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些叫人買不下手的老牌合資,可以做什麼?

文 | Karakush

法系車好像苟住了。

神龍汽車在1月銷售超過1.3萬輛,同比增長90%以上。

含金量在于,這是神龍連續第五個月銷量破萬、連續第五個月環比增長,也是時隔四年他們在一個新年的首月再次看見月銷超過1.3萬輛。神龍激動地把這個注腳印在海報上,以示揚眉吐氣。

陽線延續自去年,他們完成了十萬輛的年銷目标,不多——大概是史上最低的年銷目标,那也是實作了同比翻倍的反彈。并且作為法系在中國僅剩的“獨苗”(雷諾和DS可以忽略不計),扛起了全巴黎的希望,根據乘聯會資料,去年法系車同比增速63.6%,在乘用車零售總量中占比0.4%,比上年提升0.1個百分點。

雪鐵龍凡爾賽C5 X毫無懸念是最大的功勳車型。自去年9月正式上市銷售513輛,迅速爬坡至1530輛、5037輛、5462輛,累計貢獻超過1.2萬輛,已經成為神龍麾下的扛鼎車型,更重要的是以一拖三地提振了口碑、信心、和士氣。

那些叫人買不下手的老牌合資,可以做什麼?

它所提供的樣本意義遠超法系車本身,也值得諸如斯柯達、雪佛蘭、現代、起亞等等蚌住五年之久的半坡合資品牌參考。

這些品牌都經曆相似的潰敗。

他們都曾在中國取得不錯的開局,在2014-2015年有過高光時刻,而自2016-2017年急轉直下。比如神龍,在2014-2015年銷量可以超過70萬輛;往後斷崖式下跌,最慘的2020年距離曆史高點減少超過九成以上,倒退回剛入華時的水準。

與在華業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們在其他主流市場維持着出色的表現。比如去年标緻在歐洲是僅次于大衆的第二大品牌;現代和起亞在美國市占率達到10%,超過本田位居第五,在歐洲市占率達到8%,位居第四;而美國排名第二的通用汽車,去年220萬的銷量中142萬來自雪佛蘭——說明在集團和産品層面,他們仍舊具備市場競争素質。

而凡爾賽的崛起,或許預示着他們都能在中國争取一下搶救的機會。

産品隻是一小步

首先,凡爾賽沒有那麼“神”。它的本質是一個成功又樸素的産品政策——在主流市場,推出誠意的配置,比對誠意的價格。

這款車基于第三代EMP2平台,法方Stellantis集團拿出了最先進的中大型車平台,售價14.37萬-18.67萬元,取消“丐版”,全系标配愛信8速變速箱、無鑰匙進入啟動、全景天窗、10英寸彩色高清觸屏、主副駕6項電動調節、電動折疊帶加熱的外後視鏡、OTA更新等等12項進階配置,不少在足秤的B級車上需要中高配才舍得安排。

不管屬于A+級還是B級,成本效益都很頂,無非是頂到胃還是頂到肺的差别。開啟預售的一個月内,獲得6000+的訂單。這是配置表堆出來的勝利,沒有特别排他的技術門檻,是可以被複制的。

它當然有差異性,法式設計、法式底盤、法式調校,但都不是主要沖突。在最差的日子裡,它們也被指摘為“不懂中國”的人機工程和審美趣味。事實是隻要賣得好,它們就自證為符合中國的小脾氣小性格。

答案非常直接,反而提出了兩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經過這麼長時間,直到凡爾賽才能拿出誠意?

因為企業的誠意不是源自突然發現的良心,而是痛定思痛的決心。過去潰敗的五年,中國車市在此間轉為存量市場,同時自主品牌上攻、豪華品牌下壓,半坡合資品牌被蚌在比上不足、比下不值的夾縫裡,也是拿出過一些自救方案的:

一,巨幅優惠,骨折促銷;

二,不敢砍掉過時而走量的産品;

三,謀求新車增量,推出很多新車,然而猶如很多舊車;

四,謀求車海增量,用孿生出來的車型填滿各條細分。

這些刺激銷量的套路後來被證明都是擺爛,鋪出一條合資公司探不到底的下沉通道。合資公司的限制是,一面要銷量,一面又要向母公司交代利潤,是以明面實惠往往也會細看減配,曆屆被委以破局重任的新車,真正能打的不多,整體上疊代慢、配置低,定價則總像對當代中國有什麼誤會。

那些叫人買不下手的老牌合資,可以做什麼?

凡爾賽能擊穿市場預期,就是先拆掉利潤的綁架。東風雪鐵龍總經理毛創新曾公開表示,以往定價是根據成本加利潤,現在是根據客戶認定的價值,大大降低品牌的溢價,“可以很明确的說,廠家是沒有利潤的”。

雪鐵龍提出“利他”主義,以割肉的方式,讓客戶充分感受到價值,先提銷量,再降成本。這種向死而生的打法率先出現在法系,因為他們承擔了更緊迫的退市危機感,毫無退路的業績,加上2019年兩個法國品牌先後退出中國乘用車市場(盡管後來又以某種方式回歸),令合資雙方都足以清醒。

對比之下,其他品牌尚能維持住20萬以上的規模。現在該是斯柯達懷抱必死的覺悟了。

那些叫人買不下手的老牌合資,可以做什麼?

第二,市場上并不缺乏誠意,如何讓消費者把你放進籃子裡?

