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遛娃是門學問,如何做到省錢又高品質地陪伴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1.關于我的遛娃觀點

我做了10年的兒童戶外活動領隊工作,大大小小的活動組織參與超過2000場。從一路工作的曆程積累的心得和見證着無數家長養育子女的經驗,有了自己對家庭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啟蒙工作重要性的認知,是以決定把自己的觀點看法和總結的可實操的方法分享給更多的寶爸寶媽。首先,我要澄清的是:在養育孩子的曆程中,遛娃絕對是門學問。它沒有固定的參考模闆,隻有每個作為“家庭教育者”的父母摸索出自己家庭的“教學大綱”。

遛娃是門學問,如何做到省錢又高品質地陪伴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2.不同的家庭層次其實擁有共同的養育目标

遛娃這門學問可能在我們的認知中會受到家庭收入的影響。富裕家庭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被送出去參與營地活動,他們有更多的體驗機會、實踐指導,有更好的教育資源,進而更被關注所謂的“素質教育”。而一般收入水準家庭會更多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物質保障、自信心的養成。因為害怕孩子在同齡人的“物質攀比”和“精神攀比”中處于劣勢進而自卑或疏遠家庭關系。産生這一切的根源其實隻有一個,那就是無論什麼樣的家庭層次其實都擁有着共同的養育目标:希望為自己的孩子謀得一個良好的未來生活。而不同的是,有的家長認為物質保障是最重要的,富足的未來生活可以消除一切苦難。有的家長更看重的是自己孩子未來擷取幸福感的能力,幸福感并不僅限于物質。這樣的認知差異帶來的不同家庭教育指導産生的影響,才是未來20年新一代孩子們之間産生難以逾越的階層鴻溝的本質原因。

遛娃是門學問,如何做到省錢又高品質地陪伴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3.遛娃的過程,就是在向孩子傳遞家庭價值觀的過程

開篇說了很多感覺文绉绉的總結觀點,主要是希望向大家描述我看到的現實情況以及自己的思考。那除了輔助孩子完成學業,我們作為家長在養育過程中最需要上心安排的就是課餘的遛娃時光,遛娃的過程能夠讓孩子跟父母有最親密的接觸機會,而父母不可忽視的本質是:遛娃的過程就是在向孩子傳遞家庭價值觀的過程。

遛娃是門學問,如何做到省錢又高品質地陪伴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4.父母陪伴時,做好最重要的4件事價值千金

把你的親社會行為刻意地展示給孩子

帶娃出門遛娃的過程中,把你最擅的人際特質、親社會的行為刻意地展示給孩子。比如開車出門遇到加塞的路人,主動的讓行,并向孩子分析你的想法:“我們出去玩不是特别着急,遇到這種可能有急事的路人,我們可以主動的讓行一下,這樣我們沒有損失還做了一件讓自己高興的善意舉動,看似是滿足了别人的需求,其實是為了我們自己内心更舒暢,是不是很棒很劃算!”。再比如在地鐵上看到有爺爺奶奶上車,主動地帶着孩子一起讓座,接收到對方的表揚和感謝時應該回應:”不用客氣爺爺/奶奶,您比我更需要這個座位”。諸如此類的做法能讓孩子在你的帶領下明白親社會行為能給别人帶來的益處和對于自己寬慰,孩子有樣學樣,也會漸漸變成謙遜有禮的人,這會讓他在未來的人際關系處理上有極大的優勢。

多與孩子分享你的想法,而不是告訴他(她)你的決定

想要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就加以訓練。讓遇到需要解決的問題時,把你的想法說出來,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接下來我們要做什麼。例如,如果出門玩的時候等待返程的公共汽車站人滿為患,短時間内想要上車并且有座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個時候就可以跟孩子分享讨論一下你的想法:“寶貝,現在等車的人特别多,我覺得我們想要上車輕松的回家好像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而且應該時間也會比較漫長,你有什麼好的方法解決眼下的這個問題嗎?”,這時孩子可能會提出她的想法:繼續等or再去玩一會人少的時候再來or打車……根據孩子提出的解決方案你就可以分享你的看法了:“我覺得再玩一會的方法是不錯的選擇,比我們在這枯燥的浪費時間要強,我們再過半小時回來看看人是否少了一些了,如果到時候人還是那麼多,我們可以考慮打車回家,你覺得呢?”這樣一來,孩子能對她提出的想法找到成人解決政策的參考,同時感受到了尊重,最重要的是你給孩子帶來的示範作用告訴她:遇到什麼事情,都可以思考一下解決方法,有的時候方法還不止一種。

