雞娃”,就是為了培養出一個所謂“愚笨”或者“優秀”的孩子來“讨債”或者“報恩”的嗎?為人父母,格局還是要大一點!

01

首先,為什麼說“優秀的孩子都是來讨債的,愚笨的孩子才是來報恩的!”這個觀點是有問題的呢?

在《人世間》這部劇情裡面,這個觀點也還算成立,畢竟周秉昆對家庭點滴的承擔,他的善良、孝順與哥哥姐姐的隻顧自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在生活中,真的是這樣嗎?

《人世間》:愚笨的孩子都是來報恩的?為人父母,格局要更大一點!

優秀的孩子雖然沒有在父母身邊鞍前馬後,但是因為他們在城市裡擁有更多的資源,父母生病的時候能夠立刻将他們接到大城市接受好的醫療條件,父母老了可以不用再為生活費擔憂,這不是一個“愚笨”的孩子,守在家裡面鞍前馬後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啊!同時,一個“愚笨”的孩子不僅啃老的可能性會增加,同時因為錢的問題,甚至更容易和父母産生不可調和的沖突。

這裡并不是就否認了所有“愚笨”孩子的孝心,否認他們存在的價值,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這個所謂的“愚笨”的孩子,但是一味地打壓優秀孩子存在的價值,就是在否認一個家族奮鬥的初衷和動力,那如果優秀的孩子遠走高飛闖天下,不能貼身照顧父母就叫“讨債”的話,家長們還鼓勵孩子們用功讀書幹什麼呢?就讓他幹脆不學習、不優秀就好了嗎?

02

2018年,一位校長在家長會上發言在朋友圈刷屏了:有的孩子天生就有讀書的資質,還有的孩子沒有。沒有資質的孩子是用來報恩的,因為讀書特别好的,将來會去美國、英國見面隻能靠視訊,讀書沒資質,老了可以常伴左右,今天載我們去吃牛肉丸,明天載我們去吃海鮮。如果你在生活中細心去觀察,你會發現老了能照顧自己的,往往是那個沒有多大出息,卻時時刻刻能夠見到的孩子。

《人世間》:愚笨的孩子都是來報恩的?為人父母,格局要更大一點!

其實,校長說這話的初衷,是讓我們家長平和看待孩子的成績,就是成績好的孩子有優點,成績差的也有亮點,并不是讓很多老人生出感歎:早知道一天到晚見不到人,當初就不要把他培養得那麼優秀了!

這種觀點,真的不是為人父母的一種自私嗎?

豐縣八孩父親董某在面對記者采訪時,曾經說了一番令人發指的話:“我現在一點壓力都沒有!再要兩個三個我也不嫌多,将來有一個出人頭地的,剩下幾個孩子都不用愁了。一個小孩掙四千,一年下來就是幾十萬,雖然我欠了點錢,但我把他們養大一年就還了!”

《人世間》:愚笨的孩子都是來報恩的?為人父母,格局要更大一點!

記者問:那以後孩子娶媳婦怎麼辦?

他笑呵呵地說:“這不用咱操心,該有媳婦有媳婦,不該有媳婦你錢再多都沒用!”

在他眼裡,孩子根本就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就是他的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該盡心負責的時候“咱不用操心”、“一點壓力都沒有”,談到回報的時候,“幾個孩子一年就能賺回幾十萬”,他就能“在家享福了!”

《人世間》:愚笨的孩子都是來報恩的?為人父母,格局要更大一點!

當我們看到他把養孩子當成一門生意,當成可以被計算的“投資回報率”感到由衷的憤怒時,有沒有認真思考過:所謂的“讨債”和“報恩”的概念,最終指向的是孩子,還是自己?

心理學家克萊爾說得好:“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隻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真正的父母之愛,不是對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既然本身就是一場得體的退出,又何來“優秀的孩子就是來讨債的”的說法呢?

03

很認同一些網友的觀點:報恩還是讨債,和優秀與否有什麼關系?隻要三觀正,努力生活,正直善良,對社會有所貢獻,那就是報恩的孩子!父母格局還是要大一點,養兒不是為了防老,而是讓他們能夠找到自己的理想并為之奮鬥!

鼓勵孩子優秀,最後他們遠走高飛并沒有什麼問題,因為一代又一代的人,就是在為了更好的生活在奮鬥,為了探索世界,實作自己的價值在努力生活。如果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陪伴自己,而沒有幫助他們去實作自我,挑戰自我,也是為人父母的一種自私。

《人世間》:愚笨的孩子都是來報恩的?為人父母,格局要更大一點!

真正的問題,不是孩子是否優秀還是平凡,而是父母到底是把孩子當成獨特的個體,還是實作自身期待的工具;是真正愛孩子希望他通往一個更好的世界,還是為了自己把他栓在一個更小的世界。

為人父母最應該做的,是肯定那個優秀的孩子,接納那個平凡的孩子,幫助他們在各自的生活中,發揮自身的優勢,各得其所,各尋其樂。

《人世間》:愚笨的孩子都是來報恩的?為人父母,格局要更大一點!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基于父母之于子女的無私付出,由此激發出來的、兒女自然而然的回饋之心,而非一場功利的投資,随後子女被道德綁架後的投資“盈利”。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一定會有真正孝順的子女,無論他是身在他鄉的一飛沖天,還是平凡守護在你的身邊;而把生孩子當一場投資的父母,無論孩子是優秀或者愚笨,他們都注定無法享受這一場親情的甘甜。

因為,自古親情無價,生意卻可以被償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