擺爛五年的附帶傷害是體系性的。比如某些品牌在後期意識到要破釜沉舟,推出向上的産品,然而品牌已經塌房難以支撐向上的溢價。基盤流失則是更嚴重的問題,消費者買車根本不把你列進候選名單,連一個比稿失敗的機會都沒有。

一個重要的顧慮是價格信用破産,新車價格沒有保證,意味着二手車砸在手裡,網絡上曾有“新不買法系”的買車定律,說的就是這個。22萬買的雪鐵龍C6三年二手車保值率或許不足50%;同樣價格買的邁騰/帕薩特則能達到70%。這還沒讨論容不容易脫手的問題。

東風雪鐵龍繼續自損八百,推出保值保價政策。凡爾賽支援“1年保價”,一年内新車降價承諾補償;以及3年保值回購,第一年按照發票價的85%回購,第二年75%,第三年65%,非常良心地達到部分豪華車的水準。

凡爾賽并不是唯一獲保的産品。2021款天逸更早就推出了這項政策,被浮誇地稱為“理财産品”。當時雪鐵龍給出的行業平均水準是,第一年60%,第二年53%,第三年47%。

那些叫人買不下手的老牌合資,可以做什麼?

在此加持之下,天逸去年銷量也成功破萬,在整個神龍十幾個車型中,實作銷量破萬的攏共也就三個。足以說明該政策維穩消費信心的效力。

此外,雪鐵龍還幹了兩項以往沒有幹過的土味操作:

其一,發力營銷,比如把C5 X命名為“凡爾賽”,不着邊際,但是貼近生活,比過去焊死空乏的“浪漫”有效。名字之外,他們也在更精準地搞事情,找到客戶、進行對話。在凡爾賽的使用者畫像中,80%的年齡在25歲-35歲,說明能引起年輕人的注意。

其二,發力新零售,據統計至少20%的定單是線上下單獲得,從4S店覆寫不到的地區獲得增量,通過上門傳遞,為佳木斯、鄂爾多斯、邢台、南陽等地提供服務。

那些叫人買不下手的老牌合資,可以做什麼?

以上提到的産品力、好價格、高保值、土味營銷和線上銷售,拆解開來好像都是證明可以被執行的事,凡爾賽指向每個品牌都可以有機會打造一個自己的拐點産品,你我皆凡人,撲街也可以擁有春天。

神龍指望凡爾賽是個開始,其單點突破,先帶起法系車的口碑,恢複市場信心,為後續車型打開局面。當然,一款車是無法實作一個品牌的遠大複興的。如果一個品牌的失敗不能簡單歸咎于一兩款産品,那麼自然也無法簡單被一兩款産品所拯救。

産品隻是一個結果,核心還是要回歸産出産品的組織和管理。

這也是指向每個品牌的根本問題。

屋漏偏逢連夜雨,

還要不要修屋頂?

Stellantis首席執行官唐唯實曾指出,PSA在中國業績不佳的根本原因有兩點,一是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了解出現偏差,二是在華營運效率低下,合資公司的決策機制慢得令人難以忍受。

即便在合資公司中,神龍也是屬于麻煩精,所有業務部門一度需要中法雙簽。由此衍伸出來,雙方扯皮,法方态度傲慢、不懂中國市場,導緻神龍滞後市場推出SUV或4AT以上的變速箱,時常為人诟病。

那些叫人買不下手的老牌合資,可以做什麼?

2019年,神龍開始了首要目标活下來的複興計劃。年内即宣布了新的直屬部門幹部任命以及架構調整,取消實行多年的專業副總制,取消部長(品牌部總經理)雙設雙簽制度,壓縮管理層級,縮短彙報線,提高溝通和決策效率。

苦難是團結的第一生産力。現在中方得到法方的充分授權,法方的配合度也提升很多。這為凡爾賽的順利推出、優勢設計奠定了基礎。

話語權“東”移,産生兩個正向結果:

其一,決策确實加速。比如生産原來一個月不能變,現在具備一周一變的靈活性。再比如根據市場回報取消丐版這樣的決策,竟然可以在産品亮相到預售的四個月内落實,簡直像是假的法系車。

其二,中高層管理人員的戰鬥性被調動起來。在體制下,大家覺得日子不安穩,是一件好事。比如據《汽車商業評論》報道,為了推進凡爾賽,中法雙方董事早上7:30爬起來開例會開兩個多月,開完8:30接着正式工作。再比如客戶服務部長,在公網上公布自己的私人手機号,以資諸君緻電,用真情的話費實踐以客戶為中心。

神龍的内部架構可能還會迎來進一步調整。根據《每日經濟新聞》日前報道,可能會出現一種“兩室一廳”的格局,其中标緻由法方主導,雪鐵龍由中方主導,兩個品牌共享資源。挺有意思的動向,法系車或許還能迎來新一波增速。

今年他們的銷量目标就訂到17萬,挑戰20萬,好像挺凡的。目前,神龍的體系仍舊脆弱,要面對競争,還有各種轉型壓力。但是已經看出一些向好的苗頭。

比如,神龍處理掉了前些年産能冒進、經營虧損的遺留問題。原來一百萬輛的産能,現在被處置剩下40萬,留下一個反攻的基本面。大刀闊斧之下,據《中國經營報》報道,2021年神龍現金流已經做到平衡。

再比如,神龍去年開始招募新的大學生,此前停了三年,去年給了50個名額,能補充年輕人。這是一個很好的信号。

通常我們提倡,晴天修屋頂。但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大水要淹龍王廟,也就不得不邊修邊幹。容易的事在2016年以前都被幹掉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