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評觀察《車評社》第522期
前言:前幾天,有網友發帖稱,恒大許老闆剛開完集團會,在會上沒有提及地産項目,卻放出了一些關于恒馳汽車的重磅消息。
其中,第一條就是恒馳5在3月份就會進工信部的新車名單;第二條是,6月份恒大新能源汽車将對外接受預定。筆者看了一下文章的時間,該網友是在2月7号釋出,沒想到這事不僅是真的,而且恒馳5還提前“擠”進了工信部的新車公示清單。
據報道,2月11日,工信部官網釋出第353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公告》車輛新産品公示清單。在公示頁的第79頁,赫然出現了恒馳5新車的“身影”。
恒大造車“吹”過的牛,這是要開始兌現了嗎?
車評社查閱了解到,此次申報共包含兩款車型,為恒馳5高低配,主要是車身細節、智能化配置有所差異。恒馳5軸距2780mm,車長4725mm,定位緊湊型純電SUV,整體造型走簡潔運動風格。
這款車定位A級SUV,售價預計在20萬元以下,是恒馳汽車旗下9款車型中定位最低、價格最便宜的走量車型,對标奧迪Q3、寶馬X1等車型。
可以肯定的是,恒馳5進入新車公示清單,對恒大絕對是一個利好消息。不過,恒馳5身上的“擔子”卻不輕,來自競品以及大環境的壓力不容小觑。
談到恒馳5目前的處境,有必要聊聊恒大造車。
1
起個大早 趕個晚集
對于“造車”,恒大許老闆應該很早就有這個想法。不過,真正大張旗鼓地去落地造車這個項目是在2019年。
如何造好車?
恒大許老闆有着自己的一套邏輯,那就是: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也就是說,恒大的造車路,就是要把能買的核心技術都買過來,買不過來的就全方面合作。為此,恒大還計劃三年投資450億元,第一款車——“恒馳1”計劃2020年上半年亮相,計劃在2021年量産。
可以看出,許老闆是“畫”了一個大餅。從中也可以看出,恒大賣車,似乎有點“賣精裝房”的味道。
為了讓理(chui)想(niu)變成現實,别人可以全棧自研,恒大可是到處“買”、“圈”。
據報道, 2019年許家印為推進“造車”項目一共出國7次,奔赴10地,考察汽車市場。
同時,恒大還在廣州、沈陽、鄭州、天津、廣西、青島、上海等地大張旗鼓圈地建廠。此外,為表示“圈地造車”的決心,“恒大健康産業集團有限公司”也特地更改為了“中國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在2020年恒大一口氣釋出了6款車型,恒馳1到恒馳6,覆寫了A到D級所有級别,從轎車、SUV、MPV到跨界車等都有涵蓋,這頓sao操作讓行業人士都直呼看不懂。
從當時的排面來看,恒大可謂是意氣風發,不可一世。
受此影響,彼時股價也從2020年開始爆發,漲至2021年2月最高的72.45港元/股,漲幅超過1000%,股價在八個月的時間漲幅超過10倍,市值一度突破6400億港元,力壓當時的上汽集團、長城汽車。
更令人稱奇的是,恒大“一車未售”,也能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造車公司而引發關注。此時,外界認為恒大造車已經步入正軌。
不過好景不長,恒大汽車在幾個月後的變化讓人有點猝不及防。
據報道,恒大集團突發深陷流動性危機,在全國低價抛售樓盤,一度還傳出轉讓電動車子公司消息。
據恒大此前的财報顯示,恒大目前的負債高達1.95萬億,若算上恒大報表之外的,那絕對是遠超我等吃瓜群衆想象的一個數字。恒大汽車不可避免地深受牽連,面臨着股價持續下跌、高管減持套現、項目資金短缺等困境。
之後,恒大恒馳的新車遲遲得不到量産,經曆了很長的“跳票”期。
2
内憂外患 獨木難支
在車評社看來,許老闆也不想讓造車變成“許氏騙局”,他對恒大造車可是寄予了厚望。
其不僅在大會上,明确提出了恒大汽車造車的三大宏偉目标:
即恒大汽車将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到2025年實作年産銷超100萬輛;到2035年實作年産銷超500萬輛。
而且許老闆還給出了重要戰略訓示,将“造車”上升到了恒大集團未來轉型的高度:
恒大将在未來10年裡完成由房地産向新能源汽車的産業轉型。未來将形成以新能源汽車為主,房地産為輔的産業格局。
可惜的是,恒大當下是“債台高築”,而“造車”項目雷聲大雨點小,浪費了太多時間。
尤其在去年的利好的大趨勢中,“小理哪”乘勝追擊重塑格局,已經成為造車新勢力的頭部,月傳遞持續過萬輛已成為常态,先入為主的影響力完全碾壓恒馳汽車。
此外,以比亞迪、東風岚圖、廣汽埃安等為代表的傳統車企,也是“跑馬圈地”完成了逆襲,就連知己、飛凡、華為、自由家等也成功加入了“戰局”。
相比這些造車新勢力以及雄厚基礎的傳統車企,姗姗來遲的恒大造車,可謂是内憂外患。
僅靠一台恒馳5就想翻身的希望,似乎很難!
3
下一個 恒大冰泉?
據恒大汽車2020年報顯示:
恒大汽車2020年實作營收154.87億元,同比增長175%,其中汽車業務1.88億元。公司實作毛利潤26.95億元,同比增長43%,全年淨利潤為虧損77.4億元。
截至目前,恒大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産業累計總投入達474億元。其中,249億元用于收購核心技術和研發費用,225億元用于工廠建設、裝置采購、零部件采購等。
據恒大汽車釋出的2021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
恒大汽車實作營業收入69.23億元,與2020年同期45.10億元相比增長53.5%。報告期内,恒大汽車虧損人民币48.22億元,較2020年同期相比擴大96.25%。
如今,恒大“造車”的境況并不佳,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難”,能否讓許家印否極泰來,或變成下一個賣身出局的恒大冰泉?
一切交給時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