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初次當媽不容易,新媽媽的情緒更需被看見

初次當媽不容易,新媽媽的情緒更需被看見

看到一則新聞消息:某日淩晨,某地發生了悲慘的一幕,一位年輕媽媽抱着不到十個月大的嬰兒,從高樓墜落身亡。

有小區的業主表示,聽說這個媽媽産後抑郁,可能是與家人發生了争吵,情緒激動,一時想不開才發生了這個悲劇。

事件具體原因警方仍在調查。

現在關于産後抑郁導緻媽媽自殺甚至傷及孩子的新聞層出不窮,這是多個家庭的深深的傷痛,更是值得我們深刻思考的問題。

初次當媽不容易,新媽媽的情緒更需被看見

當媽媽是怎樣一種感受?也許隻有親自體驗過才知道。

有位朋友說,生孩子之前,她想象過當媽媽的畫面:孩子乖巧,丈夫體貼,一家三口有說有笑,看書、做遊戲、逛公園。

可直到孩子出生之後,她才逐漸意識到,她已經不再屬于她自己了,她是一個孩子的媽媽!

的确,當一位女性将要成為媽媽的時候,她需要完成多重角色的轉變。

比如從職業女性轉變為家庭主婦,從女兒轉變為媽媽,從對丈夫的關注轉變為對孩子的關注。

初次當媽不容易,新媽媽的情緒更需被看見

很多準媽媽有過這樣的體驗,越是臨近預産期,就越控制不住地想去準備各種東西,購置各種可能需要用到的嬰兒用品,布置孩子的房間、嬰兒床,等等。

很多時候,丈夫可能不會了解,為什麼要整那麼多的花樣出來,買那麼多不必要的東西,挺着個肚子還去布置房間?

這是因為,準媽媽在為自己成為一個媽媽做準備,不僅是為現實層面的需要做準備,更是為自己将要适應“媽媽”這一新的身份而做準備。

特别是對于新手媽媽而言,這個過程中,常常會伴随着自我懷疑。

她們會擔心自己不能當個好媽媽,懷疑自己能否勝任這個角色。

一方面,她們會憧憬着如何照顧好寶寶,以後要帶孩子去哪裡玩,要教會孩子各種知識;另一方面,她們會擔心,如果奶水不夠怎麼辦?孩子身體的發育好不好?甚至還會考慮家庭關系、職業發展,等等。

初次當媽不容易,新媽媽的情緒更需被看見

新媽媽在月子期間,身體尚未恢複。

剛出生的孩子又會不斷地向媽媽傳遞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媽媽們會本能地想要去滿足孩子。

喂奶、夜哭、換尿布……常常會讓媽媽精疲力竭。

很多時候,媽媽會覺得自己的世界被吞沒了,甚至自己都被吞沒了。

孩子不睡,自己想睡又睡不了,睡了沒多久又被吵醒,給老人或保姆帶着又不放心,甚至還會覺得自己沒有盡責。

媽媽希望孩子能夠快點睡着,也好讓自己得到一絲休息,當孩子無論如何都不睡的時候,媽媽就會焦慮到憤怒。

焦慮的是:為什麼我不能照顧好孩子睡覺,難道自己不能勝任這個角色嗎?

憤怒的是:我都已經那麼辛苦地哄寶寶睡覺了,為什麼他還不休息?這樣我也不能好好休息了。

初次當媽不容易,新媽媽的情緒更需被看見

看到一則新聞:九個月大的幼兒,睡醒之後想喝奶,把還在熟睡的媽媽吵醒了,結果被患有抑郁症的母親從床上抛下。

有位網友在背景留言說,帶孩子太累的時候,有時會忽然冒出一種想法,恨不得将孩子弄死,然後自己自殺。

但是這個想法一旦冒出,又忍不住罵自己。

很多媽媽會因為閃現過這些念頭,産生強烈的愧疚和自我攻擊心理,覺得自己不是好媽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再加上媽媽之前憧憬的完美生活的想象被打破,長此以往,焦慮、憤怒、攻擊不斷地指向自己,就容易産生抑郁的情緒。

初次當媽不容易,新媽媽的情緒更需被看見

為什麼這麼多媽媽産後抑郁?

産後抑郁,常常是媽媽對孩子産生了内疚的情感,但是情緒無法得到疏導,甚至還可能要承受家人的苛責。

很多人隻知道,産後抑郁的媽媽情緒敏感而不穩定,卻不知道她們在為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本能地努力着,默默地承受着。

新手媽媽感覺到焦慮的時候,怎麼辦呢?

第一,放下自己懷孕時對照料孩子的想象,放下自己對自己的要求。

唯有這樣,你才能夠看到真實的孩子,也能看到自己真實的狀态。

第二,調整自己的認知,減少對自己的苛責。

現在有很多關于母乳喂養的好處的宣傳,但有些媽媽因為身體或其他原因,奶水不足,不能母乳喂養。

這并不是媽媽的錯,更不代表你不是好媽媽。

第三,調整自己的狀态。

孩子可以安然入睡固然好,但有時候無法照顧孩子入睡,恰恰說明是自己需要好好地休息來調整狀态。

很多時候,媽媽能憑借自己的直覺,判斷孩子哭是因為餓了還是大便了。

孩子也一樣能夠很容易地感受到媽媽的情緒狀态,媽媽的情緒狀态好的時候,孩子會更容易入睡,會睡得更沉。

媽媽情緒狀态不好的時候,怎麼樣哄孩子,孩子都是哭。

第四,尋求家人的支援,給自己放松的時間和空間。

當你覺得自己的世界快要被孩子占據的時候,不妨每天留出點時間和空間給自己。

比如每天有一個固定的放松時間,不需要太長,但可以自由支配,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媽媽,是個偉大的稱号;媽媽,也是幸福與辛苦的代言。

初次當媽不容易,新媽媽的情緒更需被看見。

祝福所有的新媽媽,都能被溫柔以待。

初次當媽不容易,新媽媽的情緒更需被看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