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世间》:愚笨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为人父母,格局要更大一点!

这段时间,《人世间》大火,剧情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尤其是雷佳音饰演的“愚笨”孩子周秉坤,更是无数不被父母欣赏和认可的孩子的缩影,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

《人世间》:愚笨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为人父母,格局要更大一点!

剧情中,哥哥姐姐的优秀映衬出了周秉昆的平凡和卑微,但就是这么一个最平凡的孩子,照顾父母,鞍前马后却是最多的,所以引发了很多文章和父母的感慨:“果然,优秀的孩子都是来讨债的,愚笨的孩子才是来报恩的!”

而事实上,这个观点真的站得住脚吗?所以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鼓励孩子奋斗、拼搏,家长们拼了命地“鸡娃”,就是为了培养出一个所谓“愚笨”或者“优秀”的孩子来“讨债”或者“报恩”的吗?为人父母,格局还是要大一点!

01

首先,为什么说“优秀的孩子都是来讨债的,愚笨的孩子才是来报恩的!”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呢?

在《人世间》这部剧情里面,这个观点也还算成立,毕竟周秉昆对家庭点滴的承担,他的善良、孝顺与哥哥姐姐的只顾自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在生活中,真的是这样吗?

《人世间》:愚笨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为人父母,格局要更大一点!

优秀的孩子虽然没有在父母身边鞍前马后,但是因为他们在城市里拥有更多的资源,父母生病的时候能够立刻将他们接到大城市接受好的医疗条件,父母老了可以不用再为生活费担忧,这不是一个“愚笨”的孩子,守在家里面鞍前马后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啊!同时,一个“愚笨”的孩子不仅啃老的可能性会增加,同时因为钱的问题,甚至更容易和父母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里并不是就否认了所有“愚笨”孩子的孝心,否认他们存在的价值,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所谓的“愚笨”的孩子,但是一味地打压优秀孩子存在的价值,就是在否认一个家族奋斗的初衷和动力,那如果优秀的孩子远走高飞闯天下,不能贴身照顾父母就叫“讨债”的话,家长们还鼓励孩子们用功读书干什么呢?就让他干脆不学习、不优秀就好了吗?

02

2018年,一位校长在家长会上发言在朋友圈刷屏了:有的孩子天生就有读书的资质,还有的孩子没有。没有资质的孩子是用来报恩的,因为读书特别好的,将来会去美国、英国见面只能靠视频,读书没资质,老了可以常伴左右,今天载我们去吃牛肉丸,明天载我们去吃海鲜。如果你在生活中细心去观察,你会发现老了能照顾自己的,往往是那个没有多大出息,却时时刻刻能够见到的孩子。

《人世间》:愚笨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为人父母,格局要更大一点!

其实,校长说这话的初衷,是让我们家长平和看待孩子的成绩,就是成绩好的孩子有优点,成绩差的也有亮点,并不是让很多老人生出感叹:早知道一天到晚见不到人,当初就不要把他培养得那么优秀了!

这种观点,真的不是为人父母的一种自私吗?

丰县八孩父亲董某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曾经说了一番令人发指的话:“我现在一点压力都没有!再要两个三个我也不嫌多,将来有一个出人头地的,剩下几个孩子都不用愁了。一个小孩挣四千,一年下来就是几十万,虽然我欠了点钱,但我把他们养大一年就还了!”

《人世间》:愚笨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为人父母,格局要更大一点!

记者问:那以后孩子娶媳妇怎么办?

他笑呵呵地说:“这不用咱操心,该有媳妇有媳妇,不该有媳妇你钱再多都没用!”

在他眼里,孩子根本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是他的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该尽心负责的时候“咱不用操心”、“一点压力都没有”,谈到回报的时候,“几个孩子一年就能赚回几十万”,他就能“在家享福了!”

《人世间》:愚笨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为人父母,格局要更大一点!

当我们看到他把养孩子当成一门生意,当成可以被计算的“投资回报率”感到由衷的愤怒时,有没有认真思考过:所谓的“讨债”和“报恩”的概念,最终指向的是孩子,还是自己?

心理学家克莱尔说得好:“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真正的父母之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既然本身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又何来“优秀的孩子就是来讨债的”的说法呢?

03

很认同一些网友的观点:报恩还是讨债,和优秀与否有什么关系?只要三观正,努力生活,正直善良,对社会有所贡献,那就是报恩的孩子!父母格局还是要大一点,养儿不是为了防老,而是让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鼓励孩子优秀,最后他们远走高飞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人,就是在为了更好的生活在奋斗,为了探索世界,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努力生活。如果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陪伴自己,而没有帮助他们去实现自我,挑战自我,也是为人父母的一种自私。

《人世间》:愚笨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为人父母,格局要更大一点!

真正的问题,不是孩子是否优秀还是平凡,而是父母到底是把孩子当成独特的个体,还是实现自身期待的工具;是真正爱孩子希望他通往一个更好的世界,还是为了自己把他栓在一个更小的世界。

为人父母最应该做的,是肯定那个优秀的孩子,接纳那个平凡的孩子,帮助他们在各自的生活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各得其所,各寻其乐。

《人世间》:愚笨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为人父母,格局要更大一点!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基于父母之于子女的无私付出,由此激发出来的、儿女自然而然的回馈之心,而非一场功利的投资,随后子女被道德绑架后的投资“盈利”。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一定会有真正孝顺的子女,无论他是身在他乡的一飞冲天,还是平凡守护在你的身边;而把生孩子当一场投资的父母,无论孩子是优秀或者愚笨,他们都注定无法享受这一场亲情的甘甜。

因为,自古亲情无价,生意却可以被偿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