遵守規則,尤其是社會公德,才會受到尊重

在孩子年齡還不足以和你讨論分析意見事情的是非對錯時,更多時候是依賴你來給他做榜樣和示範的,你怎麼做孩子就會怎麼學。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學習能力,他(她)比我們大人學習力要強得多得多。遛娃的時候往往都在景區、公園、遊樂場或者戶外的開放區域,這個時候往往是能夠見識到形形色色的人性的時刻,社會上的各類人我們不可否認素質和認知間是存在着很大差異的,在對待規則的了解和自我限制方面也是水準不一的。這個時候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自己的父母,遵守交通規則、不随地丢棄垃圾、不違規踐踏草坪攀折樹木等社會公德的傳遞全靠父母此時的榜樣示範。也許有很多人違反規則和社會公德在做事情,也許孩子正在親眼見證着一件件一樁樁的示例發生,但是此時隻要父母堅守底線,并且告訴孩子規則和公德不會是因為有人違反就可以忽視的,我們要做的就是管理好自己并且盡可能的不要給别人添麻煩,這是一個合格市民最基本的準則。

遇到不公或者危險時,不逃避并且要冷靜

社會群體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然而我在多年的工作中會發現很多家長很頭疼的問題就是,孩子要麼不會保護自己,要麼過渡保護自己進而經常會有攻擊性行為。顯而易見這兩種狀态均是不可取的,但是如何做卻成了難倒家長的一道難題。這個問題我們要有亮點的清醒認知,第一點就是父母的過往行為會成為孩子處理這個問題的參考經驗,第二點就是每個孩子生來并非某些教育理論中說的白紙一張,我們的性格特種中的氣質類型是與生俱來的,我們作為父母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孩子的天生氣質來加以幹預引導。例如我的兩個孩子之間就存在巨大反差,老大女兒是天生安全感不是很足并且體型瘦弱的,老二是兒子天生就是比較無畏并且比較強壯的。在對待這兩個孩子處理人際沖突或者受到社會生活中的“威脅”時,示範的方式是不同的。對于比較畏縮的孩子,父母在遇到不公待遇時(哪怕是小事,例如:惡意插隊、被不禮貌對待時)要堅決堅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場,絕對不能退讓,要讓孩子看到堅持正确的行為是可以赢得不公地不攪蠻纏的,不要懼怕對方,任何時候都可以講道理,即使受到威脅也會有法治機關來懲治對方。而對于天生比較無畏的孩子,我們要教會他(她)更多的是如何溫柔,例如:在遇到不可理喻沒有素質的“人渣”時,不帶負向情緒(生氣)地反複澄清自己的立場和需求,不退讓也不動手,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如何不受他人挑撥而做出出格的事情,“有理不在聲高,謙遜不是無能”的示範作用是尤為重要的。而如果遇到孩子們之間的沖突摩擦,首先要保證的是孩子生理和心理上不受傷害,該道歉道歉,不要過度對他人不依不饒或者對自己孩子橫加指責。

5.盡可能多地為孩子争取更多的體驗機會

對于讓孩子在同齡群體中參與集體活動是非常非常必要的,例如夏令營活動、體育賽事、親子聚會等等。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在寒暑假或者周末假期,還是要盡可能多地讓孩子跟随專業的機構出門參與活動的。當然,如何甄選專業靠譜的機構也是一門學問,以後的文章中我可以從一個專業的從業者角度,教授父母朋友們如何去做選擇判斷。當然,如果經濟條件或者其他因素導緻的無法高頻次的送孩子出門體驗,我們也要謹記的是遛娃的黃金時間是12歲以前,錯過了這個時間段會有很多關鍵的社會能力無法獲得,孩子以後的人生中也終将用更多的時間、金錢把它補回來。當然,就像旅遊一樣,少投入資金并不代表着收獲要少,父母也有自己帶着遛娃的方法技巧,往後的文章中我也會逐一地向大家分享。

寫在最後

作為一名從事兒童戶外活動的專業人員,十年的從業時間見證了太多孩子在戶外廣闊的天地間曆練提升自我,也看到了衆多孩子在3-12歲這個時間段内彼此之間産生的巨大差距,是以希望通過我更多的分享能給更多的父母在育養上有更多的啟發。也真心地期待着每個父母的育養之路都能從自我的提升開始。關注我,我将盡我做能為您提供我所能及的經驗分享。

遛娃是門學問,如何做到省錢又高品質地陪伴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