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生一個娃的父母,晚年是享福還是受苦?跟年輕的時候想的不一樣

“隻生一個孩子就挺好”一些年輕夫妻堅持着這樣的想法,是以隻生了一個小孩。可是,到了年老時,老人的想法就又有了很大的改變,這導緻他們心裡不平衡,日子過得很難幸福。

不生二胎的父母,晚年時更享福?答案可能不一樣

“多子多福!子女承歡膝下,盡享天倫之樂,老了還有孩子在身邊作伴,你看人家的生活狀态多好啊!”年邁的孫大娘這樣對老伴說,還經常向别人的家庭,投去羨慕的眼光。

隻生一個娃的父母,晚年是享福還是受苦?跟年輕的時候想的不一樣

孫大娘今年76歲了,老伴80歲,生養了一個女兒,目前女兒在國外定居了。孫大娘當時也沒想到,女兒會出國留學,更沒想過女兒會忍心放下老兩口,選擇遠嫁他國。

起初,孫大娘還為了女兒感到自豪,感覺自己供出的一個留學生很厲害。每當别人誇獎她女兒“有出息”的時候,孫大娘還為此炫耀,沾沾自喜。

但時間久了,女兒離自己越來越遠,三年都不回家一次。女兒生娃、帶娃、婚後生活,孫大娘也不知情,母女通話越來越少。有一個這樣的女兒,孫大娘也郁悶了。

隻生一個娃的父母,晚年是享福還是受苦?跟年輕的時候想的不一樣

有一回,孫大娘生病住院,眼看着病床前顫顫巍巍的老伴,孫大娘心生懊悔:“真是苦了你了!對不起,我年輕時要是多生一個,也許你就不用跟着操心受累了!”

這種愧疚和遺憾,讓孫大娘的身體每況愈下,老年夫妻的生活也愈來愈難過。每天,老兩口看着别人家有兒有女,有孫子孫女在陪着,心裡的滋味别提有多難受了。

很多人都覺得,隻生一個孩子,年輕時沒壓力,不必太為子女操心。可是,真等自己老了那天,一個獨生子女成立了家庭,有了自己的新生活沒空再管爸媽了。那麼,老年人的生活狀态,很可能就又是另外一幅景象了。

隻生一個娃的父母,晚年是享福還是受苦?跟年輕的時候想的不一樣

獨生子女家庭羨慕二胎家庭,老年父母的子女都在忙什麼?

很多獨生子女的家庭,父母到了晚年時,十分羨慕有二胎的家庭。那麼此時,獨生子女都在忙什麼呢?

答案很顯然,子女也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婚姻、家庭、工作、事業,甚至還有自己的經濟壓力、心理壓力,各種負擔。每個人的人生都很不容易,大家都在匆忙趕路。尤其是中青年人,面臨社會飛速進步,工作競争激烈,婚姻生活的瑣碎,大都忙得不可開交,無暇顧及父母的情感需求。

隻生一個娃的父母,晚年是享福還是受苦?跟年輕的時候想的不一樣

再轉頭去看那些等待孩子打電話,需要孩子探望的獨生子女父母,他們一邊承受輿論壓力,一邊面臨精神負擔,内心也很困擾,非常可憐。甚至,一些老年父母從羨慕二胎家庭,轉向了嫉妒情緒,開始讨厭跟别人交往交談,内心自我封閉,晚年時的快樂也越來越少了。

獨生子女對父母,應該怎麼盡到“孝道”的義務?

盡管每個孩子都會長大,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生活方式。但是,對父母盡孝道,提供精神安慰,這是每個為人子女都該盡的義務。那麼,身為獨生子女,該如何盡到孝道義務呢?方法大概有三種:

隻生一個娃的父母,晚年是享福還是受苦?跟年輕的時候想的不一樣

1努力給父母提供經濟幫助

在經濟上給予父母幫助,這是很必要的事情。父母的生活離不開金錢,獨生子女按時給爸媽生活費,不僅是孝順的表現,更是主動承擔責任的一種擔當。至于父母接受不接受,或是會不會把錢再保留給孩子用,這就是父母的事情了。

2盡量給父母多打電話,多陪伴爸媽

身為子女,該定時跟父母溝通,按時給家裡打個電話。孩子就是父母精神上的寄托,爸媽收到孩子的消息,聽見孩子的聲音,都會很愉悅。父母内心喜樂,孩子做的即便有不滿意的地方,爸媽也會繼續将就包容。

隻生一個娃的父母,晚年是享福還是受苦?跟年輕的時候想的不一樣

3如果自己做不到,可以讓親近的人偶爾代勞

最為重要的是,作為成年子女,如果沒空去陪伴爸媽,不妨把孝順父母的義務,讓身邊的親朋好友幫個忙代勞一下。比如,沒空回家時,可以找親戚朋友幫忙給爸媽買日用品,送去一份探望和問候。倘若不友善,還可以在網上買點東西,讓快遞員送貨。父母收到子女藏着愛的物品,自然會心生歡喜。

隻生一個娃的父母,晚年是享福還是受苦?跟年輕的時候想的不一樣

獨生子女的父母,晚年也可以過得好。其實,不必羨慕二胎家庭的歡樂融融,各有各的生活方式。當然,要是年輕時條件允許,父母多生二胎、三胎,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晚年生活孤獨的問題,能夠更好地預防晚年空巢的隐患。

您認為獨生子女家庭、二胎子女家庭,哪種家庭的老人會生活得更好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