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困惑才有思考 有思考就有哲學啟蒙的土壤

作者:漫語青言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學家。

柏拉圖有一個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這三個問題從一千多年前一直到現在,還沒有人真正能夠給出一個定論。

有困惑才有思考 有思考就有哲學啟蒙的土壤

家長們都有過被孩子”十萬個為什麼?”問倒的時候,提問和思考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兒童也有自己對周圍世界和自我的積極探索、思考、認識和解釋,在兒童與周圍世界互動作用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思考,其實就是很好的哲學啟蒙。英國教育學家羅伯特費希爾說,6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通過談論哲學,發展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

有困惑才有思考 有思考就有哲學啟蒙的土壤

”對于孩子來說,了解和接觸哲學家的思考方式可以在年幼的心中埋下思考的種子,獲得自由思維的能力。“讨論哲學不但可以提高孩子們的智力,還可以賦予他們成為積極的、有想法的人所需的技巧和信心。《哲學家寫給孩子的二十封信》是荷蘭哲學家斯汀娜.彥森通過書信的方式專門解答兒童困惑,引發兒童探究哲學思考的優秀哲學啟蒙讀物。

有困惑才有思考 有思考就有哲學啟蒙的土壤

該書從生命的意義、情緒的探究,到科技的變遷,斯汀娜将10餘位哲學家的經典理論信手拈來,将古老的哲學智慧與現代的生活思考融合在一起,變成了一封封溫暖又富有哲理的回信,解惑每一個小孩子心中的大問題。

有困惑才有思考 有思考就有哲學啟蒙的土壤

01 平等與兒童對話 樹立正确的兒童觀

兒童對于他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有着自己獨特的思考與認識,斯汀娜.彥森始終堅持這一立場。當孩子們的困惑毫無保留地坦露在她面前時,她總是首先給予了解、尊重、共情,但與此同時仍然堅持正确、積極的導向。

有困惑才有思考 有思考就有哲學啟蒙的土壤

例如:在孩子因為被同學搶了自己的創意獲得老師的獎勵想報複别人時,作者說:我十分了解你的感受!不過,你的确不能那樣做!她引用了培根的話來開導孩子原諒對方:“采取報複行為隻能使你與對手平起平坐,而原諒你的敵人将使你比敵人高出一籌。”

書中每一封信的開頭,也總是會看到這樣的詞語:我很了解你,但我還是要......。

有困惑才有思考 有思考就有哲學啟蒙的土壤

02 發展兒童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

兒童哲學的思考主要目的是發展孩子的批評性、創造性思維方式和态度,幫助孩子成為有創見、善思考、更理性,更完善的個體。

作者摒棄了一闆一眼的哲學語言、高深難懂晦澀的說教,在文中看似關乎宇宙、生命、人生等等的宏大命題,卻經由一幅幅充滿童趣和色彩的圖檔、調皮和生動的文字來展現哲學的思考。

有困惑才有思考 有思考就有哲學啟蒙的土壤

書中有一位孩子因為自己奶奶去世後,與斯汀娜探讨關于死亡的思考。作者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孩子死亡是每一個人的必然結果,不必将其視為洪水猛獸,但同時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告訴他兩派探讨哲學的觀點“禁欲主義”與“享受主義”的不同,啟發孩子思考,自己去尋找答案。

有困惑才有思考 有思考就有哲學啟蒙的土壤

03 保護兒童的天性 鼓勵兒童思考

兒童對周圍一切不熟悉的事物都會感到稀奇,在《哲學家寫給孩子的二十封信》裡,不論孩子們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作者都十分誠懇地考慮他們的疑惑,她尊重、了解、共情孩子們的感受和探索,并且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她給予他們主動權和充分表達的機會,讓他們敢說、能說、想說,形成了良好的互動。

有困惑才有思考 有思考就有哲學啟蒙的土壤

該書的作者斯汀娜·彥森(Stine Jensen)是荷蘭哲學家和文學理論家,有着非常豐富的教學經驗。她很擅長用巧妙的闆塊設計把簡單的書變成妙趣橫生的課堂。在書中随處可見充滿童真、童趣的插畫,讓閱讀的過程極為愉悅;大塊的色彩,也如魔法一般讓内容的各個環節主次分明,清晰利落。雖然這是一本寫給孩子的哲學書,但文中20個哲思短理,誰說不是我們每一個成年人也需要的思考呢。

繼續閱讀