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新加坡香格裡拉對話會期間,中美防長會晤毫無疑問是外界所關注的一個焦點。一方面,是因為這次會晤是中美防長時隔一年半之後,首次舉行的線下會晤,對于緩和中美兩國的緊張關系,可以起到積極作用。
另一方面,目前亞太局勢持續更新,各國都希望中美兩國可以妥善處理分歧和沖突,避免局勢的全面激化,是以中美防長的會晤,對于穩定亞太地區的和平局勢,同樣可以帶來積極效果。而在這次中美防長會晤中,中國防長董軍上将就中美關系、台灣問題和南海問題向美防長奧斯汀,亮明了中方的态度和立場,考慮到雙方在多個領域需要進行深入的讨論和交流,是以這次會晤的時間比預期要長了一些,達到了75分鐘之久。
但是雙方是否就某些問題達成了一緻共識,目前還不得而知,但相信在中美防長會晤結束之後,兩軍的關系和亞太地區的緊張局勢應該會有一定的改變。不過,就在中美防長會晤結束之後不久,外界就将目光投向了正在新加坡通路的菲律賓總統馬科斯。
毫不誇張地講,目前中美兩國在南海地區存在的分歧與沖突,在很大程度上與菲律賓有直接的關聯。在馬科斯上台之後,美菲關系急劇升溫,不僅雙方重新簽署了《美菲共同防務條約》,而且菲律賓還直接将9個軍事基地轉交給美國,作為深化美菲軍事合作關系的一個“投名狀”。
對于菲律賓主動釋放的信号,美國自然不會拒絕。拜登政府和美國軍方高層不僅多次在公開場合重申《美菲共同防務條約》的“重要性”,并且還多次聯合盟友在南海與菲律賓展開聯合軍事演習,甚至還将“提豐”中程飛彈打擊系統部署在菲律賓北部的呂宋島,由此可見,美國現階段對菲律賓的重視程度,一點也不比日本和南韓這些核心盟友要少多少。
而在得到美方的支援和慫恿之後,菲律賓的擔子也大了起來。在本次香格裡拉對話會上,馬科斯進行了一次主旨演講,其中他特意就南海問題和中菲關系進行了表态。雖然他一再強調希望在南海與中國“和平共處”,但是他也明确表示,如果有菲律賓船員或者公民在南海博弈交鋒的時候死亡,那麼就非常接近菲律賓的“開戰”标準,菲律賓必然會做出相應的反制行動。
這番表态其實可以視為對中國劃出的一道“紅線”警告,也是當着全球多國的面“提醒”中國要在南海問題上“小心行事”。很顯然,馬科斯并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并沒有打算就南海問題與中國相向而行,依然是打算“頑抗到底”。此前,中菲兩國海警部門在仁愛礁和黃岩島附近海域,展開了多次的博弈交鋒,期間中方海警執法船曾使用航道管制以及水炮壓制等方式,驅離試圖強闖中國南海島礁的菲律賓船隻。
一次次挑釁讓菲律賓海警部門損失慘重,在實力差距懸殊的情況下,馬科斯隻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美國身上,希望在菲律賓“破釜沉舟”的時候,美國可以兌現自己作出的承諾,為菲律賓提供想要的支援和援助。現在,馬科斯在香格裡拉對話會上釋放強硬的信号,主要有兩個目的:
第一,向外界展現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堅定态度和立場”,博取同情心,最好是可以利用國際輿論來對華施壓。第二,向美國暗中施壓,迫使美國主動為菲律賓站台撐腰,為菲律賓後續的挑釁行動提供“支援和底氣”。對于馬科斯這種故意拱火挑事的錯誤舉動,中方自然不會聽之任之。
在董軍防長發表主旨講話的時候,他明确指出,中方不允許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損害亞太,不允許把地緣沖突、冷戰熱戰引入地區,不允許任何國家、任何勢力在這裡生戰生亂。這其實就是在警告美菲兩國,不要破壞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如果膽敢為一己私欲而挑釁的話,那麼中方必然會以雷霆之勢進行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