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綠色循環周:循環之外,标準至上——從寶馬的先行革新看循環經濟

綠色循環周:循環之外,标準至上——從寶馬的先行革新看循環經濟

“一個負責任和可持續的公司必須考慮到其營運活動對人類和地球的影響,從上遊供應鍊開始直到産品壽命終結。”

——《BMW 2020可持續發展報告》

綠色循環周:循環之外,标準至上——從寶馬的先行革新看循環經濟

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兩國在太湖南岸的古菱湖群築塘、屯田、勸農桑,發展“桑基魚塘”生産經營模式的時候,隻是為了避免雨季的洪澇災害。彼時“循環經濟”的概念還未成形,卻已經造福南太湖地區無數百姓,奠定了江南“魚米之鄉”的美名。

2500多年之後,當無數消費者從超市裡拎着可降解塑膠袋,捧着用PLA聚乳酸吸管飲用的奶茶,拿嶄新的行動電話給家裡人回消息的時候,“循環經濟”依然名聲不顯,卻已經滲透進社會經濟的表裡,成為緩解環境壓力、支撐大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了解,每拆解1000萬台手機,可以回收超過120公斤黃金,相當于21000枚奧運會獎牌的含金量,同時可以回收87噸銅,相當于19萬枚奧運會獎牌的含銅量。而全中國僅2019年産生的廢舊手機就有約2.9億台。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由美國經濟學家波爾丁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生态經濟時談到。他受當時發射的宇宙飛船的啟發,來分析地球經濟的發展,認為飛船是一個孤立無援、與世隔絕的獨立系統,靠不斷消耗自身資源存在,最終它将因資源耗盡而毀滅。惟一使之延長壽命的方法就是實作飛船内的資源循環,盡可能少地排出廢物。同理,地球經濟系統如同一艘甯宙飛船。盡管地球資源系統大得多,地球壽命也長得多,但是也隻有實作對資源循環利用的循環經濟,地球才能得以長存。如今,對于手機、汽車等銷量以百萬計數的的耐銷行業巨頭來說,“循環經濟”早已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課題,而是實實在在的大勢所趨。

綠色循環周:循環之外,标準至上——從寶馬的先行革新看循環經濟

01、浪潮之下,敢為人先

浪潮之下,很多企業選擇了被動應對,隻在新能源與動力總成端進行節能減排。也有企業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迫切性,優先布局循環經濟領域。寶馬便是其中行動果斷、力行創新的先行者之一。

首先,寶馬集團從生産的起點着手,通過改變生産過程中的能源使用類型,來達到能源利用層面的可再生。自2019年底起,華晨寶馬沈陽生産基地已實作100%可再生能源電力供電生産,推進速度可見一斑。其次,寶馬将傳統的“單車使用期間碳排放”概念擴大到“供應鍊環節單車碳排放”概念,從車輛的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對碳排放進行嚴格的控制。

綠色循環周:循環之外,标準至上——從寶馬的先行革新看循環經濟

所謂全生命周期,不僅包括了車輛的開發與使用,寶馬還創造性地将回收和處置的環節納入 “循環經濟”的關鍵。據了解,2020年,華晨寶馬共計回收總重量超過669噸的 108,070個零配件,203.3噸金屬(其中80%為鋼和鐵,20% 為鋁),56.7噸塑膠和35.9噸紙,并實作了共計45,000噸鋼材的回收與閉環生産。與此同時,僅2020年一年,寶馬在中國共計回收了4,347個廢舊動力電池,總重98,261千克,其中鎳、钴和錳的回收率達到了驚人的98.5%。

綠色循環周:循環之外,标準至上——從寶馬的先行革新看循環經濟

經過嚴苛的篩選後,這些優質的原材料将重新流入生産制造流程,用于新産品的制造。而合格的零配件也将進一步“回爐重造”,在标準化的生産流程中“蛻變重生”,就像翻新手機一樣,為消費者提供價廉物美的選擇。

相比傳統企業在産品使用端的節能減排,寶馬推行的這種圍繞産品“全生命周期”的能源循環利用模式,涉及範圍更為廣泛,環保力度更加深入,可以在有效緩減環境壓力的同時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分明就是“桑基魚塘”模式的現代化演進版本。

02、标準一緻 方得始終

并非所有的“桑基魚塘”都能實作魚蠶兼取的理想效果。“循環經濟”的體系越龐大,對每個環節産物的标準要求愈發嚴苛。沒有一流的生産标準,沒有對生産、回收、再制造的每一個環節精耕細作,循環經濟就是一紙空談。寶馬在推動全價值鍊的“循環經濟”的時候,眼中不僅有“魚與蠶”,更多地還是在考慮産品一緻性的問題。高品質的把關環節,充分保障了每一個環節産出物的卓越品質。

綠色循環周:循環之外,标準至上——從寶馬的先行革新看循環經濟

寶馬在制造過程中的“零缺陷”把控措施也值得借鑒。在沈陽工廠,沖壓、焊接、塗裝和裝配過程中采用了工業4.0技術,還創新性地使用了人工智能和5G技術進一步提升産品的制造技術與品質。華晨寶馬工廠正在使用的人工智能質檢系統能夠以 99.7% 的準确率識别并定位發動機缸蓋中的鑄件加工缺陷。

堅持一緻的産品品質标準,寶馬在零部件回收和再利用方面也代表着業界頂級水準,每一步都有嚴格的标準,所有材料、生産工藝以及測試都按照原廠批量生産的标準,每一個零部件群組件都被認真對待:在舊件回收及檢測環節,寶馬嚴謹地判斷舊件回收來源,排除事故、火燒、水淹、二次再制造、非原廠(拒收5大原則)的舊件,任何有潛在風險的舊件都不會回收,以確定再制造産品的品質特性和安全環保性能不低于原型新品。以寶馬原廠再制造變速箱為例,7道工序,111種裝置,17項檢測,確定品質和性能看齊新件。從業人員通過專用軟體開啟工廠模式,檢測出高使用公裡數及不符合再制造技術要求的舊件,直接作報廢處理。此外,在再制造過程中還有裝配、EOL功能測試、系統裝配等步驟,完全按照新件出廠标準控制生産過程參數和産品性能。

綠色循環周:循環之外,标準至上——從寶馬的先行革新看循環經濟

03、福利

2500多年前,“桑基魚塘”式的循環經濟,因治理水患而福澤百姓。2500年後,随着車企“循環經濟”的深入,這一新興經濟模式的發展,也在緩解環境壓力的過程中,逐漸釋放出一些有益于消費者的實際福利。

以“循環經濟”的中産物——再制造件為例。再制造涵蓋了回收與再制造加工,是産品全生命周期低碳減排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舊件回收為再制造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來源。即便舊件篩選的要求極為嚴苛,依然能夠“淘到”符合再制造标準的零件。而得益于生産制造鍊整體品質的提升,在華晨寶馬嚴苛的制造流程要求下,每一個再制造件都能達到不低于原型新品的品質标準。

綠色循環周:循環之外,标準至上——從寶馬的先行革新看循環經濟

值得關注的是,一方面,華晨寶馬遵守最新法律法規要求,對所有的再制造件都會明确标示“再制造”,價格比普通零件優惠許多。另一方面,華晨寶馬對再制造件提供和新件一緻的兩年質保,品質值得信賴。

寶馬官方資料顯示,2021年迄今為止,已有超過3000個再制造件應用于消費者自費更換場景,不僅有效節約了消費者的維修成本,更從側面驗證了“循環經濟”模式下産品品質的全面提升。

綠色循環周:循環之外,标準至上——從寶馬的先行革新看循環經濟

據了解,除了已有的再制造變速箱及閥體、空調壓縮機、轉向機和車載主機,未來寶馬将面向市場推出包括分動箱、啟動機、發電機等再制造件,在着力推動全供應鍊低碳可持續的過程中,為消費者提供品質更高、價格更優惠的維修新選擇。

透過寶馬再制造件的回收、制造與使用來看,發展循環經濟是一種以政策為導向的環保趨勢,也是一種優質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越是在這種新趨勢方興未艾的當口,越能展現一個企業的社會擔當,以及踐行這種社會責任的技術實力與底氣。誰能優先布局,誰就能樹立典範,引領未來發展的先河。

綠色循環周:循環之外,标準至上——從寶馬的先行革新看循環經濟
綠色循環周:循環之外,标準至上——從寶馬的先行革新看循環經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